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疗方可治疗气血两虚

  您准备了三种在治疗气血两虚的食疗方子,具体如下:

  1、猪蹄汤

  配方:猪蹄筋100克,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于各15克。

  制法:将猪蹄筋与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丁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煮1~2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吃蹄筋喝汤。

  2、炒胡萝卜酱

  配方:胡萝卜100克,瘦猪肉3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

  制法:将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熟猪油炸透。猪肉和豆腐干分别切丁,海米泡透,备用。将锅用武火加热,倒入熟猪油,放入肉丁炒,炒至肉丁内的水分已尽,颜色变浅时,放人葱末、姜末和黄酱,不断翻妙,待炒到肉中有酱味时,加人料酒、味精和酱油,稍炒后加入胡萝卜、豆腐干和海米,再妙后淋上香油,炒匀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3、地黄甜鸡

  配方:生地黄250克,母鸡1只,饴糖1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

  制法:将母鸡由背部颈骨至尾部剖开,去内脏、爪、翅尖,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待用。将生地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用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于钵子中,大枣去核放在钵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旺火蒸2~3小时,待其熟烂取出,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养阴益肾。

  用法:佐餐食用。

  在使用食疗之前您应将您看中的方子先给您的医生过目,让医生选择出最适合您的方子来使用,这样才会得到最后的效果的哦。


有没有治疗气血两虚的食疗方?

去中药店买一些当归和炙黄芪,每次用当归、炙黄芪各20克左右泡开水喝,每天两次,持续喝一段时间

 当归炖猪蹄

  原料:猪蹄两只,当归50克,葱、姜、料酒、花椒、盐等适量。

  制法: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清蒸人参鸡

  原料: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 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味精、葱、生姜、鸡汤 各适量。

  制作:将母鸡宰杀后,退毛去净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将火腿、玉兰片、香菇, 葱、生姜均切片;将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置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 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大火上蒸至烂熟;将蒸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将蒸鸡的汤倒在勺 里,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

  归参山药猪腰

  原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 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将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等与猪腰片 拌匀即成。

  五香牛肉

  原料:牛肉2500克,食盐90克,白糖24克,红酱油60 克,姜块2块,葱结3只,料酒、茴香、桂皮、红米 汁各适量。

  制作:选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纤维用刀直切开后,切成500克左右的块,然后用刀根戳出一排排刀洞,四面戳到。板上先撒上少许食盐,将 肉块放在上面反复推擦,擦至盐粒溶化(俗称出汗 ),然后放在缸内腌3~4天(夏季腌一天),经过 多次翻动,腌至肉红、硬、香; 将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滚(水要多),投入肉块,上下翻动几次,捞出刷洗干净; 在锅底先放锅垫,垫上放牛肉块,加入茴香 ,桂皮、葱结、姜块、料酒、白糖、酱油和红米汁,在大火上烧滚,至牛肉变红色时,再加入白汤淹 没牛肉,放入适量食盐,试味后,加盖烧至沸滚, 再移小火上焖煮2小时左右,等用筷子能戳进牛肉时捞出,冷透后,按其肌肉纤维横向切片即成。

荔枝肉

  原料:猪腿肉300克,鲜荔枝肉(净)100克,2个鸡蛋的蛋清,水淀粉25克,白糖60克,白醋30克,食用红色素一滴,精盐、料酒各适量,植物油1000克(实耗50克)。

  制作:把猪腿肉切成2块,用刀背敲松后改刀成四 方小块(24块),加入盐、食用红色素少许,蛋清 ,水淀粉15克,拌匀备用。把鲜荔枝肉一切两半; 烧热锅放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把猪腿肉一块块下油锅炸至内熟外脆呈黄色捞出, 将锅中的油倒去,加入料酒、水100克,白糖、白醋 、精盐,下水淀粉勾芡,倒入炸好的肉和鲜荔枝肉 翻匀,淋上少许熟油,起锅装盘即可。

  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原料: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皮)100克,大枣40枚 ,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 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固香、小茴香各少许, 盐适量。

  制作: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 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虾仁鱼皮

  原料:水发鱼皮300克,鲜海虾仁100克,熟火腿丝10 克,鸡蛋清、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汁、水 淀粉、熟猪油、鸡汤各适量。

   制作:将鱼皮切成长6厘米、宽3厘米的块,放入沸 水锅中焊一下,去掉腥味捞出;将鲜虾仁洗净放入碗中,加精盐、鸡蛋清适量,用竹筷子顺同一方向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味 精和少量水淀粉搅匀,放置2~3小时使之涨透;炒锅加热,下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把虾仁 倒入锅内,用筷子划开,倒入漏勺沥去油,盛入碗中待用;锅中留油下葱段煽至有香味,放入酒、姜汁、鸡汤。汤拂后,将葱段捞出,把鱼皮倒入锅内,加入盐拌匀,待汤沸后,加入味精,起锅装碗,撒 上虾仁,淋上鸡油,撒上火腿丝即成。

  当归黄芪乌鸡汤

  原料:乌鸡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制作: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人参大枣汤

   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者。

  百合红枣银杏羹

  百合50克,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两片,盐少许。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干净之后,切薄片;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再用清水洗净;百合、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两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继续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盐少许,盛出即食。有补血养阴,滋润养颜,润肺益气的功效。

  黄芪红糖粥

  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陈皮6克。将黄芪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红糖放入锅中,再倒入黄芪汁,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烂熟即成。此粥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颜面苍白无华者。

  黄芪桂圆粳米粥

  原料: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20g、粳米50g。

  制作:原料洗挣,党参、黄芪切碎先煎取汁。加水适量煮沸,加入桂圆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成粥,加适量白糖即可。

  注:煮粥时加入红枣10~15枚则效果更好。

方一
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
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
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

方四>
太子参15克,山药、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麦冬、黄芪各10克,黄精、鸡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

方五
黑大豆10阗克,猪油适量。黑大豆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方六
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食盐各适量。驴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豆豉、黄酒、食盐、清水,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补血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风眩,心烦。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原方用于“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为补血益气方。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气血耗损,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则见虚风眩晕;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见心烦。法宜补血益气。方中重用驴肉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补血益气;以豆豉为辅佐,兼清心除烦,合用而为补血益气之方。本方补气血重在补血,用治气血亏虚而以血虚为主。

补气血迎秋冬 食疗给你好气色

  简要内容:不论健康人或病人均可食用,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可增强体质,改善怕冷的感觉。

  冬到,又是调补的大好季节。娇弱的女孩子们应该多学点呵护自己的方法,比如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寒风骤雨,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美丽……这些问题,统统归结于气血是否充足,而补气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内容。女性进补,应从调养入手,保持身体内外平衡、气血通畅,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补。进补要因人而异。女性进补要做到事半功倍,关键在于针对不同体质有的放矢。气血不足是体质虚弱的表现,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滋补食膳,可帮助改善虚弱体质。

  补气

  推荐食谱:剁椒蒸鱼腩、罗汉果杏仁炖鸡翅 气虚是指人气力不足、神疲乏力,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较低下。

  主要表现为声低懒言、气怯气短、纳呆少食,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严重时可见神昏、汗出、肢冷、脉搏微弱。气虚严重者可表现为气陷,出现腹部坠胀感或腰酸腰痛,同时伴有脱肛、子宫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等症。

  进补提示:常用的补气食物是菱角、粟子、糯米、泥鳅、胡萝卜、香菇、豆腐、薯、牛肉、鸡肉、鲨鱼、黄鱼等,这些食物都可健脾益气。

  鸡翅温中益气、强腰健胃,这道汤还对肺热咳嗽、咽喉疼痛或失音具有很好的功效。

  补血

  推荐食谱:白萝卜花生汤、芦笋清炒黑木耳血虚是指由于血液不足或血液濡养功能减退,出现面色无华、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脉细无力、心悸失眠、手足发麻、月经失调。

  进补提示:常用的补血食物是猪心、猪肝、龙眼肉、花生、菠菜、黑木耳、红枣、莲子、蜂蜜、芦笋、乌骨鸡、金针菜等。这些食物都有补血养血之用。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补血首先就要补铁。萝卜含铁丰富,有“冬令小人参”之称,花生则有“长生果”的美誉,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这道“白萝卜花生汤”既能通气活血,又可起到润肺生血的作用。

  芦笋是抗癌名蔬,有暖胃益肾的功能,含铁量较高的黑木耳是补血良方,中医认为它有益气补血、润肺镇静、凉血止血的功效, “芦笋清炒黑木耳”能够补虚养血、抗癌防病,经常食用对改善虚弱体质、加强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气血双补

  推荐食谱:鲫鱼豆腐汤、枸杞猪肝汤

  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

  进补提示:适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鲫鱼营养价值极高。补益功效极为显著,可以益气健脾、利尿消肿、开胃调气、清热解毒。

  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形弱者,经常食用鲫鱼是很有益的,可增加营养,增强抗病能力。枸杞猪肝汤能够补肝养肝、明目补血,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体质不同补法各异

  平补:不论健康人或病人均可食用,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可增强体质,改善怕冷的感觉。

  清补:指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螺蛳等,有清火作用。温散:指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有温阳散寒作用。

  八种食物助你安睡

  小米:性微寒,具健胃、和脾、安眠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能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使人产生困倦感。

  龙眼:味甘性温,具补心益脑、养血安神之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取龙眼加白糖煎汤饮用均可,对改善睡眠有益。

  莲子:味涩性平,有养生安神之功效。研究表明,莲子含有莲心碱等成分,具镇静作用,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使人入眠。

  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睡前嗑一些葵花子。有利于消食化滞、镇静安神、促进睡眠。

  核桃:味甘性温,能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取粳米,核桃仁、黑芝麻,慢火煨成稀粥食用,可用白糖调食,睡眠前食用。

  红枣:性温味甘、色赤肉润,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

  蜂蜜: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和百药、解百毒之功效。对失眠患者疗效显著。

  牛奶:含有色胺酸,令人昏昏欲睡,还含有褪黑激素,这是一种天然助眠剂。

www.budianjie.comtrue/shiliao/311256.htmlTechArticle您准备了三种在治疗气血两虚的食疗方子,具体如下: 1、猪蹄汤 配方:猪蹄筋100克,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于各15克。 制法:将猪蹄筋与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丁一同放入锅内,...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