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钻七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Sān Zuàn Qī

  【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

  【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淤消肿。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鲜树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QQ的七钻对丝路英雄有什么作用

楼主您好!只有会员、黄钻跟蓝转有点用处。会员可领尊贵礼包一份,里面有高级迁城令、会员城堡、中级招募······会员每日礼包是各资源3000。黄钻的尊贵礼包有补刀兵100,黄钻城堡,英雄绿色装备·····每日礼包有各资源2000(蓝钻也一样)。蓝钻的尊贵礼包是蓝钻城堡·····

有事再联系,希望采纳

看你是什么钻!丝路现在需要黄钻,会员,蓝钻,这3种钻可以领取礼包。

分别有黄钻惊喜礼包1个 每天黄钻每日礼包1个
蓝钻惊喜礼包1个 每天蓝钻每日礼包1个

尊贵独享礼包1个 每天会员每日礼包1个

惊喜礼包只可以领一次。每日礼包是天天领。

领取方法是进入丝路游戏中点击右上方的活动栏进入领取。需要到相关网站领取礼包CDK,你进入活动栏后有介绍!

        祝你游戏愉快!

只有2个有用,黄钻和蓝钻,其他的没用,黄钻和蓝钻可以领礼包,谢谢请点击采纳为答案和五星评价和感谢

珊瑚菜的功效与作用

珊瑚菜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资料



拉丁名 Glehnia littoralis F. Schmidt ex Miq.



中文名 珊瑚菜(北沙参)



拉丁科名 Umbelliferae



中文科名 伞形科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 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岛)



现状



渐危种。珊瑚菜又名北沙参,其根入药,为中药材。生于我国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近年来,随着城市和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用沙,因而生长珊瑚菜的沙滩常被挖掘,生境遭到破坏,影响繁殖生长;加上药农连年挖根。因此资源逐渐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窄。


珊瑚菜 分布及形态特征


珊瑚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ex Miq.)的干燥根。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能。用于治疗肺热烦咳、劳嗽痰血、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珊瑚菜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广东、福建、辽宁、江苏等省也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高5一25厘米。主根细长,圆柱形,长可达70多厘米。基生叶具柄,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呈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长5一12厘米,三出式分裂或之回羽状分裂,裂片质厚,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一5厘米,宽1一3厘米,先端圆钝或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光泽。复伞形花序顶生,总梗长4一10厘米,密生白色或灰褐色绒毛;无总苞;伞辐10一14,不等长;小总苞片8一12枚,线状披针形;花白色;萼齿5,细小;花瓣5,卵状披针形,先端内折;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带紫褐色;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短。双悬果圆球形或椭圆形,果棱木质化,翅状,有棕色毛。


珊瑚菜 生物学特性


珊瑚菜分布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冬春干旱(南界无明显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温8--22℃,1月平均温-5--13℃;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珊瑚菜喜温暖湿润,主根深入沙层,能抗寒,耐干旱;适宜在平坦的沿海沙滩或排水良好的沙土和沙质土壤中生长,对肥力的要求不严,忌粘土和积水洼地;抗碱性强,对盐碱土的指示植物。常和砂钻苔草Carex kobomugi Ohwi、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 subsp. angustior (DC.) Kitag.、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 R. Br.、匍匐苦卖菜Ixeris repens A. Gray和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 Cham.等植物混生,在沙滩上形成海滨植物群落。花期4--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气温的要求不同,种子萌发必须通过低温阶段,营养生长期内在温和的气温条件下发育较快。气温过高,植株会出现短期休眠。高温季节一过,休眠即解除。开花结果期需要较高的气温。冬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根部能露地越冬。


珊瑚菜 保护价值


价值



珊瑚菜广泛用作镇咳祛痰药,并可食用,经济价值较大;对于海岸固沙和盐碱土的改良也极为重要。在分类学上,有些学者,曾把本种产北美地区的单独成立一种(即Glehnia leiocarpa E.Mathias)或把它作为地理亚种。对研究伞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种群起源,以及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均有一定意义。



保护措施



为了持续利用和不致濒危,建议近海地区的医药单位,有计划采挖使用,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单项自然保护区,开展引种栽培和繁殖试验。


珊瑚菜 栽培技术


栽培



1.选地整地



珊瑚菜不能连作,前茬忌种植花生、豆类等作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种植。播种前1个月,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4000千克--600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饼肥和磷钾肥50千克--100千克。然后进行深翻,耕作深度45厘米--60厘米,畦宽4米--6米,畦面中间略高,再在畦四周挖深45厘米的排水沟。



2.种子处理



以选用当年种子播种为宜。如用干种子,需在播种前进行浸种。方法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小时--2小时,捞出后堆积,每天翻动一次,如水分不足,需适当喷水,至种子润透为止。




3.播种时间



秋、冬、春季播种均可,以秋、冬季播种为好,出苗整齐。播种多在11月下旬土壤封冻前进行。一般情况下,山东在“立冬”至“小雪”期间播种;河北秦皇岛在“处暑”至“小雪”期间播种;福建在“秋分”至“立冬”期间播种。春播宜早,解冻后即播,有利于种子通过低温阶段。



4.播种方法



①窄幅条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7厘米--10厘米,开深3.5厘米、宽6.5厘米的平底沟,将种子撒于沟内,株距3厘米左右。用开第2条沟的土覆盖前一沟,覆土厚3厘米左右,然后用脚顺行踩一遍。



②宽幅条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9厘米--12厘米,开深4厘米的沟,沟底宽12厘米--24厘米,播法与窄幅条播相同。



③撒播。将畦面上的细土由中间向两边刮去3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再用刮向两边的细土覆盖种子,稍加镇压即可。




④播种量。一般每亩用种量为6千克--7.5千克。



田间管理



1.春季管理



早春解冻后,幼苗出土前,若土壤板结,要用铁耙轻度松土,进行保墒,以利出苗。



2.除草间苗



幼苗出土后,用小抓钩进行浅松土,同时除草。当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按三角形留苗法间苗,一般株距3厘米左右,过稀则根易分叉,过密则生长不良。及时拔除杂草,不宜中耕。



3.追肥



定苗后,每亩追施发酵豆饼肥50千克,撒于行间,随后松土、浇水。7月以后要追施磷钾肥。




4.排灌



珊瑚菜抗旱力强,轻度春旱有利于根向下长,故一般不需要灌溉。若过于干旱,可适当浇水,以浇透为度。若浇水过多,则根部会过分粗短,外形不佳。生长后期若雨水过多,易引起烂根,应及时排除积水。



5.摘除花蕾



商品田出现花蕾时,要及时摘除,以免耗费养分。



良种繁殖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建立种子田,施足基肥。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形一致的1年生参根作种。9月栽植,按行距30cm开18cm深的沟,将参根按株距18cm放于沟内,盖土3~5cm,踏实,浇水以利成活,栽后10余天长出新叶,10月下旬枯萎,翌年4月上旬返青抽薹,每株只留主茎上的果盘,侧枝上的小果盘摘除,以便集中养分,促使籽粒饱满。7月中旬果实呈现黄褐色时,种子成熟,随熟随采,否则容易脱落而减产。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10年。


珊瑚菜 形状及鉴别方法


形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5cm,直径 0.4~1.2 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鉴别



本品横切面: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有分泌道散在。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外侧筛管群颓废作条状;分泌道散列,直径20~65μ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分泌细胞 5~8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 2~ 5 列细胞;导管大多成“V”形排列;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珊瑚菜 参考链接

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37062.html



2 http://www.budianjie.com/info_view.asp?id=45402


www.budianjie.comtrue/fangji/322313.htmlTechArticle【拼音名】Sān Zun Qī 【别名】三钻风、甘姜、香丽木、山胡椒 【来源】樟科钓樟属植物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 Blume,以树皮入药。四季可采,多用鲜品或晒干用。 【性味】辛,温。...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