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涎丸_滚涎丸的功能主治,滚涎丸副作用,处方成分

滚涎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组成】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姜60克,取汁浸一宿,焙干)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猪牙皂角7.5克(去皮、弦,炙黄色)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10丸,用清茶送下,乳食后服。
【功用】祛除风痰。
【主治】小儿风涎壅盛,咳嗽喘急。


有卖《滚痰丸》或《礞石滚痰丸》这种药的么

滚痰丸  〖方源〗 王隐君方“通治痰为百病”。
  〖组成〗 大黄 酒蒸 片黄芩 酒洗净 各八两 [各15g] 沉香 半两 [2g] 礞石 一两捶碎,同焰硝一两 ,放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3g]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8~10g],量虚实加减服,清茶、温水送下,临卧食后服。
  〖方歌〗 滚痰丸用青礞石,大黄黄芩与沉香,百病皆因痰作祟,顽痰怪证力能匡。
  〖主治〗 实热老痰证。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功用〗 泻火逐痰。
  〖运用〗
  1.本方所治诸证均属实热顽痰为患。以舌苔黄厚,脉滑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官能症等属痰火内闭者,均可应用。
  〖注意事项〗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
  〖附方一〗 冷哮丸(《张氏医通》)
  组成:麻黄 泡 川乌 生 细辛 蜀椒 白矾 生 牙皂 去皮弦子,酥炙
  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 去双仁者,连皮尖用 甘草 生,各一两[各3克] 紫菀茸 款冬花 各一两[各3g ]
  用法:共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泡服二钱[6克],羸者一钱[3克],更以三建膏贴腧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主治与功用:温肺散寒,涤痰化饮。主治背受寒邪,遇冷即发喘嗽,胸膈痞满,倚息不得卧。
  附:三建膏方 天雄 附子 川乌各一枚 桂心 官桂 桂枝 细辛 干姜 蜀椒各二两 上切为片,麻油二斤,煎熬去滓,黄丹收膏,摊成,加麝香少许,贴肺俞及华盖、膻中穴。
  冷哮丸所治寒痰哮喘为内外俱寒之实证。方中以麻黄合细辛散外寒,蜀椒合川乌温里寒,皂角合胆星化顽痰,白矾合半夏燥湿痰,紫菀、冬花、杏仁利肺止咳化痰。方中用药较为燥烈,虚人慎用。
  滚痰丸
  【药物组成】大黄(蒸少顷,翻过再蒸少顷,即取出,不可过)8两,黄芩8两,青礞石(消煅如金色)5钱,沉香5钱,百药煎(此用百药煎,乃得之方外秘传,盖此丸得此药,乃能收敛周身顽涎,聚于一处,然后利下,甚有奇功,曰倍若沉者,言五倍子与沉香,非礞倍于沉之谓也)5钱。
  【处方来源】《准绳·类方》卷二引《养生主论》。
  【方剂主治】痰之为病,或偏头风,或雷头风;或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动,或眉棱耳轮俱痒,或颔腮四肢游风肿硬,似疼非疼;或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或齿颊似痒似痛而无定所,满口牙浮,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气,心烦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喷嚏而出,或因举动而吐,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胶,或如蚬肉;或心下如停冰铁,闭滞妨闷,嗳嚏连声,状如膈气;或寝梦刑戮刀兵剑戟,或梦入人家,四壁围绕,暂得一窦,百计得出,则不知何所;或梦在烧人地上,四面烟火枯骨,焦气扑鼻,无路可出;或不因触发忿怒悲啼下泪而寤;或时郊行,忽见天边两月交辉,或见金光数道,回头无有;或足膝酸软,或骨节腰肾疼痛,呼吸难任;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戳,乍起乍止,并无常所;或不时手臂麻疼,状如风湿,或卧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或手足重滞;或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合甚难;或阴晴交变之时,胸痞气结闭而不发,则齿痒咽痛,口糜舌烂,及其奋然而发,则喷嚏连声,初则涕唾稠粘,次则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脑后风声,耳内蝉鸣,眼瞤肉跳。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风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虚,或曰虚,或曰寒,或曰发邪,病势之来,则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郁,有如烟上冲头面烘热,眼花耳鸣,痰涎涕泪,并从肺胃间涌起,凛然毛竖,喷嚏千百,然后遍身烦躁,则去衣冻体,稍止片时,或春、秋乍凉之时,多加衣衾,亦得暂缓,或顿饮冰水而定,或痛一醉而宁,终不能逐去病根。
  【制备方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食后、空心白汤送服。一切新旧失心丧志,或癫或狂,每服100丸;气盛能食,狂甚者,加20丸,临时加减消息之;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结者,每服80-90丸,或加至百丸,永无秘结之患;一切阳证风毒脚气,遍身游走疼痛,每服80-90丸,未效,加至百丸;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疼痛不能名者,或头疼牙痛,或摇或痒风注等证,风寒鼻塞,身体或疼或不疼,非伤寒证者,服80-90丸,痰盛气实者加之;一切吞酸嗳逆,膈气及胸中疼闷,腹中气块冲上,呕沫吐涎,状如反胃,心下恍惚,如畏人捕,怵惕不安,阴阳关格,变生乖证,食饥伤饱,忧思过虑,心下嘈杂,或痛或哕,或昼夜虚饱,或饥不喜食,急慢喉闭,赤眼,每用加减服;一切新旧痰气喘嗽,或呕吐,头运目眩,加减服之;一切腮颔肿硬,若瘰疬者,及口糜舌烂,咽喉生疮者,每服60-70丸,加蜜少许,一处嚼碎噙化,睡时徐徐咽之;一切男妇大小虚实,心疼连腹,身体羸瘦,发时必呕绿水黑汁冷涎,乃至气绝,心下温暖者,量虚实加减服之;若事属不虞之际,至于百丸,即使回生,未至颠危者,虚弱疑似之间,只服30丸或50丸,立见生意,然后续续进之,以愈为度,兼服生津化痰,温中理气之药;一切荏苒疾病,凡男妇患非伤寒内外等症,或酒色过度,或吐血,或月事愆期,心烦志乱,或腹胀胁痛,劳倦痰眩,或暴行日中,因暑伏痰,口眼斜,目痛耳愦鼻塞,骨节痠疼,干呕恶心,诸般内外疼痛,百药无效,众医不识者,依前法加减服之。大抵服药,须临卧在床,用熟水一口许咽下便卧,令药在喉膈间徐徐而下;如日间病出不测,疼痛不可忍,必欲急除者,须是一依前卧法服,大半日不可食汤水及不可起身行坐言语,直候药丸除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夜须连进2次,次日痰物既下,3-5次者,仍眼前数,下5-7次或直下2-3次而病势顿已者,次夜减20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10丸;人壮病实者,多加至百丸,惟候虚实消息之。或服过仰卧,咽喉稠粘,壅塞不利者,痰气泛上,乃药病相攻之故也;少顷,药力即胜,自然宁贴。往往病久结实于肺胃之间,或只暴病全无泛滥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次早先去大便1次,其余遍数皆是痰涕恶物,看什么粪,用水搅之,尽是痰片粘涎,或稍稍腹痛,腰肾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闭气滑肠,里急后重者,状如痢疾,片饷即已,若有痰涎易下者,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骸爽快,间有片时倦怠者,盖因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力所胜,气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方出,如睡方起,此药并不洞泄刮肠大泻,但取痰积恶物,自肠胃次第而下,腹中糟粕,并不相伤,其推下肠腹之粪,则药力所到之处,是故先去其粪,其余详悉,不能备述者,当自知之。
礞石滚痰丸  拼音名:Mengshi Guntan Wan
  英文名: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631
  【处方】
  金礞石 (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制法】
  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
  维管胞壁略厚,有具缘纹孔,纹孔口人字形或十字形。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
  沟细。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片淡黄棕色。
  (2) 取本品0.5g,研细,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
  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
  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
  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
  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
  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
  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功能与主治】
  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
  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12g,一日1 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密闭,防潮。
  【治疗癫痫的疗效】
  礞石滚痰丸治疗痫狂症状疗效有待观察,部分癫痫患者亦服用此药,但此药只有四味中药材制作而成,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又使以往的疗效大打折扣。
  癫痫患者可以服用礞石滚痰散,该药由十几味中药制取获得,对于痫狂症有较好的疗效,对癫痫病的治疗也有很理想的效果。但该药现在由于配方的不公开导致尚未工业化生产,纯中药治疗癫痫要比西药的副作用小,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www.budianjie.comtrue/fangji/145110.htmlTechArticle滚涎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组成】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姜60克,取汁浸一宿,焙干)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猪牙皂角7.5克(去皮、弦,炙黄色) 【用法】上药研...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