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按摩

作为妊娠的最终结果——分娩,常使初产妇既兴奋又紧张,产程开始后规律的宫缩和宫口扩张导致的阵痛又常使产妇焦虑不安。它不仅增加了疼痛的程度,而且导致产程延长,给母儿带来各种并发症。更有甚者,导致孕妇拒绝自然分娩,要求剖宫产。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孕妇常常由于心理准备不足、缺乏经验及疼痛等原因,在分娩时焦虑不安、叫闹哭喊。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各种方法来减轻产妇的疼痛和焦虑。以往采用的各种镇静剂和麻醉剂,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危险。新近推出的一种新的减痛分娩法——按摩和抚摸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大大减轻了产妇的疼痛,使整个分娩过程处于轻松状态,让产妇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对疼痛的反应上,而转移到与医护人员的协调配合上。

按摩能使引起产妇疼痛的焦虑的激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水平下降,使母亲放松、安静、增加自信,从而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使总产程缩短,顺产率增加,剖宫产率下降,住院天数减少,还可减少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使用,最重要的是能改善产妇的心境和情绪,使产妇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产后抑郁。

本文摘自《分娩的准备与应对》,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摇篮网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临产时按摩乳房可以令子宫口开快点吗?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奶牛的产奶性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品种、个体;生理因素包括年龄、胎次、泌乳期、干乳期、发情与妊娠等;环境因素包括饲养管理、挤乳与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界气温、疾病等。  
    遗传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牛产奶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经过高度培育的品种,其产奶量显著高于地方品种,产奶量和乳脂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产奶量较高的品种,其乳脂率相应较低,但通过有计划的选育,乳脂率也可提高。  
    个体。同一品种内的不同个体,虽然处在相同的生命阶段,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仍有差异。如黑白花牛的产奶量变异范围在3000-1200千克之间,乳脂率从2.6%-6.0%,一般来说,体重大的个体其绝对产奶量比体重小的要高。通常情况下,体重在550-650千克为宜。此外,个体高矮、体重、采食特性,性格等对个体的泌乳性都能产生影响。  
    生理因素  
    年龄和胎次。乳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初产乳牛的年龄在2岁左右,由于本身尚在发育阶段,所以产奶量较低。以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产奶量逐渐增加。到6-9岁,第4-7胎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的高峰。10岁以后,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又逐渐下降。但饲养良好,体质健壮的母牛,年龄到13-14岁时,仍然维持较高的泌乳水平,相反,饲养不良,体质衰弱的母牛,7-8岁以后,产奶量就开始逐渐下降。  
    泌乳期。母牛从产犊开始到停止泌乳整个泌乳期中产乳量呈规律性的变化:分娩后,日产乳量逐渐上升,从第1个泌乳月未到第2个泌乳月中达到该泌乳期的最高峰。维持一段时间后,在第4个泌乳月开始,又逐渐下降。至第7个泌乳月之后,迅速下降,到第10个泌乳月左右停止泌乳。全期每日产乳量形成一个动态曲线,称为“泌乳曲线”,该曲线反映了乳牛泌乳的一般规律。  
    在同一牛群中,虽然环境条件相对一致,但因个体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所以,泌乳曲线也出现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高度稳定型,其逐月泌乳量的下降速率平均维持在6%以内,这类个体具有优异的育种价值;第二类是比较平稳型,其逐月泌乳量的下降速率为6%-7%,这类个体在牛群中较为常见,全泌乳期产乳量高。因此,可以选入育种核心群。第三类是急剧下降型,其逐月泌乳量的下降速率平均在8%以上,这类个体产乳量低,泌乳期短不宜留做种用。  
  不同的泌乳时期,乳中含脂率也有变化。初乳期内的乳脂率很高,几乎超过常乳的一倍。第2-8周,乳脂率最低。第3个泌乳月开始,乳脂率又逐渐上升。  
    干乳期。乳牛完成一个泌乳期的产乳之后,需予以干乳,使乳腺组织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并使母牛体内储蓄必要的营养物质,为下一个泌乳期作好准备。母牛干乳期一般为50-60天,其长短,应根据每头母牛的具体情况决定。5岁以上的母牛,干乳期为40-60天,其营养条件能得到保证,对下胎产乳量影响较小。  
    发情与妊娠。母牛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乳量会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其下降幅度约为10%-12%。在此期间,乳脂率略有上升。母牛妊娠对产乳量的影响明显而持续。妊娠初期,影响极微,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由于胎盘分泌动情素和助孕素对泌乳起了抑制作用,泌乳量显著下降,第8个月则迅速下降,以致干乳。  
    环境因素  
    饲养管理。乳牛的饲养方式、饲喂方式、挤乳技术、挤乳次数等,都对产乳量有影响。但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饲养条件好时产乳量也高。  
    日粮中给予多量的青绿多汁和青贮饲料,并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根据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实行全价饲养。  
    适当的运动,经常刷拭牛体,牛舍内保持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合理安排工人日程,定期进行预防检疫等,对提高产乳量有良好的作用。  
    挤乳与乳房按摩。正确的挤乳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产乳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挤乳技术熟练,适当增加挤乳次数,能提高产乳量。一般,一昼夜产乳量在15千克以下的乳牛,可采用2次挤乳。15千克以上的乳牛,特别是高产乳牛,则应采用3次挤乳。  
    挤乳前用热水擦洗乳房和按摩乳房,能提高产乳量和乳脂率。  
    产犊季节。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冬季和春季。因为母牛在分娩后的泌乳盛期,恰好在青绿饲料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此期母牛体内催乳素分泌旺盛,又无蚊蝇侵袭,有利于产乳量的提高。  
    外界气温。黑白花牛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0℃-10℃,最适宜的气温是10℃-16℃,外界气温升高到40.5℃时,呼吸频率加快5倍,且采食停止,产乳量显著下降。因此,夏季时乳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十分重要。相对而言,乳牛怕热不怕冷,黑白花牛在外界气温13℃-20℃时,产乳量才开始下降,只要冬季保证供应足够的青贮料和多汁料,多喂些蛋白质饲料,一般对产乳量不会与很大影响。  
    疾病。母牛在患病和损害健康的情况下,其泌乳量也随之降低,尤其是母牛的泌乳器官发生疾病,如乳房炎、乳头受伤,产乳量的下降更为显著。(记者 佚名)

www.budianjie.comtrue/yunwq/300495.htmlTechArticle作为妊娠的最终结果——分娩,常使初产妇既兴奋又紧张,产程开始后规律的宫缩和宫口扩张导致的阵痛又常使产妇焦虑不安。它不仅增加了疼痛的程度,而且导致产程延长,给母儿带...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