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胆囊息肉运动二法 _偏方秘方,外科治疗方,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多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易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局部增生,就形成息肉。治疗胆囊息肉,还是以消炎利胆为主,多运动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端坐在床沿上或椅子上,臀部着座1/3,两腿分开,双手按揉小腹,做深呼吸1 次,呼吸结束时,上身前俯,头部低于双膝,同时,双手紧按小腹;使横隔膜上升,将肺内余气尽量排出;双手放松,头,引颈前伸,缓缓做深吸气,并慢慢将上身抬起,恢复原坐姿;慢慢呼气,同时将头及上身再慢慢下俯,尽量将余气排出。如此反复进行,共做 8~16次。结束后,站立,双腿交替抬高若干次,再做7-8 次下蹲动作,即可收功。

2.自然站立,先迈左足向左前方,斜行进身,重心移于左脚;两手握空拳向左侧,自下向上呈半月、形摆动,右足跟随左足在后,脚尖着地,稍停,稳住身形。迈右足向右前方,斜行进身,两手如前向右侧自下而上半月形摆动,左足跟随右足之后,同样脚尖着地。如此左右反复进行。进身时,要塌腰下劲;以前足领,后足随之,踩蹬而行进其身势。反复行10~ 15分钟。 (方培炎)

胆囊息肉怎么治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参考资料: http://wk.hnzyfy.com/des.asp?bigClassname=肝胆中心&SmallClassName=胆囊息肉

息肉不能为药物所化解, 只能手术。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必须作手术,胆囊息肉的手术是有一定的手术指征的。 对于超过10mm的必定是主张做手术的,特别是单方且短期增大的8mm,也是有手术指征的。 因为单方息肉较多方息肉更有恶变的可能。建议您到正规医院检查,并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 
另外现在也可以用腹腔镜做手术,术后创口很小,对机体创伤也不大。

www.budianjie.comtrue/mifang/43343.htmlTechArticle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多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易出现...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