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_土贝母的功能主治,土贝母副作用,处方成分

药材名 土贝母 拼 音 TU BEI MU 拉丁名 Rhizoma Bolbostematis 别 名 土贝、大贝母 类 别 清热解毒药 来 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干燥块茎。 药用部位 块茎 采 收 秋季采挖。 加 工 洗净,掰开,煮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肺、脾经。 功 能 散结,消肿,解毒 主 治 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熬膏贴敷 贮 藏 用药禁忌 置阴凉干燥处 主 产 地 河南、陕西、山西、河北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气微,味微苦。

土贝母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可以治什么病

【药 名】
土贝母
【拼 音】
TUBEIMU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
【功 效】
散结解毒、排痈消肿、止血收口。
【主 治】
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性味归经】
苦,凉。①《本草从新》:“味苦。”②《百草镜》:“味苦,性平微寒,无毒。”
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

【别 名】
土贝(《百草镜》)、大贝母(《纲目拾遗》)、地苦胆、草贝(《陕西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地。药材主产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冬采挖,洗净泥土,将连结的小瓣剥下,蒸透后晒干。
【拉丁名】
原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
【考 证】
出自《本草从新》;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无川贝、浙贝、土贝之分,明《本草正》曾载“土贝母”一条,系指“浙贝母”而言。至清《本草从新》始于“贝母”条下,分别附述“象山贝母”与“土贝母”(指本品)的性味功用,但据以前各家所述形态及附图,早已包括本品在内,如陆玑《诗疏》谓“叶如栝楼而细小”,《本草图经》并有蔓生的 “贝母”附图。参见“川贝母”、“浙贝母”条。

【生药材鉴定】
干燥块茎呈不规则块状,多角或三棱形,高0.5~1.5厘米,直径0.7~2厘米;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红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纹,顶端常有一突起的芽伏物;质坚硬,不易拆断,断面角质,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气,味微咸而苦。以个大、红棕色、质坚实、有亮光、半透明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块茎中含有麦芽糖,而在干燥以后则含有蔗糖,叶柄主要含还原糖,叶主要含蔗糖。

参考资料:神农网

www.budianjie.comtrue/daquan/150671.htmlTechArticle药材名 土贝母拼 音TU BEI MU拉丁名Rhizoma Bolbostematis别 名 土贝、大贝母类 别清热解毒药来 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干燥块茎。药用部位块茎采 收 秋...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