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

    怀孕期间遇上各种病症,孕妈妈 们千万不要慌张,下面小编以妊娠高血压为例,告诉各位孕妈妈们该如何处理 。

        1、静脉血栓的处理妊娠高血压 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1~2周以减轻下肢疼痛使血栓紧粘于静脉壁内膜,直至机化,管腔再通抬高患肢,使高于心肺水平,离床面20~30cm膝关节稍屈曲以利静脉回流而减轻水肿。保持大便通畅 ,以防用力排便而使血栓脱落起床后穿着长统弹力袜6~12周,以压迫浅静脉,增加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怀孕注意事项

  (2)溶栓疗法:适用于发病后3天内或并发肺栓塞时

   1)链激酶:用前半小时静脉注射 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5~10mg,以防不良反应 。初剂量链激酶50万u加5%葡萄糖 液或生理盐水100ml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以后10万u/h维持,直至症状消失再续滴3~4小时。亦可用链激酶60万u加氢化可的松25mg(或地塞米松25mg)加5%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一般连用3~5日。


妊娠高血压 应该如何治疗

  2)尿激酶:不良反应小不需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初剂量3~5万u加5%葡萄糖液(或右旋醣酐-40)250~500ml,于1~2小时内静脉滴注完每日2~3次。维持量根据每日测定的纤维蛋白 原量或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调节,可连用1~2周

  3)纤维蛋白溶酶:5万~15万u加5%葡萄糖液250ml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以后,5万u加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2~3次,共7日。

  4)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酶原)与链激酶合用:血浆素原90mg或120mg加生理盐水150ml静脉滴注4~6小时,继用链激酶6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每日1次,连用5日。

  (3)右旋糖酐-70或右旋醣酐-40500~10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日以疏通血管。

  4手术治疗 :血栓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施行下肢静脉血栓摘除、下肢静脉结扎术。

  2、肺栓塞的治疗:并发肺栓塞者,尚应采取下列措施。

  (1)吸氧: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2)止痛:胸痛者可用罂粟碱30~60mg或盐酸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

  (3)解痉: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每1~4小时一次,以降低迷走神经阻力防止或改善肺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氨茶碱 0.25~0.5g加5%葡萄糖液100~250ml,静脉滴注以解除支气管 痉挛。

  (4)抗休克:多巴胺20~40mg或阿拉明20~40mg加5%葡萄糖液200ml,静脉滴注。

  (5):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0.4~0.8mg或毒毛花苷K0.25mg加50%葡萄糖液静脉推注。

        小编总结:遇上以上症状的孕妈妈们,千万不要担心忧虑,积极配合医生 治疗,掌握相关病症知识,还是可以安全产下小宝宝 的。


有助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维E


    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临床研究,维生素E有助于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特别是重度妊高症,会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与健康,目前仍然是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而维生素E则具有抗氧化功能,这一药理特性,为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提供了可能。


    该院历时两年的门诊研究,对66名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者随机分为测试组和对照组。测试组中33人每日服用0.1毫克维生素E,每日3次,直至预产期,结果均没有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大大低于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症9.4%的发病率。


    研究人员认为,究其原因就在于,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发病机理的中心环节。而脂质过氧化,可能就是造成血管内损伤的具体原因。


    随着细胞的成熟和衰老,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妊娠期中因为高代谢及胎盘细胞的成熟及衰老、孕妇血清及胎盘血中过氧化脂质,含量会随妊娠进展呈送行性上升。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者血清和胎盘血中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所以其原因可能与消耗过多的维生素E有关。   


    由此可见,如果对早期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者补充维生素E,就能够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情的发展。


www.budianjie.comtrue/changcheng/379712.htmlTechArticle怀孕 期间遇上各种病症,孕妈妈 们千万不要慌张,下面小编以妊娠高 血压 为例,告诉各位孕妈妈们该如何处理 。 1、 静脉血栓的处理妊娠高血压 应该如何治疗? (1) 一般处理 :卧...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