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雷区:8种宝宝不能要

      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宝宝,是很多家长的愿望,可是有时候命运就会跟你开玩笑。如果夫妻间在受孕的时候不加以小心的话,就会很容易走进怀孕的“雷区”,那要怎样避开那些“雷区”呢?

怀孕雷区:8种宝宝不能要

  1、宫外孕后不久受孕

  宫外孕发病时十分危急,但在及时有效治疗后很多人仍可以怀上胎宝贝。然而,有的女性求子心切,常常会在治愈后不久便又匆匆怀孕。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输卵管可能还没有完全疏通。资料表明,宫外孕的重复发生率大约是15%。

  如果发生过宫外孕,在彻底治愈后必须坚持避孕一段时间,待医生检查后认为一切正常后方可考虑怀孕,以免再次引发危险的宫外孕。

  2、剖宫产后不久受孕

  有些女性在第一胎时因种种原因而做了剖宫产手术。如果孩子未能存活,其中一些人会很快又怀孕,这样对身体健康 很不利。因为,剖宫产手术失血量较正常分娩时多,分娩后各个器官均需修复。因此,剖宫产术后 无论是子宫切口还是腹部切口,充分愈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任何干扰子宫瘢痕肌肉化的因素,均可使瘢痕发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果没有长结实,再孕时容易发生穿孔甚至破裂。

  一般来讲,做过剖宫产手术的女性再次生育,至少在2年之后,给子宫一个充分愈合的时间,以使瘢痕组织愈合得更好一些,减少再次分娩时的危险。

  3、停服避孕药 后不久受孕

  目前认为,在停服避孕药 后时间太短的情况下受孕,有产生畸形儿的可能。因为,口服避孕 药为激素类药 物,其作用要比天然性激素强很多倍,如1号短效避孕药 ,其中所含炔雌醇的生理作用 ,是体内产生的已烯雌酚的10-20倍;所含炔诺酮的生理作用 ,是体内产生的黄体酮的4-8倍。而且,由于口服避孕药 是经肠道进入体内,在肝脏代谢储存。如果停药时间过短,体内的避孕药不能完全排出,可能会造成胚胎发生某些缺陷。

  最好在计划怀孕 时间的前6个月停服口服避孕药 ,让体内残留的避孕药完全排出体外。在此期间,可以采用非药物方法避孕,如使用避孕套 。

  4、在旅游途中受孕

  有些夫妻会在旅游途中意外怀孕 ,其中有些人便继续妊娠下去。这种做法不太妥当,因为在旅途中夫妻都会体力过度耗损,加之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经常睡眠不足,每日三餐的营养也容易不均衡。因此,不仅会影响受精卵的质量,还会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 ,使胚胎的着床和生长也受到影响,导致流产或先兆流产 发生。有资料报道,在旅游中怀孕的女性,其中大约有20%发生了先兆流产 或早期流产 ,10%在日后发展为继发性不孕

  即使在旅游途中也要注意采取避孕措施 ,以免意外受孕而结下“苦果”。

  5、注射风疹疫苗 不满3个月

  怀孕后,一旦被风疹病毒感染 ,可能会导致胎宝贝发生先天性畸形 。为了避免孕期感染 风疹病毒 ,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孕前注射风疹疫苗 。但切不能在注射疫苗 后3个月内或怀孕之后进行注射,不然疫苗中的病毒会直接影响胎宝贝,引起发育异常 。

  注射风疹疫苗 一定要在孕前接种,而且在注射后的3个月内不能怀孕 ,以免疫苗中的风疹病毒 对胎宝贝造成不良影响 。

  6、带着避孕环受孕

  如果所带的避孕环不合适或在子宫腔里移位,就容易发生带环怀孕的事,几率约为10%。避孕环作为异物放在子宫里,干扰受精卵着床 起到避孕作用。但无论放环时间长短,都会或多或少对子宫内膜 造成一定损伤和影响,这对于胚胎或胎宝贝的生长发育 很不利。因为,有可能会长到宝贝的表浅皮下或套在颈上,或是导致孕早期大量出血或流产,不得不终止妊娠 ,还会使早产、死胎、死产及胎宝贝发育异常 的发生几率增大。

  在准备怀孕 时先去医院把避孕环取出,给子宫内膜 一段恢复时间,一般以取掉避孕环后来过2-3次月经为宜。

怀孕雷区:8种宝宝不能要

  7、早产或流产后不久受孕

  发生早产 或流产的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功能暂时还未完全恢复,子宫等生殖器官 也尚未康复,特别是做过刮宫手术的女性。如果身体很快受孕,不能为胎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也不利于子宫恢复 正常。

  只有子宫等生殖器官 得到充分恢复,才能为再次受孕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 环境。因此,早产或流产后的女性半年后受孕较为适宜。

  8、使用避孕药时受孕

  有些夫妻会因使用避孕药失败而意外受孕,但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妊娠下去。要知道,无论是服用避孕药 还是使用外用的避孕药膜 ,一旦受孕都会对受精卵造成不利影响 。资料表明,使用避孕药失败所生的孩子发生先天畸形 的几率增大,出生时的成熟度、体重、生长发育 速度等,也都与正常受孕的孩子有明显差别。

  如果因使用避孕药失败而受孕,最好及早去医院做人工流产 ,不要继续妊娠下去。

      小编总结:宫外孕后不久受孕的、早产或流产后不久受孕的、使用避孕药时受孕的宝宝都不建议要噢,另外,停服避孕药 后不久受孕的、带着避孕环受孕以及注射风疹疫苗 不满3个月的宝宝都不建议要的哦,


请高手推荐一下怀孕期间的指导书籍?

图书名称:40周怀孕全程指导-汉竹·亲亲乐读系列

图书详细描述:
版次:1
作者:王琪 著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妊娠280天,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孕产专家给您全程面对面指导  孕期做B超安全吗?  职场孕妈妈生活准则  打败孕吐的小方法  孕期性生活如何安排  孕妈妈忌用的化妆品  养成好习惯,减少流产危险  孕妈妈用药方针  注意,保健品“过犹不及”  孕期需要就医的情况  与孕晚期疼痛过招  了解分娩前兆  不能忽略的产后重要事项  
作者简介
王琪 国家“十五”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专家库成员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市孕产期保健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 
北京市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网络专家
全国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成员
目录
科学备孕——写给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你怀孕前就要提早做好的准备给宝宝画张像——揭秘神奇的遗传密码怀孕第1个月 期待幸福的那一刻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1周 一切才刚刚开始良好的生活方式远离有害工作岗位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解胎教知识本周细节备忘第2周 抓住好时机推算排卵期,把握受孕好时机保证营养均衡好心情就是最好的胎教孕妈妈用药要谨慎本周细节备忘第3周 悄然发生的变化制定一张孕育账单预防病毒感染保养好自己的肠胃本周细节备忘第4周 宝宝,你来了吗?学会推算预产期厨房也有安全隐患怀孕的征兆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2个月 分享怀孕的喜悦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5周 确定怀孕了验孕也是有讲究的早孕检查怀孕了,该怎样向老板说孕妈妈最容易忽视的三种营养本周细节备忘第6周 开始有点恶心怀孕了,你的身体会有哪些变化用饮食抵抗突然而至的恶心和疲倦本周细节备忘第7周 小心呵护着孕早期的运动原则防辐射服有用吗?打败孕吐的小方法本周细节备忘第8周 情绪有点波动养成好习惯,减少流产危险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适量补充维生素E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3个月 关键期的特别保护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9周 要努力吃喝了注意,保健品“过犹不及”孕妈妈健康喝水原则孕妈妈营养开胃小食谱本周细节备忘第10周 保护好你自己避开恼人的噪音污染远离“二手危害”避开上班路上的雷区本周细节备忘第11周 腰好像粗了孕妈妈化妆注意了孕妈妈正确做家务妈妈爱吃鱼,宝宝更聪明怎样进行语言胎教本周细节备忘第12周 安全度过危险期你是高危产妇吗?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孕早期需要就医的情况产前检查时间表异常妊娠早发现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4个月 快乐孕中期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13周 终于可以轻松些了纠正日常行为姿势一起来做孕妇操孕中期运动慢着来本周细节备忘第14周 更真实地感受到胎宝宝孕中期腹痛知多少孕中期常见的小症状职场孕妈妈注意保持形象本周细节备忘第15周 万千宠爱集一身现在补钙很重要孕妈妈快乐洗澡进行时怀孕了,也可以做保养本周细节备忘第16周 第二次蜜月孕中期“做爱做的事”教你看懂B超单什么是唐氏筛查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5个月 挺起骄傲的肚子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17周 肚子越来越明显 失眠了,不能服用安眠药孕妇装穿出完美“孕”味教你如何挑选合适的内衣本周细节备忘第18周 胎宝宝动了第一次胎动职场孕妈妈生活准则预防铅中毒维生素还得靠食补本周细节备忘第19周 胃口大开孕妈妈要做好口腔护理孕妈妈自己做的果蔬汁和胎宝宝玩“踢肚子”游戏本周细节备忘第20周 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缓解腰酸背痛的小方法注意,预防阴道炎做好胎心监护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6个月 胎动带来的喜悦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21周 动来动去的小家伙孕妈妈商务出行应对策略放心吃,不发胖的营养食品孕期胀气不用太担心胎动监测开始了本周细节备忘第22周 身体越发沉重“大肚子”出门安全守则胎宝宝宫内发育迟缓怎么办孕妈妈可以吃配方奶粉吗?经常抽筋怎么办本周细节备忘第23周 快乐大肚婆把讨厌的妊娠纹、妊娠斑“吃下去”大肚婆照样可以舒服工作孕妈妈也要注意保养头发本周细节备忘第24周 好好爱自己关爱乳房的关键时期 测量宫高和腹围轻松解“秘”美食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7个月 怎么这么多不舒服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25周“ 甜蜜”的烦恼准爸爸“按摩师”显身手预防妊娠糖尿病孕妈妈美味“降糖菜”孕妈妈不宜多吃的几种水果本周细节备忘第26周 就快变成“萝卜腿”了妊娠水肿怎么办缓解静脉曲张的小方法警惕不正常乳汁本周细节备忘第27周 与不适对抗到底减轻孕7月的疼痛预防妊娠高血压当孕妈妈遭遇痔疮给胎宝宝一束光吧本周细节备忘第28周 妈妈漂亮,宝宝聪明孕中期做个漂亮孕妈妈如何预防妊娠贫血多吃一些补脑食品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8个月 延续幸福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29周 和宝宝在一起不一样的胎动孕晚期更要注意心理保健孕妈妈心理减压有方法本周细节备忘第30周 肚子胀胀的了解孕晚期肚子痛多培养一些生活情趣孕妈妈过敏怎么办本周细节备忘第31周 越来越迟钝现在就不要出远门了什么是骨盆测量孕期尿频怎么办摸摸看,胎宝宝胎位正常吗?本周细节备忘第32周 雄赳赳气昂昂预防早产脐带绕颈并不可怕营养过剩怎么办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9个月 万分期待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33周 该给宝宝准备物品了宝宝专属物品清单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工作提前确定到哪家医院生产关注孕妈妈的情绪本周细节备忘第34周 不要太过担心与孕晚期疼痛过招我还能恢复窈窕身材吗?我的宝宝会健康、聪明、快乐吗?孕晚期运动好处多本周细节备忘第35周 庞然大物 让人难受的胃灼热关于羊水早破有助顺产的产前运动本周细节备忘第36周 进入待产期随时做好入院准备最容易忽视的准备工作分娩到底有多痛为分娩储备能量本周细节备忘写给宝宝的悄悄话孕妈妈妊娠记事表怀孕第10个月 终于等到这一天胎宝宝的成长发育 • 孕妈妈的身体变化本月大事提醒 • 安全保障计划 • 本月宜忌 • 准爸爸必修课第37周 有点迫不及待入院待产包清单了解分娩前兆如何辨别真假分娩并不是越胖越好本周细节备忘第38周 多一些准备掌握一些分娩技巧待产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编辑推荐完美孕产必读,幸福妈妈秘诀  1. 全。既有孕期宜忌、安全保障、孕期检查、孕期营养、胎儿变化等内容,还有关于孕前优孕以及产后分娩的一些知识。  2. 实用。既有理论内容,又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  3. 轻松。图文结合,看起来比较轻松,比较漂亮的孕产书。  4. 权威。作者王琪,国家级著名孕产专家。书摘与插图

13大生活雷区,毁掉爸爸计划

  药企

  文章

  问医生

  论坛

  博客

  化妆品

  整形库

  综合

  你们终于决定要宝宝了,然而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左等等右等,宝宝却不肯到来。心早便开始了焦虑、困惑、担心、害怕……如果你正在经受这样的苦痛,就请你留意自己和你伴侣的生活吧。从现在开始绕过这些“雷区”,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进!

  育龄夫妇婚后同居,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两年以上,女方未受过孕者称之为“不孕症”。育龄夫妇结婚同居后女方曾妊娠,但均因自然流产、早产或死产而未能获得活婴者称之为“不育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不孕不育症是全世界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我国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受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孕不育患者竟超过了20%,男性因素占到约30%,而其中由于生活习惯等非生理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更是高达80%。因此,如果你也在酝酿做爸爸的计划,那可要好好留意了。

  雷区1:减肥药物

  危害:一些化学毒物、药物或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精子的变异,会引起胎儿的畸形。因此,为了能够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计划怀孕的未准爸妈不应服药减肥。

  停止时刻:在开始计划怀孕前的6个月甚至1年,就必须停止服用各类减肥药物。

  雷区2:治疗用药

  危害:研究资料表明,很多药物成分能通过血睾屏障,并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精卵健康结合。这是未准爸爸为什么用药要慎重的主要原因。像吗啡、氯丙嗪、红霉素、利福平、解热止痛药、环丙沙星、酮康唑(抗霉菌药)等。这些药物,通过干扰雄激素的合成而影响精子受精能力,像男性不孕症、妇女习惯性流产,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男性精子受损的结果。

  停止时刻:在准备怀孕前的2~3个月,未准爸爸用药一定要小心,如果生病最好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并向你的主治医生说明你正想要宝宝的情况。

  雷区3:大量接受放射治疗之时

  危害:一次小剂量辐射(200~300伦琴)便可引起大批精子畸形或无精子生成,而较大剂量(600-800伦琴)则可致不育。因此,在因职业或治疗的需要而接受大量放射线的时期里,应避免性生活或避孕。

  不安全环境

  雷区4:厨房油烟

  危害:厨房油烟中有毒物质种类多、浓度高、毒性大,可能致使细胞发生突变,引起不育。想要宝宝的夫妻应安装抽油烟机和经常开窗通风,尽量减少使用厨房的时间。

  雷区5:汽车废气

  危害: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今天,如果准爸爸长时间接触汽车废气,会使精子质量低下,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因为废气中的一氧化氮、铅等,最容易破坏精子质量,如果你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或者常常接触汽车废气那就要注意了。

  雷区6:静止的车内开空调

  危害:静止的车内开放空调,多习惯关紧门窗,但很有可能引起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车内而发生意外,而过多吸入车厢内的空气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想要宝宝的准爸爸妈妈,要注意多开窗透气。

  雷区7:入住新房

  危害:我们知道一般新居装修完3个月或半年后才可入住,这是因为新建和新装修的房屋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甲苯、乙苯、氨等;而且新建房屋中湿度较大,易使有害物质和粉尘微粒易滞留于室内,这样会增加胎宝宝的畸形率。因此装修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有环保标识的产品,乔迁也不应操之过急,为了宝宝请多等一段时间,不要忘了提前2周~1个月将门窗打开通风透气。

  雷区8:家电、办公用品

  危害:电视、音响、电脑、微波炉、电磁炉、复印机、手机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他们几乎不会造成未准爸妈不孕。但如果接触工业生产放射性物质、从事电离辐射研究、电脑操作、电视机生产以及医疗部门的放射线工作人员,则应该暂时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而调离这个工作。

  其他因素雷区9:洗澡温度过高、洗桑拿

  危害:用燃气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舒适又解乏,然而,你知道吗,热水在汽化时产生一种叫氯仿的致癌物质,并随蒸汽被身体部分吸收,对计划中宝宝的健康埋下隐患。因此在洗澡、用热水时尽量不要用温度过高的热水,在34℃左右为宜。另外,精子的适宜温度是35.5℃-36℃,比体温低1℃~1.5℃,温度过高会影响睾丸的精子质量,特别是桑拿浴,会造成死精,未准爸爸要注意了。

  停止时刻:未准爸爸应从孕前3个月停洗桑拿浴。

  雷区10:过多骑车

  危害:过多地骑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和骑马容易压迫准爸爸的阴囊,可能引起前列腺和其他附性腺充血或受到慢性劳损,造成慢性炎症,影响生育。未准爸爸在准备怀孕期间还是以其他的交通方式、运动方式替代吧。

  雷区11:性生活过频

  危害:夫妻生活频率过低,可以减少受孕的机会,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很多想要宝宝的心急未准爸妈就会有意识增加性生活的次数,认为这样可以尽快怀孕,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夫妻性生活频率过高,就会导致精液量减少和精子密度降低,使精子活动率和生存率显著下降,精子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与卵子相会的“后劲”大大减弱,受孕的机会自然降低了。而且过于频繁的性生活还会在血液中形成一些抗体,形成受孕障碍,甚至会引起女方免疫性不孕。因此,性生活过频还没有怀孕的夫妻,最好暂时停止一段时间,或使用避孕套3-6个月。如果想要宝宝,夫妻的性生活以每周1~2次为适中,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可以适当增多。

  雷区12:穿紧身裤

  危害:时尚的紧身裤可以凸显男性的肌肉线条美,因此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但你知道吗,让你看起来更健康的紧身裤,却有可能造成男性生理上的不健康。紧身内裤,其包裹在臀部,使分泌物不能透发,适宜细菌滋生繁殖,易引起感染。而准爸爸穿紧身牛仔裤,不但压迫生殖器官,影响睾丸正常发育,还因不透气、不散热,而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因此为了将来的宝宝,还是穿一些宽松、纯棉、透气的裤子吧。

  雷区13:使用电热毯

  危害:在寒冷的冬季,使用方便、易于控制的电热毯成了不少人的习惯。但电热毯并非对任何人都适宜,对于未准爸爸来说,过度使用电热毯可影响正常生育。精子对高温环境特别敏感。在正常生理条件和一般环境下,阴囊温度应低于体温3℃以上,也就是在34℃左右。我们的体温是37℃,位于阴囊中的睾丸和附睾的温度也明显低于体温。这是保证精子发生和成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一切提高阴囊、睾丸和附睾温度的因素,都可能对精子的发生和成熟形成障碍。因此准备要宝宝的男性不宜长期使用电热毯。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爱情的结晶,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宝宝。那就从“心”出发,乐观面对,不要让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阻拦宝宝降临的机会。

www.budianjie.comtrue/yunqian/385761.htmlTechArticle生一个健健康康的宝宝,是很多家长的愿望,可是有时候命运就会跟你开玩笑。如果夫妻间在受孕的时候不加以小心的话,就会很容易走进怀孕的“雷区”,那要怎样避开那些“雷区”...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