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顺产的四大关键因素及注意事项

俗话说,屁股大好生养 。老一辈的婆婆们都喜欢用女性臀部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容易怀孕以及生产的难度。也有民间流传的秘方说在出嫁之前,沐浴后吃上一颗鸡蛋,这样生孩子的时候犹如母鸡下蛋一样轻松。当然,这些都是民间的说法。究竟能否顺利顺产与哪些方面有关呢?

  决定生产的难易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产道
  1、骨产道,即骨盆。骨盆由两侧前方的无名骨(肠骨、坐骨及耻骨围绕而成)、荐骨及尾骨相连接成一个通道,也就是“产道”。女性的骨盆的变化极大,依照骨盆入口的形态,我们可将骨盆分为:女式,即圆形或横卵圆形;男式,即心脏型或楔型;类人猿式,即长前后卵形;扁平式,即横卵圆形,但前后径很短。这四类的骨盆对分娩的影响 ,以“女式”及“类人猿式”较有利于生产。“男式”及“扁平式”都不利于阴道式生产。当然,骨盆的形态无法由肉眼透视,屁股大比较会生小孩的说法,也只是臆测。
  2、软产道:由子宫下段 ,子宫颈,阴道及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二、胎儿
  胎儿的姿势、产式、体态、位置、头围、胸围,胎儿的数目及胎儿的健康状况 等,都可能影响产程的进展及生产的方式。如果胎儿体重过大超过4000克以上,会增加难产的几率。胎儿过大 ,只能选择剖腹产。虽然剖腹产危险不大,但对产妇来说,毕竟是个手术,可能造成子宫的粘连,以后如果要做人流手术 ,难度也会增大。此外,太大的婴儿以后患肥胖症、糖尿病等营养过剩 的疾病几率要比一般孩子高。
  另外,如果胎位不正 ,包括:臀位、横位、还有头位不正等情况也必须要采用剖腹产。
  三、产力
  产力是指子宫收缩 力、腹肌收缩力、提肛肌收缩。产妇到了分娩时,子宫开始有规律的收缩。宫缩开始时的疼痛有些象平时痛经,有人会感到腹泻加重时的疼,一些孕妇也可能会感到腰背酸痛 加剧等,总之,每个人的情况都稍有区别。产妇会感到每次宫缩由弱变强,维持一定时间之后,又逐渐减弱以至消失。以后,两次宫缩之间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宫缩持续时间 逐渐延长。这就是分娩前的子宫收缩,也称分娩阵痛 。子宫收缩最初是每隔20-30分钟出现一次,逐渐缩短到每次间隔15分钟 、10分钟甚至每隔5分钟就出现一次,宫缩持续时间由最初持续20秒增加到40秒甚至1分钟。
  产妇宫缩间歇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及宫缩强度等情况是有规律的,随着宫缩间歇时间的缩短、宫缩持续时间的延长,宫缩的强度会不断地增加,产妇的分娩时间 就要临近。在子宫肌收缩的作用下胎膜发生破裂,受到压迫的胎儿无法继续呆在宫腔里,只好慢慢地向子宫颈口移动,宫颈口就开始扩张,将胎儿向外排出。如果宫缩力太强,产程过短会造成产道裂伤 ;如果产程过长,说明子宫收缩不佳或胎儿和骨盆不匹配,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做剖腹产。
  四、心态
  虽然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但是对于孕妇来讲毕竟是一个较大的生理变化 与心理刺激 。据调查,产妇最怕的是分娩疼痛 ,其次是怕出血过多,再次是怕难产。临产前孕妇恐惧情绪、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子宫收缩造成宫缩无力,导致产程延长。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兴奋,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外周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增高,胎儿缺血缺氧,造成胎儿宫内窘迫 。孕妇的情绪稳定 程度是影响难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情绪不稳定孕妇的难产率高于情绪稳定的孕妇。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往往产程较长或伴有不规则的宫缩。
  为了保证分娩时情绪稳定,在怀孕期间 孕妇就应了解相关的分娩知识 ,这样就会明白各个产程的情况,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感,心中有数就能够积极配合医生 ,顺利进行分娩。

  顺产的日常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1、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例如黄豆等;
  2、海产品,如紫菜、海带等,还有坚果类的食品;
  3、控制水分和盐分的食量,以免水肿;
  4.选择营养价值 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 等;
  二、行动方面
  1、下楼时要握住扶手防止身体的前倾以免跌倒;
  2、上楼时要拉紧楼梯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来减轻身体和腿部的负担;
  3、平路行走的时候,要抬起头,挺直背,要收紧臀部,要保持全身的平衡,还有要缓步地行走;
  4、坐的时候最好要选择直背的椅子,不要坐矮的椅子,要保持背的挺直,用腿部的肌肉力量 支持身体坐在椅子上 ,使得背部和臀部可以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之后双脚平放地上;
  5、蹲下的时候 ,不要直接弯腰,怕用力过度而导致背部的肌肉损伤;
  6、如果要拿位置高的东西的时候,不能踮起脚尖,不能伸长手臂,因为这样可能会不慎摔倒,最好叫别人帮忙。

(责任编辑:lemon)

选择相机的重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第一选:CCD 传感器 越接近1越加好,例如:1/1.7"CCD 好过1/2.3"CCD
第二选:有效像素越高越好,1470 万好过1000万
第三选:光学变焦 越大越清晰
第四选:液晶显示屏 LCD 越多寸越好,例如:3“寸好过2.5"寸
Canon 佳能 型号 IXUS 980 IS 基本特点 类型 超薄相机 重量 约160克 尺寸 96.7 × 62.2 × 27.9毫米 存储介质 SD/MMC 电池类型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接口类型 USB2.0高速,A/V输出 传感器 1/1.7"CCD 有效像素 约1470万 感光度 自动,高ISO感光度自动ISO80/100/200/400/800/1600 最高分辨率 4416×3312 防抖 光学防抖 镜头 光学变焦 3.7X 焦距 36 - 133mm 光圈 F2.8(广角)/5.8(长焦) 快门 15-1/1600秒 对焦 自动对焦 面部优先/9点人工智能自动对焦/中央 拍摄距离 普通:50cm-无限远 微距:5-50cm(广角)40-50cm(长焦)数码微距:5-50cm(广角) 其他特点 曝光补偿 ±2级,以1/3级增减 测光方式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 白平衡调节 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用户自定义 图像格式 JPEG(Exif 2.2) 连拍模式 约1.3张/秒 拍摄模式 自动/P程序/M手动/快速拍摄/SCN特殊场景/短片 取景器 真实图像变焦取景器 液晶显示屏 2.5英寸 视频格式 MOV [图像数据:H.264] [音频数据:线性 PCM(单声道)] 价格:2100元

1.需求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首先需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如果你只是一个学生,那么价格将成为你选择的首要因素;如果你是主要在家庭娱乐中使用,那么你就应该按照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方式来选择;而如果你是一个爱好摄影艺术的发烧友,那么成像效果和强大的功能就成为了你选择数码相机时的标准。因此在选购数码相机时,我们一定先要确定好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这样才能避免乱花冤枉钱,从而买到自己合适的型号。

2.品牌

  虽然说数码相机同一个品牌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是选择一个优秀的生产厂商依然是选择数码相机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数码相机市场上的品牌种类繁多,尼康、富士、佳能、柯达和奥林巴斯这几个都是比较有名的品牌,而它们的数码相机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大家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可以多观察一下这些品牌。

3.CCD

  CCD是衡量一个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一般数码相机的档次都由CCD的像素来决定,因此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一定要注意CCD的像素。如果是家庭普通用户,那么300万左右像素的数码相机就可以满足了,如果是更高档次的用户,那么500万到800万像素才能满足需要。

4.镜头

  除了CCD,镜头就是数码相机最关键的地方了,如果想要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镜头也是比较关键的地方。特别是镜头的光学变焦,它可以拍摄较远处的景物。如今数码相机大多拥有2-10倍的光学变焦。要想进行精确的微拍及远距离高清晰度拍摄,具备一定的光学变焦是必须的。

5.外形

  谁都不想携带一个庞大的相机外出旅游吧,因此在选购数码相机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小巧的。如果因为数码相机过于笨重而使拍摄变成一种负担,那么只能说明你在选购数码相机时太不注意了。

6.操作

  外出旅游,随时会出现突发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数码相机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其拍摄下来,因此简便的操作就成为了我们在选购数码相机时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等你调整好镜头,那就为时以晚了。

主要是象素

就数码相机而言
最重要的肯定是像素 像素越高 照出来的照片越清晰

看你的需求
其实不必要买高价位和高档的
操作要比较简单 不要太看重推销员的介绍 卖数码相机的油水是比较大的
还要看售后服务的完备度和方便度 以及商家的信用怎么样
其他的就看你自己了喜好了
最好能够先在网上多看几下多对比几下

差不多就这些吧 呵呵

希望你买到你中意的相机

品牌的性价比

1.楼主先要给自己定位一个拍摄范围,是人像还是风景还是普通家庭使用的,通过定位选择性价比高的相机;
2.很多用户让数码相机的像素值所蒙骗,要记住,像素不是影响相机成相最主要的原因,像素越大只代表照片可以放得更大,那只适合广告公司或者设计工作室的需要,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像素并不重要,一般有600万像素以上就够用了,当然现在的相机基本都是1000万像素的了,罗嗦这一点只是希望消除你的误区;
3.相机最重要之一的是镜头,尽量选择NIKON,canon等品牌的相机(个人不赞成买SONY,因其价格与其性能和成相并不相等,SONY最大的卖点是外观,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当然像松下的卡片机成相也是verygood且值得拥有的,因其镜头是莱卡生产的,质量绝对OK,千万不要去信奉什么蔡司,蔡司批量为其他厂商生产的镜头都不咋滴,不用我解释这一点你从NOKIA手机基本都用蔡司的摄像头就可以知道质量怎么样了;
4.数码相机另一个重要的零件就是CCD(CMOS),记住,这个零件的面积越大越好(呵呵...最好是24mm×36mm的),这是数码相机成相的关键;
5.购买数码相机首先要试的是CCD或者CMOS有没有坏点,方法是开机,镜头盖不要取下来,然后按快门拍一张照片,这个时候你按回放你会看到一张全黑的照片,在LCD上看或者下载在电脑看(注意把照片放到最大),如果有白色亮点那说明有坏点,千万不能买;再者就是测试测光以及对焦是否准确(最好用脚架固定,卖相机那肯定有脚架),调点测光模式然后对着亮光拍张照片下载在电脑看,如果亮光的地方不过暴且亮点四周是暗的就是正常,然后看中间对焦的地方是否糊了,没有糊说明对焦准确.
罗嗦了这么多大概也就是这些了,其他的你可以去色影无忌摄影网站看看那帮老鸟对器材以及各方面的测评,个人感觉这帮老鸟的测评还是相当中肯的.

体验顺产分娩前后关键五天

  怀胎10月,很多准妈妈都等不及啦,直到阵痛出现,进入最关键的生产阶段,却又紧张不已,这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一直持续到看到宝宝的那一刻才转变成为人母的喜悦!你孩子害怕害怕进入生产过程时的慌乱吗?本文将带你了解顺产的关键5天!

  顺产第一天

  15:30出门散步、购物

  即将准备生产,利用产前的下午时光,孕妈咪还是可以出门散散步,采买一些东西。但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走太远的路或是提过重的物品,毕竟已经到了生产前一天,腹部的重量及压力都不小,孕妈咪得千万小心。出门晃晃目的在于舒缓紧张,保持愉快心情来迎接小宝贝啰!

  18:00晚餐

  进行手术前的这一餐,孕妈咪可别忽略不吃喔!因为到明天手术前,可是都不能再吃东西的喔!但也不必刻意多吃,若是吃得过量,反而可能让自己感到不舒服呢!

  19:30沐浴

  剖腹产手术后,妈妈可能因为伤口疼痛或行动不便,可能有4~5天,都没办法好好洗澡,建议妈妈得趁生产前,好好享受一番。

  21:00入院/22:00禁食、入睡

  进入医院稍微安顿后,可先请陪行的家人稍微熟悉一下病房附近的环境。手术前必须禁食至少8小时。

  14:30 真假阵痛

  愈接近预产期的日子,准妈咪都十分担心,不知道何时产兆会出现?一般而言,产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定,而产兆分别有阵痛、落红与破水。

  落红

  落红是指黏稠状的血丝分泌物自阴道流出,通常呈粉红色或暗红色,落红是正常的产兆之一,若是量不多,少于平常月经的量,都可再观察等待;但若是落红的量和一般月经量相同,则必须赶快就医。落红后通常不会马上生产,不论是要自然产或剖腹产的产妇都可先洗个澡,但若是量多,则最好先至医院进行检查。

  阵痛

  阵痛是最让准妈咪困扰的产兆之一,因阵痛又分为真阵痛与假阵痛,假阵痛其实就是"白痛",让妈咪白受苦。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即在于真阵痛是有规则的,初产妇每5、6分钟阵痛一次;经产妇每8分钟阵痛一次,且持续一小时都属真阵痛,应尽速就医。

  破水

  通常只要破水就一定要尽速到医院,因破水24小时内,若没有将胎儿分娩出,容易造成感染。破水是妈咪不可控制的,不像可控制小便一样,它会不自主的不断流出,若是低位破水通常是大量的水一股脑地流出,而若为高位破水,则通常会是点状的流出,也因此妈咪较难观察到底是否为破水,因此,建议妈咪,若接近预产期时,发现有疑似破水的情况,最好至医院确认是否为破水。

  20:00散步、爬楼梯

  发现有阵痛或些许落红现象至医院检查后,常因仍未达收入院待产的标准而遭医师退货,此时,医师多会鼓励妈咪多走路或爬楼梯,以促进子宫颈的扩张。一般若是没有破水,阵痛也未达规则阵痛,便会请孕妈咪再回家继续等待,直到规则阵痛或是入院内诊子宫颈扩张程度达3~4公分(约1~2指)才会请产妇办理入院,而这段时间可说是妈咪最难熬的时间了!

  有时若只差一点点,也会请孕妇在医院多走动或爬楼梯,但最好有亲属在旁陪伴,因爬楼梯有助于骨盆腔的肌肉扩张,但也须请孕妇小心,且衡量自己的体力状况,若是假性阵痛到无法负荷,也不用坚持要爬楼梯,多休息及做好待产准备即可。

  顺产第二天

  06:00入院、进行各项检查

  当产兆达入院标准后,就须至医院挂号并直接进入待产房。进入待产房后,医师会为产妇绑上胎心音监测器,这项仪器的纪录是掌握妈咪及胎儿情况的重要依据,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开始确认个人病史及怀孕史,以为产程做最好的应变方式。杨浚光医师表示,此时会为产妇抽血,除了检验血红素确定是否有贫血情况之外,也可确认产妇的凝血功能,此外,会依照产妇的血型备血,以备不时之需。

  胎心音监测器 胎心音监测器是可纪录胎儿心跳和妈妈子宫收缩频率的仪器,胎儿的心跳约为每分钟130~150下。

  顺产第三天

  第三天上半天

  09:00医师巡房检查

  手术隔天,主治医师会藉由每日巡房的时间,来关心一下妈妈的状况。检查重点在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形以及伤口复原的状况等。

  05:10进入产房

  确认产妇即将生产后,会让产妇移至产房,医师会先彻底进行手部消毒工作,并由护理人员协助穿上手术衣。生产前,医师会先确认医疗工具项目及数量。接着请护理人员协助妈妈配合宫缩用力,在看到胎头时,会在会阴部位下刀,是否切会阴也多半是医师个人理念或习惯而有不同,切会阴的目的在于方便术后缝合,缝合的伤口会比自然撕裂伤的伤口要来得美观,而执行前,也会在阴部施打麻醉剂,在帮妈咪切开会阴,若是妈咪有个人坚持,也不防在生产前就和医师进行讨论。

  06:00新生儿处理台

  胎儿全部分娩出后,会先清理新生儿的口鼻,使其呼吸道畅通。剪断脐带后会交给护理人员带至新生儿处理台清理。

  第三天下半天

  13:00下床行走

  一般自然产产后都能很快下床行走,但仍视妈咪的情况而定,有些妈咪产后一至二小时内就可下床,有些妈咪可能仍须等到1天过后。但都建议自然产产后的妈咪尽速下床行走,以加速复原。而下床行走前,也建议先在床边坐约5~10分钟,若没有任何不适,再慢慢起身。

  14:00产后护理指导

  自然产产后推至病房后,护理人员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至病房探视,期间也会教导产妇伤口护理的准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会阴伤口清洁及促进子宫收缩。

  会阴伤口清洁主要是每次如厕后,用装有煮过的温开水的会阴冲洗器来冲洗会阴部位,并且以卫生纸按压,将多于水分吸干,以维持伤口清洁干燥,若会阴部伤口有出现红肿的现象,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此外,自然产产后的子宫复原也是另一大重点项目之一,产后子宫必须收缩才能回复至原本的大小,子宫收缩时会有硬度,因此,若是能摸到硬硬的子宫,代表子宫收缩良好,若是没有发现变硬的子宫,建议进行环状按摩,以刺激子宫收缩。一般而言,产后子宫底的位置约在肚脐上方,之后每天会下降约1~2公分;约10天后就会下降至骨盆腔内。

  顺产第四天

  第四天上半天

  10:00哺乳(母婴同室)

  母婴同室指产后让新生儿和妈咪待在同一个房间,而不是将宝宝放在婴儿室,让妈咪有较长的时间可以了解宝宝的作息,而护理人员也会适时的进房查看,并指导哺喂及抱宝宝的技巧。一开始哺喂母奶可能会有难度,但是建议妈咪仍要持续且有耐心的哺喂,因母奶采供需原理,只要宝宝持续吸吮,就会供应对等的母奶量,而许多妈咪担心乳汁不足,宝宝可能会吃不饱,实际上,新生儿的乳汁需求量很少,且人体有自然的需求反应,当他喝饱了就会自动停止,因此,妈咪不需要过度担心。

  母婴同室的优点除了能提高哺乳成功的机率之外,也能早期建立亲子关系,让妈咪和其它家人都了解宝宝的习性,未来出院后也才不至于在家里手忙脚乱。

  第四天下半天

  17:00产后运动

  产后运动的目的在于减轻因为生产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并且以简单的伸展运动来协助腹部、骨盆肌肉群的恢复。进行产后运动须先排空膀胱,并且避免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内做,妈咪需衡量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整运动强度。如果运动期间恶露量突然增加或有平时不会出现的疼痛感,都必须先暂停,休息一阵之后再开始。

  最简单的产后运动有腹式呼吸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收缩腹肌,产后第一天就可开始进行。平躺时,应用鼻子深呼吸,并将气吸入腹部,腹部凸起后再慢慢吐气,重复5~10次。

  另外,自产后第一天开始,自然产产妇也应进行会阴收缩运动,主要在收缩会阴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及伤口愈合,减轻疼痛肿胀。仰卧或侧卧时吸气紧缩阴道周围及肛门口肌肉,接着闭气约持续1~3秒在吐气并慢慢放松,约重复5次。上述运动,建议在医院时早晚各进行一次。

  顺产第五天

  10:00 出院前卫教

  不论自然产或剖腹产产妇,医院大多都会为其安排新生儿卫教课程,包含沐浴指导、新生儿哺喂及各种抱姿,这在平时的母婴同室时间也会陆续学习,而出院前,护理人员也会仔细地向妈咪解说宝宝这些天做过的检查报告结果,让妈咪安心的带宝宝回家。

  10:30 办理出院手续

  各家医院出院手续流程不完全相同,就新店慈济医院来说,必须先在产科病房办理出院,再到一楼批价缴费。一般而言,而每家医院的收费也不见得相同。此外,提醒妈咪,要记得帮宝宝申请出生证明,只要携带夫妻双方的身分证或户口簿就可在医院申办,一般在生产后4小时就可办理,提醒父母亲最好在出院前办理完成。

  11:00 出院用品

  出院用品一般泛指产妇及新生儿出院时会用到的衣物,通常医院会提供简单的包巾和布衣,若是因个人因素不习惯使用院内衣物用品,也可自行携带,记得做好保暖,通常也需要帮宝宝带一顶小帽子,以及手脚套,避免着凉。

www.budianjie.comtrue/changcheng/382873.htmlTechArticle俗话说,屁股大好生养 。老一辈的婆婆们都喜欢用女性臀部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容易 怀孕 以及生产的难度。也有民间流传的秘方说在出嫁之前,沐浴后吃上一颗鸡蛋,这样生孩子的时候...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