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寒温一统,辨证注重六经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外感时病自仲景《伤寒论》出,创六经辨证之规则;迄明、清之际,瘟疫、温病学说盛行,有谓“仲景书详于治伤寒,而略于治温”。于是,寒、温之争起,或认定“六经分证”可以治伤寒,“三焦”“卫气营血”宜用以辨治温热。

“绍派”医家则主张“以六经钤百病”、“以三焦为变通”。如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俞根初也强调“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并特别强调“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他的主导思想是融三焦于六经辨证之中,凡时病的辨治总以“六经”为总的纲领。


西医的肠道伤寒如何用六经辨证治疗?

尝试性解答如下:
西医的肠伤寒,包括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肠道伤寒经口感染细菌所致,以高热不退、水样腹泻、腹痛为其基本临床表现。

我认为,从宏观上说,它仍然隶属于中医的伤寒范畴。因为伤寒有五,“有伤寒,有中风,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就是指的这些传染病。
但是从微观而言,肠道伤寒则隶属于中医的“湿温”范畴。“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所以不能完全归结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阳明病之中。
《伤寒论》是发展的,到了清代,温病学说已经发展成独立的辩证体系,这就是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这些辩证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医疗史上,温病学说在治疗温病类传染病方面,当时就居于世界顶峰地位,现在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中医治疗湿温病是辨湿与热的轻重程度、辨湿热在三焦的所属部位、辨卫气营血的浅深层次、辨湿热之伤阴伤阳。基本治疗原则是清热化湿,以芳香清化和辛开苦降为基本大法,禁汗、禁下、禁润。治疗分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等多种类型。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剂是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使用,不用西药抗生素治疗,即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寒温痹丸(天麻祛风丸)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寒温痹丸(天麻祛风丸)

拼音名:HanshibiWan
英文名:
书页号:Z3-183标准编号:WS3-B-0645-91
【处方】苍术(制)240g当归30g川芎30g
制何首乌30g石斛30g全蝎30g
防风30g羌活30g麻黄30g
细辛30g制川乌30g制草乌30g
天麻30g荆芥30g雄黄18g
甘草30g
【制法】以上十六味,除雄黄外;其余苍术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雄黄水飞或
粉碎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20g制成大蜜
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辛。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5~32μm,不规则地
充塞于薄壁细胞中。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
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纤维表面类圆形,细胞中含细小圆形硅质
块,排列成行。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5
~48μm。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纹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
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80μm。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骨节肿痛,四肢麻木,偏
瘫。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5g
【贮藏】密封。

www.budianjie.comtrue/zycs/180410.htmlTechArticle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外感时病自仲景《伤寒论》出,创六经辨证之规则;迄明、清之际,瘟疫、温病学说盛行,有谓“仲景书详于治伤寒,而略于治温”。于是,寒、温之争起,或...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