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子类

中草药—种子类

刀豆

大风子

千金子

马钱子

无患子

天仙子

木鳖子

王不留行

车前子 

龙眼肉

白果

白扁豆

亚麻子

决明子

羊角拗

芥子

芡实

赤小豆

沙苑子

青葙子

苦杏仁

苘麻子

欧李

长梗郁李

枳具子

葫芦巴

南瓜子

草豆寇

荔枝核

牵牛子

胖大海

急性子

桃仁

核桃仁

莱菔子

莲子

娑罗子

菟丝子

甜瓜子

望江南

淡豆豉

绿豆

韭菜子

葱子

葶苈子

黑芝麻

蓖麻子

榧子

槟榔

酸枣仁

薏苡仁


五种补益类中草药

岗稔
性平味甘涩。
功能:甘补涩固,安胎补肾,乌发养颜、明目。
主治:1.血虚脚软:2.养血固胎;3.虚劳苦伤。

地稔
功同岗稔,合用协功。
兼治1.痢疾;2.腰腿虚痛无力;3.胎动不安。

独脚仙茅
性温味甘辛,有小毒.
功能:益肾阳命火,利尿,明耳目,开胃消食。
主治:1.肾亏腰痛,腿软无力;手足麻痹。2.膀胱气化无力,尿后反滴;3.久流虚浊。

千斤拨
性平味甘涩.
功能:舒筋活络,强壮筋骨,去劳倦。
主治:1.劳伤咳嗽;2.风湿腰痛,手足酸痛无力;3.跌打伤筋;4.肾亏。

臭屎茉莉根
性平味淡
功效:祛风活血,强筋壮骨。
主治:1.脚气;2.手足无力软痛;3.风湿麻痹疼痛。

名称:枸杞子
类别:补益药
拼音:GOU QI ZI
拉丁:Fructus Lycii
别名:甜菜子、杞子、枸杞果、枸杞豆、地骨子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栽培要点:适应性强,喜光照,耐寒、耐旱、怕积水。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的土壤栽培为宜。用种子或扦插繁殖。
产地:宁夏、甘肃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果实橙红色时采收,但夏果质量好于秋果的质量。采收后先放阴凉处晾至皮皱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时除去果柄,再晒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本草纲目》云:“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为上,其它丘陵阪岸者可用,后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接,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做果实,异于他处者”。现今以产宁夏中宁、中卫的“西枸杞”最为驰名。
性味归经:平;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膏、酒剂。
禁忌:外感实热、脾虚泄泻者慎服

称:黑芝麻
类别:补益药
拼音:HEI ZHI MA
拉丁:Semen Sesami Nigrum
别名:胡麻、巨胜、狗虱、油麻、小胡麻、脂麻、芝麻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栽培要点: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甘;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燥肠。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浴,或捣敷。
禁忌:脾虚便溏者慎服。

名称:楮实子
类别:补益药
拼音:CHU SHI ZI
拉丁:Fructus Broussonetiae
别名:楮实、楮桃、角树子、构泡
药用部位: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球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5mm。表面红棕色,有网状皱纹或颗粒状突起,一侧有棱,一侧有凹沟,有的具果梗,质硬而脆,易压碎。胚乳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淡。
栽培要点:
产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寒;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慎服。

 名称:明党参
类别:补益药
拼音:Ming Dang Shen
拉丁:Radix Changii
别名:山花根、山萝卜、明参
药用部位:干燥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块,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及须根痕,有的具红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养,皮部较薄,黄白色,有的易与木部剥离,木部类白色。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4~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浸漂,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
用法用量:用量6~12g。
名称:葫芦巴
类别:补益药
拼音:Hu Lu Ba
拉丁:Semen Trigonellae
别名: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长3~4mm,宽2~3mm,厚约2m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平滑,两侧各具深斜沟1条,相交处有点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状,具粘性;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气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肠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用法用名称:竹节参
类别:补益药
拼音:Zhu Jie Shen
拉丁:Rhizoma Panacis Japonica
别名:
药用部位:干燥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具肉质侧根。长5~22cm,直径0.8~2.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2cm,每节有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无臭,味苦、后微甜。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散淤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量:

www.budianjie.comtrue/jinji/136424.htmlTechArticle中草药—种子类 刀豆 大风子 千金子 马钱子 无患子 天仙子 木鳖子 王不留行 车前子 龙眼肉 白果 白扁豆 亚麻子 决明子 羊角拗 芥子 芡实 赤小豆 沙苑子 青葙子 苦杏仁 苘麻子 欧李 长...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