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_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的副作用,怎么吃好?

艾叶

【性味】苦、辛、温。

【功用】(1)温经止血:用于虚寒证子宫出血。为加强止血常炒炭(艾炭)用。

(2)暖宫散寒:用于子宫虚寒不孕、虚寒痛经。

【用法】3~10。捣绒可作艾灸。


艾叶直接煮水喝行吗?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全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当然可以~我们这冬天直接用艾叶炖豆腐~吃了去寒气的哦~
【功用主治】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宜忌】
  阴虚血热者慎用。
  ①《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②《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③《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www.budianjie.comtrue/daquan/13335.htmlTechArticle艾叶 【性味】苦、辛、温。 【功用】(1)温经止血:用于虚寒证子宫出血。为加强止血常炒炭(艾炭)用。 (2)暖宫散寒:用于子宫虚寒不孕、虚寒痛经。 【用法】3~10。捣绒可作艾灸。...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