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的次数和煎煮时间-中药煎药常识-中药常识:汤药煎煮次数时间_煎煮的次数,煎煮时间,汤药煎煮次数时间

  中药应煎煮几次?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因为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硷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它成分一起,亦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因溶出是一个动态平衡,若生药内部有效成分与其中浸液的比值等于生药外部有效成分与外部浸液的比值,此时药物成分就不能全部溶出,必须滤去药液再加新的溶媒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三次。著名医家张锡纯很重视药物的第二次煎煮,他说:“富贵之家服药多不用次煎,不知次煎不可废。”

  有人通过各类药材,几个品种不同规格以及复方的煎煮次数的煎出程度的比较观察,结果看出实验为例的单味药和复方的第一煎和第二煎占煎出率的70%~80%,而第三煎和第四煎占煎出率的20%~30%,说明中药汤剂一般煎煮二次是合理又是必要的。但煎煮次数过多并非是好事,因为有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会使其分解、水解,在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

  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中药的煎药时间一般是多长?

  你好:我是一名中医学生~!
  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应采用不同的煎药方法.《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1煎药用具 一般以瓦罐,沙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具亦可,忌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之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溶解度。煎具容量亦大一些,以利药物翻动,并可避免外溢损耗药液。同时应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使药物有效成分不全释放。
  2煎药用具 以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均可。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每剂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第一煎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可略少。每次煎得量100-150毫升即可。
  3煎药火候 一般先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易急,水量易少;补益之剂,箭煮时间易长,其火宜慢,水量宜多。
  (此剂是后者煎法) 如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置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映。

  4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在煎煮,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煎煮时间在药剂沸腾之后20-30分钟,少数须50分钟以上~!(此剂不属这类)。

  5服药时间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而现在不粉太清,一般对胃有刺激饭后吃,没有的在饭前。
提问者评价
谢谢

参考资料: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方剂学》

www.budianjie.comtrue/jianyao/120827.htmlTechArticle中药应煎煮几次?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因为生药浸入水溶液后,药物本身吸收了一部分水,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硷...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