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榄_中药词典W_乌榄,止血,化痰,利水,消痈肿,木威子

【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Lǎn

【别名】木威子(《本草拾遗》),乌橄榄(《海槎余录》)。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常绿大乔木,高10~16米;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厘米,具小叶15~21枚;小叶对生,具短柄,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5~7厘米,基郎偏斜,先端渐尖或锐尖,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排成顶生或腋生的狭圆锥花序,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长约2毫米;花瓣3~5,分离,长约为萼的3倍;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度不超过花冠;子房上位,通常2室,每室有胚珠2,着生于中轴胎座上。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厘米,宽1.5~2厘米,成熟时黑紫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3,种子无胚乳。花期5~7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乌榄根)、叶(乌榄叶)、种仁(乌榄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平原、丘陵地、山地密林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酸涩,平。

①《广州记》:苦涩。

②《本草拾遗》:酸,平,无毒。

③《纲目》:酸,辛,无毒。

④《纲目拾遗》:性温,味涩甘。

【功能主治】

止血,化痰,利水,消痈肿。

①《本草拾遗》:主心中恶水,水气。

②《生草药性备要》:止血。

③《本草求原》:功近橄榄。

④《岭南采药录》: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豉,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摘录】《*辞典》

乌榄核能有什么价值!

【药名】乌榄核
【汉语拼音】wu lan h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igra Lour.;Canarium pimela Koenig]
【功效】止血
【科属分类】橄榄科
【主治】外伤出血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280m的平原、丘陵、山地杂木林中,常有栽培。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乌榄 常绿大乔木,高10-16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cm;小叶15-21枚,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7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序腋生,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在雄花中长约2.5mm,在雌花中长3.5-4mm;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不超过花冠;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子房上位,通常3室。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cm,宽1.5-2cm,成熟时紫黑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2颗;不肯定适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功效分类】止血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敷。内服:磨汁,3-6g。
【出处】《中华本草》
提问者评价
是价值。。。。。不是功效!

www.budianjie.comtrue/yaocai/80171.htmlTechArticle【出处】《纲目》 【拼音名】Wū Lǎn 【别名】 木威子(《本草拾遗》),乌橄榄(《海槎余录》)。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常绿大...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