67%女性因焦虑而不孕 心理压力大易排卵紊乱

  世界卫生组织 的调查显示,在我国育龄女性 中,约有10%的人患有不孕症。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多 重压力往往让不孕症女性患者 陷入心理危机 ,据报道,不孕妇女的焦虑发生率为67%,抑郁发生率为 24.9%。

难孕难育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张建平教授说,大量的临床案例证明,精神过度紧张 往往会导致 内分泌功能紊乱、排卵障碍 或不排卵,形成“越想怀孕越难怀孕”的状况,尤其是职业女性 ,工作压 力大,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大脑皮层会抑制下丘脑以及垂体的功能,甚至抑制卵巢的功能, 使卵巢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由此可见,精神心理因素 能明显影响妇女的内分泌和生殖免疫功 能。张建平认为,如果男女双方生殖功能 都很正常,甚至生殖能力 旺盛,精神压力 大、紧张等不良精 神心理刺激 可能并不影响受孕 。但如果本身生殖功能不强,精神因素 可能会成为不孕的重要阻碍原因 。

  决定要一个宝贝,无疑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宝贝的到来,对夫妻双方 都是一项重大考验 ,不仅在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更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

  受孕的心理准备 :

  1. 掌握孕育知识 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妊娠、分娩和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 的孕育知识,了解如何 才能怀孕及妊娠过程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 ,如早期的怀孕反应 ,中期的胎动、晚期的妊娠水肿 、腰腿 痛等。

  2. 树立生男生女 都一样的观念。对于这一点,不仅是准妈咪本人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应成为家 庭所有成员的共识,特别是老一辈人要从“重男轻女 ”的思想桎梏中解脱出来,给予子女更多的鼓励 和关心,解除孕妇的后顾之忧。

  3.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 。在怀孕的过程中,孕妇要尽量放松自己的心态,及时调整和转移产 生的不良情绪,如夫妻经常谈心,给胎儿唱唱歌、共同欣赏音乐 、必要时还可找心理医生 咨询,进行 心理治疗 。

  4. 生活规律 、饮食科学,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妊娠要注意适当休息,除保证晚上有充足睡眠外 ,白天也要有一定时间的短暂睡眠,特别是午休很重要的。妊娠期饮食要清淡而又富有营养,增加蛋 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营养物,保证膳食营养 更合理。夫妻俩要戒烟戒酒 。

  5. 了解体育活动 对调节心理状态 的积极意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和户外活动 ,放松身心。可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尽可能多做些户外活动,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 和精神内分泌的调节 ,还可放松紧张与焦虑的心态。积极的体育活动能振奋精神 ,最终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6. 要做好怀孕以后出现妊娠反应 的心理准备。心理上要重视产前检查,接受医生指导。定期的产 前检查是保证母子平安 的重要措施,它已形成了一整套程序。产前检查有利于对妊娠情况的循序掌握 ,发现新的问题可及时得到解决,成为优生的关键。

  在良好平和的心理状态下怀孕,才有利于优生 优育

  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黄小林主任医师指出,当人体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 时,精力、体力、智 力、性功能都处于高潮,精子和卵子 的质量也高,此时受精胎儿素质也好,有利于优生。而情绪不好 很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改变,使身体机能 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建议育龄夫妇 在准备怀孕 时最好调整好双 方的心理状态,最好在生活、经济等方面都比较稳定、心态比较平稳、心情比较好的时候考虑怀孕。 此外还要注意不能太劳累,也尽量要避开有毒有害物质 。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现代人精神压力很大,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 及不排卵,月经也就开 始紊乱甚至闭经。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不易怀孕的情况。由此可见,情绪的好坏对于受孕以及 下一代的健康都是很重要的。

  小编总结:所以广大的备孕家庭中特别是女性要放松对于怀孕这一问题的态度,只有轻松的环境和心情才能更好的准备怀孕,这样对于女性本身和增加成孕的机会都是有好处的。


 


月经周期和女性的心理、情绪、智力的影响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许多妇女在月经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情绪十分低落,抑郁或脾气急躁。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

  那么造成情绪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生物学角度看,显然要涉及到月经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动。在经前期、绝经期、产后及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中常见抑郁的发生。看来性激素和抑郁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例如,有人研究了用口服避孕药控制激素水平时的情绪波动问题,把受试者分为3组:

  (1)过去和现在都不服用口服避孕药。

  (2)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提供稳定、高剂量的雌激素、孕激素)。

  (3)服序贯口服避孕药(前15天服雌激素,后5天服雌、孕激素复合片,模拟自然周期,但激素处于高水平)。

  然后观察这些妇女在月经第4,10,16天和经前2天的情绪。结果表明,不服药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焦虑、易怒和敌对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服序贯片的妇女也有类似发现;而服复合避孕药的妇女的情绪、敌对行为和焦虑则无明显变化。因此该项研究提示,女性性激素水平恒定时情绪也是稳定的。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情绪波动与文化修养、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由于传统习俗的长期影响,使妇女认为月经前必然出现焦虑,这是对妇女文化压迫的结果,她们在经前期总是期待焦虑、情绪低落的发生。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证据说明情绪与激素水平的关系。如痛经妇女的心理发展可能不成熟,表现有神经质的性格。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紧张情绪会促进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进而引起血管变化而大量出血。假孕则是更典型的事例,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确信自己已怀孕时可见有类似妊娠的闭经、乳房肿胀和早孕反应。这种现象有雌激素的变化因素,更多的是渴望怀孕和害怕怀孕的矛盾心理所致。子宫内膜切片或阴道涂片研究发现,经前焦虑病人在经前1周内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减少;经前抑郁病人的黄体酮则略低。

  看来,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激素、其他生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又因文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得到放大,二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于是出现一些妇女情绪低落的问题。


大易

www.budianjie.comtrue/buyunbuyu/387376.htmlTechArticle世界卫生组织 的调查显示,在我国育龄女性 中,约有10%的人患有不孕症。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多 重压力往往让不孕症女性患者 陷入心理危机 ,据报道,不孕妇女的焦虑发生率为...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