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子,樟木子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副作用,樟木子的相克禁忌注意问题

  【拼音名】Zhānɡ Mù Z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樟木子的功效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中药樟木子的功效:



【拼音名】Zhān? Mù Z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原形态】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www.budianjie.comtrue/bencao/242947.htmlTechArticle【拼音名】Zhānɡ M Zǐ 【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