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_中药词典C_磁石,处石,延年沙,续未石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雷公炮炙论》: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二石真相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之令人生恶疮不可疗。磁石一片,四面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吸得铁八两者,号曰续采石,四面吸得五两上下者,为磁石。

2.《别录》:磁石,生太山川谷及慈山。山阴有钱处则生其阳。采无时。

3.陶弘景:磁石,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五为佳。

【拼音名】Cí Shí

【英文名】Magnetite

【别名】玄石、磁君、处石、延年沙、续未石、拾针、绿秋、伏石母、玄武石、帝流浆、席流浆、瓷石、熁铁石、元武石、吸铁石、吸针石、慈石、灵磁石、活磁石、雄磁石、摄石、铁石、戏铁石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etite

采收和储藏:开采后,除去杂石,选择吸铁能力强者(称活磁石或灵磁石)入药。磁石采集后放置日久,发生氧化,其磁性便会减退,乃至失去吸铁能力(称死磁石或呆磁石),影响药效,故应经常用铁屑或泥土包埋之,以保持其磁性。如已失去磁性,则可与活磁石放在一起,磁性可逐渐恢复。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或为粗至细粒的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表面或氧化、水化为红黑、褐黑色调;风化严重者,附有水赤铁矿、褐铁矿被膜。条痕黑色。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性脆,相对密度4.9-5.2。具强磁性,碎块可被手磁铁吸着,或块体本身可吸引铁针等铁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形成于多种内力地质作用,可与多种铁镁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等氧化物共存,前者不如磁铁矿抗风化而易呈现为风化小孔。古代入药的着名产地多是矽卡岩型铁矿区,今则包括各种成因类型铁矿区的磁铁矿。

资源分布:主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亦有产出。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铁黑色。条痕黑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表面不光滑,粗糙。体重,质坚硬,难砸碎,断面不平坦。具磁性;有土腥气,味淡。以铁黑色、有光泽、吸铁能力强、杂质少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并微带棕色。近等轴粒状,沿粒间往往被赤铁矿交代;赤铁矿呈亮灰色,纤维状,非均质明显。正交偏光镜下为均质性;反射率20%(伏黄)。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50%。

商品规格 商品按吸铁能力有无,分为二类:一类具吸铁能力者,谓活磁石;一类无吸铁能力者,谓死磁石或呆磁石。

【化学成份】磁石主要含四氧化三铁(Fe3O4),其中含FeO31%, Fe2O369%,并含有硅、铅、钛、磷、锰、钙、铬、钡、锯、镁等杂质;少数变种含氧化镁(MgO)达10%,氧化铝(Al2O3)达15%。另外磁石中常含一定量的砷,使用时需注意。

【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用超分散磁铁微粒(ul-trodispersed ferromagnetic particles)大小为0.2-1μm以50m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后,可使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和白细胞数增加,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及血浆纤维蛋白分解活性增加,同时中性粒细胞吞噬反应增加。但是,同样大小的磁石微粒(magnetite particles)以50mg/kg静脉注射,不出现上述变化,仅能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活性。

2.镇静、抗惊厥作用:磁石炮制后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明显增强。炮制后100%磁石溶液15g/kg给小鼠灌胃,能显着延长异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有对抗作用,使惊厥潜伏期明显延长。

3.体内过程 磁石微粒(Magnetite,Fe3O4)直径在0.1-0.5μm之间,用99mTc和111In标记磁石,在电镜和Mossbaner分|<< << < 1 2 3 > >> >>|

磁石粉怎么用?

  主要是煎服,以下是复制网上的一些引经据典,以便你参考服用
  对你有用的话请加分,谢谢~

  【功用主治-磁石的功效】潜阳纳气,镇惊安神。
  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怔忡。
  ①《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②《别录》: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
  ③《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
  ⑤《本草衍义》:肾虚耳聋目昏者皆用之。
  ⑥《纲目》:明目聪耳,止金疮血。
  ⑦《玉楸药解》:治阳痿,脱肛,金疮,肿毒,敛汗止血。
  ⑧《本草从新》:治恐怯怔忡。
  ⑨《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内障。
  ⑩《本草便读》:纳气平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柴胡为之使。
  恶牡丹、莽草。
  畏黄石脂。
  杀铁毒。
  ②《本草从新》:重镇伤气,可暂用而不可久。

  【选方】①补暖水脏,强益气力,明耳目,利腰脚:磁石十两(大火烧令赤,投于醋中淬之七度,细研,水飞过,以好酒一升,煎如饧),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木香二两,补骨脂二两(微炒),槟榔二两,内豆蔻二两(去壳),蛇床子二两。
  捣罗为束,与磁石煎相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
  (《圣惠方》磁石丸) ②补肝肾虚,止冷泪,散黑花:磁石一两(煅,醋炙),菖蒲、川乌(焙,去皮、尖)、巴戟、黄芪、苁蓉、玄参各等分。
  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盐酒汤下,空心服。
  (《卫生家宝方》磁石丸) ③明目,益眼力(《圣济总录》云:治肾藏风虚,眼生黑花):神曲四两,磁石二两,光明砂一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
  饮服三十丸,日三,不禁。
  (《千金方》神曲丸,《纲目》名磁朱丸) ④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磁石一斤(捣研,水淘去赤汁,绵裹),猪肾一对(去脂膜,细切)。
  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肾,调和以葱、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并得。
  (《圣惠方》磁石肾羹) ⑤治耳聋耳鸣,常如风水声:磁石(捣碎,绵裹)半两,木通、菖蒲(米泔浸一、二日,切,焙)各半斤。
  上三味,以绢囊盛,用酒一斗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饮三合,日再。
  (《圣济总录》磁石酒) ⑥治阳不起:磁石五斤(研)。
  清酒三斗,渍二七日,一服三合,日夜一。
  (《千金方》) ⑦治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
  (《圣济总录》) ⑧治子宫不收,名瘣疾,痛不可忍:慈石酒浸,煅、研末,米糊丸梧子大。
  每卧时滑石汤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汤服二钱。
  散用磁石(酒浸)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为末。
  (《纲目》磁石丸) ⑨治大肠虚冷脱肛:干蜗牛子一百枚(微炒,捣罗为末),磁石二两(捣碎,淘去亦汁)。
  上药,以水一大盏,煎磁石五钱,至五分,去滓,调蜗牛末一钱服之,日三服。
  (《圣惠方》) ⑩治诸般肿毒:吸铁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黄丹八两,香油一斤。
  如常熬膏贴之。
  (《乾坤生意秘韫》) ⑾治疔肿:磁石捣为粉,碱、醋和封之,拔根出。
  (《古今录验方》) ⑿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
  为末,以白米饮调方寸匕服,日再服。
  (《刘涓子鬼遗方》) ⑿治金疮,止痛,断血:磁石末敷之。
  (《千金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
  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
  盖磁石入肾,镇养其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方见孙真人《千金》神曲丸。
  ②《本草经疏》:磁石,《本经》味辛气寒无毒,《别录》、甄权咸有小毒,大明甘涩平,藏器咸温,今详其用,应是辛咸微温之药,而甘寒非也。
  其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风寒湿三气所致,而风气尤胜也。
  风淫末疾,发于四肢,故肢节痛,不能持物。
  风湿相搏,久则从火化,而骨节皮肤中洗洗酸也。
  辛能散风寒,温能通关节,故主之也。
  咸为水化,能润下软坚,辛能散毒,微温能通行除热,故主大热烦满,及消痈肿。
  鼠瘘颈核、喉痛者,足少阳、少阴虚火上攻所致,咸以入肾,其性镇坠而下吸,则火归元而痛自止也。
  磁石能入肾,养肾脏。
  肾主骨,故能强骨。
  肾藏精,故能益精。
  肾开窍于耳,故能疗耳聋。
  肾主施泄,久秘固而精气盈益,故能令人有子。
  小儿惊痫,心气怯,痰热盛也,咸能润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
  诸药石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独磁石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更有补肾益精之功,大都渍酒,优于丸、散,石性体重故尔。

www.budianjie.comtrue/yaocai/65760.htmlTechArticle【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雷公炮炙论》:凡使勿误用玄中石并中麻石,此二石真相似磁石,只是吸铁不得,中麻石心有赤皮,粗,是铁山石也,误服之令人生恶疮不可疗。磁...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