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尾七,白牛尾七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副作用,白牛尾七的相克禁忌注意问题

  【拼音名】Bái Niú Wěi Qī

  【别名】印度大黄、山大黄、牛尾七、大岩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藏边大黄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emodi Wall.R.australe D.Do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茎,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70-100cm。根粗壮,有根状茎。基生叶宽卵形,长10-30cm,宽15-25c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纸质,具5条基出脉,上面无毛,下面具柔毛,边缘具弱皱波,有长叶柄;茎生叶小;托叶鞘膜质,具短柔毛。花序圆锥状,大型,具2-3回分枝,密生硬毛及小突起;花被片6,成2轮,椭圆形,紫红色,长2.5-3mm;花梗具小突起,中下部具关节;雄蕊9;花盘不发达;子房具3棱,花柱3。瘦果连翅成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心形,长约9mm,宽达7mm。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300m的山坡灌丛。

  资源分布:白牛尾七 Radix et Rhizoma Rhei Emodi主产于西藏日喀则、山南、拉萨等地。自产自销。

白牛尾七图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类圆锥形,根类圆柱形,长4-20cm,直径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断面形成层明显,射线密,无星点,棕红色。新断面淡蓝灰色带紫色。气微,味苦、微涩。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与大黄不同点:无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射线2-4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簇晶直径10-120μm,淀粉粒单粒球形,直径3-40μm,复粒由2-4分粒组成。

  2.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0ml,温浸约10分钟,放冷,取上清液10μl,点于滤纸上,以45%乙醇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饮片显紫色荧光。

  【化学成份】牛尾七根及根茎含总蒽醌5.94%,其中以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及大黄酚(chrysophanol)为甙元的结合型蒽醌5.66%,游离型0.28%,还含食用大黄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质。

  【药理作用】

  1.致泻作用 较早报道认为本品无致泻作用,近有报道认为本品也有较好致泻作用,其小鼠4小时溏便和稀便的ED50分别为0.160 1g/10g体重和0.373 2g/10g体重,致泻强度显着低于正品大黄。但如以4h溏便ED50 T作为致泻速度的指标,则本品的致泻速度快于正品大黄(本品80.1分钟,正品98~182.9分钟)。如以同效剂量稀便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则与正品大黄无明显差异。

  2.抗菌作用 本品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为0.25%,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mg/ml(纸片法)。

  3.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45mg/ml。

  4.其他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有一走程度抗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活性的作用。本品也含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其药理作用参见大黄条。

  【性味】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吃牛尾有哪些好处

牛尾知识介绍:
牛尾为黄牛或水牛的尾部,营养价值极高,宜炖食。
牛尾营养分析:
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
牛尾食疗作用:
牛尾性味甘、平;
具有有补气、养血、强筋骨的功效。
牛尾做法指导:
牛尾应该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红色的肉,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牛尾巴美味又滋养,价钱相对来说也比较不贵,通常去皮切块出售,以便用在汤或煨菜里。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 牛尾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高级补品,具有益气血、强筋骨、补体虚、滋颜养容等作用。烧汤最好了.

韩国牛尾汤

原料:牛尾2斤

  辅料: 大枣15个、枸杞子15克、麦冬15克、洋葱、番茄,姜、食盐、胡椒粉(加不加随意)

过程: (1)牛尾洗净(如果牛尾是整根的,需要切成4-5cm大小的段),在煮姜的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备用。

  (2)砂锅放水,加入枸杞子、麦冬、姜块,水开后加牛尾,中小火炖煮3小时左右,慢慢漂去上面的油和沫。

  (3) 这样等炖煮到牛肉快要烂时加入大枣、番茄块再炖一会儿,炖到牛肉软嫩而不离骨时捞出。

(4)牛肉加盐﹑胡椒面﹑葱﹑蒜﹑清酱调味

  (5)把汤再熬一次﹐并放加佐料的牛尾煮一会儿,将牛肉连汤盛出即成。

沙锅牛尾

主料:牛尾(带皮)2公斤

辅料:净母鸡半只、熟火腿100克、干贝50克、熟大油、料酒各100克、味精10克、盐14克、葱段100克、姜块50克、花椒5克、鸡汤3公斤

制作: 1)先用火燎去牛尾小毛,然后刷洗干净,去掉尾根大骨后剁成段,用开水将母鸡紧透,捞出,去血沫洗净;火腿切成片;干贝去筋洗净;

  2)铁锅将熟大油烧热,放入花椒和50克葱、24克姜煽出香味,然后下入牛尾段,用旺火把牛尾煽出血水,烹入50克料酒后直炒至牛尾断生;取出牛尾洗净,把水分控干;

  3) 把鸡汤放入沙锅内加入葱50克和拍松和姜块25克、料酒、盐,同时把牛尾段、干贝、火腿片和母鸡块都放入沙锅中,用小火腿煨4小时,中间可加汤一次,待牛尾炖烂时,拣出葱、恙和母鸡块(另用),加入味精撇去浮抹即可

牛尾汤 配料: 牛尾750克,罐头竹笋250克,松蘑75克,豌豆100克,热鸡汤1500毫升,花生油25克,精盐10克,胡椒面4克,味精2克,干辣椒2个,料酒50克,葱头50克,芝麻15克(焙好),大料3颗

操作: 1、将松蘑水发后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伞形片;干辣椒洗净,去蒂根,去籽;葱头去头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罐头竹笋也切成与葱头同样大小的丁

  2、将牛尾去净污物,洗净,剁成段,放入开水锅内,烫出血沫,捞出,洗净,再放入锅内净水,入牛尾,烧开,撇去浮沫,加大料、干辣椒及胡椒粉,煮4个小时后,中间撇两次浮油和浮沫,待牛尾段熟后,捞出,洗净

  3、煮锅净后放入热鸡汤,烧滚沸后,放入牛尾段,保温

  4、焖锅内放花生油,烧五成热,投入葱头丁,炒至断生,放入桦蘑片、竹笋片,稍煸炒后,把煮牛尾汤过罗后,倒入焖锅里,烧开,加豌豆粒,料酒、精盐、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好口味,放入牛尾和热鸡汤,烧开

  5、食用时,分别盛入六个碗内,第碗各放1/6的牛尾段,每碗撒匀芝麻,即可

沙司牛尾

材料用量:

  牛尾750克,土豆100克。沙司100克,上汤500克,鸡汤50克,葱段、蒜末、姜片、精盐、料酒适量,味精、胡椒粉、香油、干淀粉少许,花生油500克(约耗75克)。

制作方法:

  1.牛尾刮净毛,洗净,切段,投入加葱段、姜片的沸水锅烧至可脱骨时捞起放冷水中,脱去骨。土豆剥皮切片,撒上干淀粉。 2.锅置中火,放入牛尾、白汤煨烂(煨汁不用)。 3.锅置旺火上,放少许花生油,下蒜末炝锅后调入煨烂的牛尾,入料酒,调入沙司、鸡汤、精盐、胡椒粉,改中火煨至收汁装盘。 4.锅洗净置旺火上,入花生油500克,烧七成热时,投入土豆片炸至金黄色,倒入漏勺沥干油,装于牛尾四周即成。

俄式牛尾汤

原料 汤底材料:牛尾,甘笋,洋葱,西芹,香叶,黑胡椒粒。

  材料:红菜头,洋葱,甘笋,薯仔,番茄,椰菜,茄羔,蒜茸,指天椒,盐,糖,菜油,黑椒碎,香叶,新鲜刁菜,酸忌廉。

制法 汤底制法:

(1)先将牛尾出水,再用清水洗干净。

  (2)将甘笋,洋葱,西芹,香叶及黑胡椒粒放进煲内,加入清水煮后将火力调低,慢火煮约3小时。

(3)用汤隔,隔出上汤备用。

(4)牛尾拆肉然后切碎用作汤码。

牛尾汤制法:

  (1)首先落菜油炒香洋葱碎及甘笋丝,加入香叶及黑椒碎。

(2)再加入茄羔炒香后倒入牛尾上汤。

(3)煮滚后倒入番茄及薯仔,蒜茸及指天椒。

(4)最后加入红菜头及椰丝煮约15分钟后调味即可。

(5)进食时可自行加入刁草或酸忌廉。

红酒牛尾

  用料:牛尾 500克 (或牛肉),胡萝卜500克,洋葱头1000克,土豆250克,芹菜500克。

  佐料:番茄酱200克,干红葡萄酒100cc,食用油、盐、姜、胡椒粉、香叶(或桂皮)少量。

做法: 一,牛尾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大火煮一分钟,除去浮沫,捞出牛尾备用。

  二,把番茄酱用油煸一下,放入牛尾,加水500cc及姜、胡椒粉、香叶,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2小时。

三,洗净蔬菜,切块备用。

  四,牛尾炖到2小时的时候,放入红酒,一分钟后放入土豆和胡萝卜,5分钟后放入芹菜和洋葱及盐。中火再炖10分钟出锅。

金宝牛尾汤

  用料: 新鲜牛尾一大条,牛肉、椰菜各一百六十克,红萝卜、蕃茄、土豆各四百克,姜、青豆仁各四十克,砂糖二茶匙,清水适量

做法: (1) 牛尾斩段,汆水后洗净,入滚水锅;姜拍碎,入锅同煲

  (2) 红萝卜(胡萝卜)、土豆切粒,蕃茄切块,椰菜切丝,青豆仁洗净;牛肉刴茸,调味均匀

  (3) 牛尾煲约二小时半,下红萝卜煲半小时;加土豆、蕃茄,土豆软时调味,下椰菜(卷心菜)、牛肉煮滚,加青豆仁滚起即可

附注: (1) 牛尾要去皮后煲汤,味道更鲜,营养丰富

(2) 如把椰菜先炸过再煲汤,可增加汤的鲜味

番茄牛尾汤

  牛尾1个(1000-1500克),番茄酱500克,白糖100克,精盐20克,味精少许,洋葱1个,胡萝卜150克,芹菜150克,香油叶2片,面少司200克,煮熟萝卜丁150克,罐头豌豆150克。

≮美食做法≯

  1、将牛尾去掉毛、杂物洗净;洋葱、胡萝卜切块;芹菜择洗干净,切段;

  2、锅内放6000克水,放入牛尾,旺火上煮开,然后移到微火上,撇静学模,放洋葱、芹菜、胡萝卜、香叶煮2-4小时,随时补充水,保持汤量4000克,不断撇去浮末,以免汤混浊;

  3、牛肉尾煮熟后,汤要过罗,在放入番茄酱,精盐、白糖、面少司,搅匀成稀汤状,然后再沸煮,放入味精

  4、将牛尾的大骨去掉,将下半截剁成20份,分别放入煮熟的胡萝卜、罐头豌豆,即可食用。

牛尾汤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牛尾汤 牛尾汤

【菜名】 牛尾汤

【所属菜系】 韩国

【特点】 配料鲜嫩,汤清透亮,醇美芳香

【原料】

牛尾750克,罐头竹笋250克,松蘑75克,豌豆100克,热鸡汤1500毫升,花生油25克,精盐10克,胡椒面4克,味精2克,干辣椒2个,料酒50克,葱头50克,芝麻15克(焙好),大料3颗

【制作过程】

1、将松蘑水发后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伞形片;干辣椒洗净,去蒂根,去籽;葱头去头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罐头竹笋也切成与葱头同样大小的丁 2、将牛尾去净污物,洗净,剁成段,放入开水锅内,烫出血沫,捞出,洗净,再放入锅内净水,入牛尾,烧开,撇去浮沫,加大料、干辣椒及胡椒粉,煮4个小时后,中间撇两次浮油和浮沫,待牛尾段熟后,捞出,洗净 3、煮锅净后放入热鸡汤,烧滚沸后,放入牛尾段,保温 4、焖锅内放花生油,烧五成热,投入葱头丁,炒至断生,放入桦蘑片、竹笋片,稍煸炒后,把煮牛尾汤过罗后,倒入焖锅里,烧开,加豌豆粒,料酒、精盐、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好口味,放入牛尾和热鸡汤,烧开 5、食用时,分别盛入六个碗内,第碗各放1/6的牛尾段,每碗撒匀芝麻,即可

www.budianjie.comtrue/bencao/264267.htmlTechArticle【拼音名】 Bi Ni Wěi Qī 【别名】 印度大黄、山大黄、牛尾七、大岩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藏边大黄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emodi Wall.R.australe D.Don] 采收和储...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