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刺黄柏,安徽刺黄柏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安徽刺黄柏的功能主治,副作用,相克

 

【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 ān Huī Cì Huánɡ Bò

【英文名】 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 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μ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谁知道最多中药材的名字和作用?

我觉得中药材大典对你有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ycrs/
例 中药材大典——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一划 二划 三划 四划 五划 六划 七划 八划 九划 十划

十一划 十二划 十三划 十四划 十五划 十六划 十七划 十八划

十九划 二十划以上

石香 凹瓦韦 凹头苋 凹朴皮 凹朴皮
凹裂毛麝香 艾叶 艾叶 艾叶 艾叶
艾实 艾实 艾片 艾纳香根 艾纳香根
艾纳香 艾纳香 艾麻草 艾虎脑 艾虎
安息香 安息香 安息香 安息香 安胎药
安龙香科科 安徽小檗 安徽杜鹃 安徽刺黄柏 阿月浑子
阿育魏实 阿育魏实 阿育魏实 阿魏侧耳 阿魏
阿魏 阿魏 阿魏 阿氏蒿 阿利藤
阿里红 阿里红 阿胶 阿胶 阿胶
阿胶 阿尔泰紫菀 阿尔泰紫菀 阿尔泰瑞香 阿尔泰扭藿香
阿尔太多榔菊 昂天莲 昂天莲 桉油 桉油
桉叶 桉叶 桉树果 埃蕾 埃蕾
庵摩勒 庵 (艹闾)子 庵 (艹闾) 庵 (艹闾) 暗紫贝母
暗鳞鳞毛蕨 鹌鹑蛋 鹌鹑 鹌鹑 鹌鹑
矮子常山 矮叶书带蕨 矮杨梅皮 矮杨梅果 矮杨梅
共有18912条记录,253

我觉得中药材大典对你有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ycrs/

例中药材大典——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BCDEFGHJKLMNOPQRSTWXYZ

笔画索引:一划二划三划四划五划六划七划八划九划十划

十一划十二划十三划十四划十五划十六划十七划十八划

十九划二十划以上石香凹瓦韦凹头苋凹朴皮凹朴皮

凹裂毛麝香艾叶艾叶艾叶艾叶

艾实艾实艾片艾纳香根艾纳香根

艾纳香艾纳香艾麻草艾虎脑艾虎

安息香安息香安息香安息香安胎药

安龙香科科安徽小檗安徽杜鹃安徽刺黄柏阿月浑子

阿育魏实阿育魏实阿育魏实阿魏侧耳阿魏

阿魏阿魏阿魏阿氏蒿阿利藤

阿里红阿里红阿胶阿胶阿胶

阿胶阿尔泰紫菀阿尔泰紫菀阿尔泰瑞香阿尔泰扭藿香

阿尔太多榔菊昂天莲昂天莲桉油桉油

桉叶桉叶桉树果埃蕾埃蕾

庵摩勒庵(艹闾)子庵(艹闾)庵(艹闾)暗紫贝母

暗鳞鳞毛蕨鹌鹑蛋鹌鹑鹌鹑鹌鹑

矮子常山矮叶书带蕨矮杨梅皮矮杨梅果矮杨梅

共有18912条记录,253

中药材刺黄柏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中药材刺黄柏的作用:



【出处】出自《四川省药志》。

【拼音名】Cì Huán? Bò

【英文名】root of Slenderstalk Mahonia, root of Chinese Mahonia,Slender-stalk Mahonia

【别名】老鼠刺、木黄连、刺黄芩、山黄芩、野黄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密叶十大功劳、细梗十大功劳、滇刺黄柏和长阳十大功劳的根和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honia ganpinensis(Levl)Fedde[M.comfusa Sprague]2.Mahonia gracilipes(Oliv.)Fedde3.Mahonia mairei Takeda4.Mahonia sheridaniana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1.密叶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达2m,老芭灰色,断面呈淡黄绿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 短,扁阔;托叶线开,长约1cm;叶革质,小4-7对,叶片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4-7cm,宽1-1.5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稍偏斜,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边缘具刺状2-7对,叶脉在下面不明显。总状花序长6-12cm,3-7个簇生茎顶,花梗长约3mm,小苞片卵形,长约2mm;萼片9,排成3轮,呈花瓣状,外轮萼片卵形,中轮及内轮萼片卵状椭圆形;花瓣6,卵状长椭圆形,较花萼为短;雄蕊6;雌蕊1,几无花柱,柱头头状;子房1室,内含2粒胚珠。浆果卵圆形,长约7mm,蓝色,有白粉。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2.细梗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1-2m。茎直立,断面呈黄色。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5-7片,厚革制裁;叶片椭圆形、椭圆状倒卵形,基部小叶较小,向上渐大,长4-15cm,宽1.5-5cm,先端渐尖,呈刺状,基部楔形,每边有2-5个疏锯齿,齿端呈刺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被蜡状白粉,侧生小叶无柄,顶生小叶有柄,长3-7cm。总状花序长约20mm,2-3个簇生,由芽鳞的腋内抽出;花梗细,丝状,长约1cm,小苞片1;萼片9,排成3轮,卵形;化工深紫色,较稀疏,花瓣6,椭圆形,基部有1对蜜腺;雄蕊6,离生;子房卵开,柱头扁平,中间微凹,无花柱。浆果卵形,暗蓝色。花期8-9月,果期10-12月。
3.滇刺黄柏 常绿灌木,m。茎直立,树皮粗糙,褐色,断面黄色。叶互生;羽状复叶,长25-50cm,小叶通常9-16对,多时有21对;叶片卵圆状披针形,长达8cm,先端长尖,具刺,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有2-3个刺状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共同绿色,网脉不明显。总状花序长达20cm,3-5枝簇生于茎顶;萼片9,每轮3片,花黄色,直径约5mm,花瓣6,基部有1对蜜腺。浆果圆球形,熟时蓝黑色,被白粉。花期3-4月,果期6-8月。
4.长阳十大功劳 常绿灌木,高约1m。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叶片卵形,长1.5-5cm,宽1-3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圆形或近楔形,边缘有针刺齿3-4;顶生小叶柄长1.5-2.5cm,椭圆状披针形,长可达10cm,宽3-3.5cm。总状花序长5-7cm,常3个簇生花序巷片长1cm;花梗长4mm;外萼处长圆状卵形,中萼片卵形,内萼片椭圆形;花瓣倒卵形,长6mm,宽3mm,基部有2枚蜜腺;雄蕊6,长3.5mm;子房有2个胚珠。浆果椭圆形,长约1.5cm,直径约1cm,被粉,无宿存花柱。花期7-8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
2.生于山地林边或灌从中。
3.生于向阳山地、山区村寨附近。
4.生海拔2500m的山地杂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
2.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
3.分布于云南。
4.分布于湖北。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直径约1.5cm,表面棕黄色,有纵纹。断面鲜黄色,木质部黄白色。质坚硬。气微香,味苦。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目赤肿痛;除;劳热骨蒸;咯血;头晕;风湿痹痛;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通利二便,清利头目,除风热。治疯狗咬伤,杀虫。
2.《天宝本草》:清火退热。治目内翳症,颠狂。
3.《福建民间草药》:解热,除骨蒸。治耳鸣,头晕。
4.《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及风湿红肿。

【摘录】《中华本草》



www.budianjie.comtrue/yaocai/191461.htmlTechArticle【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ān Huī Cì Huánɡ Bò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