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叶一枝蒿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Qié Yè Yì Zhī Hā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岗斑鸠菊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茎直立,不分枝或稀分枝,具棱和条纹,被短柔毛,上部毛较密。叶互生;具短柄,长3-5mm,被短柔毛;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部边缘具疏锯齿,下部近全缘,侧脉7-8对,弧状伸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凸起,沿脉被短柔毛和树脂状腺体。头状花序少数,径6-8mm,花15-20个,通常在侧生短枝上排列成疏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8-12mm,具2个线形小苞片,被密短柔毛和腺;总苞半球形,长6-7mm,宽6-8mm;总苞片约5层,线形,绿色或上端紫红色,先端尖,背面被蛛丝状柔毛和腺,外层短,钻形,内层长6mm,宽约1mm,具狭干膜质边缘;花托平,具疏苏状窝孔;花紫色,花冠管状,长6-8mm,无毛,具疏腺体。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3-3.5mm,具10条肋,被短硬毛及褐色腺点;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mm。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荒野或湖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云南。

  【性味】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腮腺炎;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七叶一枝花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湖北神农架珍稀植物---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 类别:观花,别名:七叶莲,科别 百合科(Liliaceae) 。形态特征:七叶一枝花喜欢在阔叶林下生长,中海拔的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踪迹,如溪头,乌来等处。它的茎为一根,呈紫色,叶子只有一轮,为七片,长椭圆披针形,边缘成波浪状,有柄,为褐色。它的根为须根,有毒性,民间有时将它做为外伤药。雌雄同株的它,每棵植株花只有一朵,为顶生,外轮花约有六片,为黄绿色,内轮花约八片,呈丝状颜色比较偏黄,通常在2-4月开花,雄蕊有6枚,花柱也有6枚,果实为蒴果。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女的治奶花(乳痈)。”中医有“七叶一支花,百毒一把抓”之说,对虫蛇咬伤、无名肿毒均有效。

 中药七叶一枝花,其处方名叫蚤体,又名重楼或草河车,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蚤体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本品性微寒而味苦,归肝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高热神昏抽搐、外伤出血肿痛等症。《本草纲目》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从这类民间谚语足可以看出,七叶一枝花确系治疗痈肿疮疖之要药。

七叶一枝花又叫蚤休、重楼,生于山谷林下凉爽阴湿处,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茎直立,七叶轮生,一花独放,故名。

  蚤休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根部,味苦性扁凉,有小毒,入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医家多用以治疗妇人乳(类似急性乳腺炎)肿痛、蛇虫咬伤;民间则常以蚤休治咽喉肿痛,单味研末吞服,每服0.6克;亦有用蚤休15克与瘦肉或鸡肉或猪肺炖服,治肺痨久咳及哮喘。

  现代研究实验显示,蚤休具平喘止咳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要说它的药用价值,引几条民谚就能略见一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本草纲目》);“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女的治奶花(乳痈)。”;“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七叶一支花,百毒一把抓”。总之,七叶一枝花是一味清热解毒良药,药用历史悠久,向来被誉为蛇伤痈疽药。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等。它对亚洲甲型流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菌、副伤寒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都有抑菌作用。这种百合科重楼属植物有小毒,主要外用,内服时应注意剂量。

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



  此药为百合科(延龄草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的干燥根茎。因其叶多为7—10片轮生于茎项,而花单生于轮生叶片之上,故得此名。又因花的外轮花被片形大.似叶状;内轮花被片退化呈长线状,成熟时金黄色,故又名“重楼”、“金线吊重楼”、“灯台七”;其根茎略似海螺,又称“海螺七”。七叶—枝花是多年生草本。高50~loO厘米。根茎粗壮,圆锥形或圆柱形,粗可达3厘米。棕褐色,表面有多数环状结节,下具多数须根。5—6月开花,绿色。7—8月结果,果实近球形,成熟时开裂,种子多数,红色。分布于老君山、新华、田家山、木鱼、下谷坪、松相等地。生长在海拔800。2300米的沟谷林荫下。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乳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等。

  注:民间流传:‘‘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女的治奶花(乳痈)”。同属植物窄叶重楼、华重楼、多叶重楼、西南重楼、长药隔重楼、球药隔重楼的根茎亦分别称“七叶—枝花”、“灯台七”或“海螺七”。疗效近似。

www.budianjie.comtrue/fangji/320688.htmlTechArticle【拼音名】Qi Y Y Zhī Hā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岗斑鸠菊 多年生...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