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用水方法

煎药时先将称量好的中药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适当的浸泡可以让药物软化,提高药物的煎出率。


冬天可以用20℃~30℃的温水浸泡,但不可用开水浸泡,否则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会因突然受热而凝固形成包膜,或是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这样都会妨碍有效成分的浸出。


一般情况下,煎药用水的多少与饮片质地、吸水性及煎药时间长短有关。一般头煎时加水量要多一些,最好是浸没药材并高出2~3 cm;第二煎时,加水量可视情况酌量减少。水太多的话,会无端地延长药物煎煮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效;水太少则煎煮时间不够,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


另外,还有一种可供参考的加水计量法:头煎加水量=药品总重量x 3+煎煮时间x 10+服用量,二煎加水量=煎煮时间x 10+服用量。


一剂药通常煎三遍。每遍水开后煎煮三十分钟,三遍共计九十分钟。这样才可以充分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每剂每次煎熬成的药液在一百五十毫升左右即可,为儿童煎熬的药液要少;而对热性病患者,煎熬的药液要适当多些。当然,用水的多寡也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通常,属于滋补一类的药物煎头汁需水约三百毫升,二汁也是大约三百毫升;解表药,头汁约三百毫升,二汁只需约一百毫升;一般药,头汁约两百毫升,二汁约两百毫升。


中药的煎药方法和流程、时间

煎药操作流程
一、 煎药用水
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
二、 加水量
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
三、 煎前浸泡
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四、 入药方法
(1)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3)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五、 煎煮次数
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六、 煎取药量
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七、 煎煮操作
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并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
 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注意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的药种,保留传统煎药特点,满足不同处方需求。
    4、每剂中药宜煎煮两次或三次,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疗效;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5、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6、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7、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8、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当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9、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八、煎药环境
利于煎药员工作,最大程度保护药物和药液煎煮质量,环境温度在5℃~40℃;相对湿度:≤85%。

 

如果您长期服用中药,可以到亿递中药商城网上抓药,价格比药店便宜不少,质量
也不错。百度搜一下可以找到。希望能帮到你。

www.budianjie.comtrue/jianyao/136957.htmlTechArticle煎药时先将称量好的中药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适当的浸泡可以让药物软化,提高药物的煎出率。 冬天可以用20℃~30℃的温水浸泡,但不可用开水浸泡,否则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