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使用的多数哮喘药对新生儿无影响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最近丹麦的一项研究证明,孕妇使用的大多数哮喘药物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身长。(Respiration 2001,68 ∶256)

丹麦Aarhus大学的Oleson医师和同事分析了1991年至1996年分娩的15756名单胎初产妇的资料,其中303名产妇在孕期至少用过一种哮喘药物。

结果发现,吸入及全身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皮质激素与分娩结果无关。而接受茶碱和全身皮质激素治疗的24位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较低,小于胎龄儿较多。从孕前1个月至妊娠8周期间使用茶碱的11位孕妇中,有2名新生儿出生时有畸形,1例为畸形足,另1例 为幽门狭窄。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或与其他因素有关。

78位孕妇在怀孕期间减少了哮喘药物的剂量,其新生儿的平均胎龄较小、出生体重和身高较低。Oleson医师等认为,这可能说明,这些孕妇中止治疗是可取的,尽管这些孕妇的哮喘症状仍需继续用药。虽然专家们认为,未控制哮喘的危险性大于治疗哮喘药物的危险,但是许多药物说明书的警告有可能使孕妇使用哮喘药物时过于保守。


房颤吃什么药 房颤 房颤是否必须手术?

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 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包括技术本身和消融术式的改进使得成功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导管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头对头研究,以及导管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共同应用与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对照研究,均显示出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抑或慢性房颤导管消融均有增加抑制或者治愈房颤的优越性。现在房颤消融适应证的选择仍然遵循2006年的房颤治疗指南,即针对“至少应用过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者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但是,至少对以下两种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首选房颤消融治疗:l 考虑是局灶性房颤导致的房颤风暴,对心房有限的射频消融效果好;l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禁忌,或者合并心衰、冠心病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受限制的病人。房颤尤其是慢性房颤时,心房肌会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左心房电压降低。这些改变预示着房颤严重,并且预后较差。据国外相关报道:应用三维延迟增强磁共振技术(DE—MRI)能够发现异常的心房组织,有助于增加房颤的射频消融成功率,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房颤消融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房颤消融的长期预后问题,房颤消融后对卒中、心衰和死亡率的影响等仍不清楚。至于房颤是否选择射频消融术除外考虑上述相应关键点,还有其他一些更为具体的情况需要分析考虑。
查看原帖>>
关于房颤的抗凝治疗 ACTIVE W试验显示,和持续性房颤一样,阵发房颤有相似的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的危险。无论对于阵发和持续性房颤,抗凝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加氯比格雷治疗。有关房颤的指南中说明,无论是阵发房颤还是持续房颤,有卒中危险的患者应该口服抗凝剂,但是这一观点对于阵发房颤的患者来说证据不充分。因此对具有6706位患者的ACTIVE W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明显地显示出与阿司匹林加氯比格林相比,华法林在减少卒中,血栓,心梗,血管性死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预防卒中方面获益最大。而两组在主要出血的副反应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李莉另外的问题是,阵发房颤对卒中的危险是否和持续房颤一样,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对阵发和持续房颤是否有同样的效率和安全性。的确,阵发房颤患者处于低风险状态:年轻,较短的房颤史,相对少的瓣膜病,相对较少的心衰和糖尿病史,但是有更多的高血压发生率,和持续房颤一样,具有相同的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应该和持续房颤一样重视。阵发房颤以节律控制为主,持续房颤以室率控制为主,在AFFIRM试验中前者血栓栓塞并发症高于后者,主要的解释是因为前者没有经过抗凝治疗。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有房颤,同时至少有一个危险因素(心衰,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无论是阵发还是持续房颤都应该服用华法林治疗。对于阵发房颤到什么程度(次数,时间)可以引起和持续性房颤同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目前还没有结论,要等ASSERT试验结果的发表。
查看原帖>>
什么是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房颤持续三周以上为持续性房颤。未收录医院心血管外科马旭东
查看原帖>>

www.budianjie.comtrue/zycs/184179.htmlTechArticle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9日 最近丹麦的一项研究证明,孕妇使用的大多数哮喘药物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身长。(Respiration2001,68∶256) 丹麦Aarhus大学的Oleson医师和同事分析了1991年至...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