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乌,八角乌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副作用,八角乌的相克禁忌注意问题

  【拼音名】Bā Jiǎo Wū

  【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

  【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empferi Kino.以全草入药。野生于深山、溪谷、石崖下等处。我国东南部各省有分布。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

  【原形态】常绿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短细,且生条状枝根。基生叶有长柄,丛生,叶片肾形,长4~15厘米,宽6~30厘米,厚而有光泽,边缘波状,具凸头状细齿。花葶直立,高30~75厘米,幼时具密毛,渐脱落,有疏生苞叶,苞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无柄,基部多抱茎。10~12月开花,头状花序成疏生的伞房状,直径4~6厘米,有梗,长1.5~7厘米。总苞筒形,苞片长椭圆形,先端尖锐,稍有细毛;缘花舌状,长3~4厘米,宽5~6毫米,中央花管状,黄色。瘦果圆筒形,长5~6.5毫米,具有纹和短毛,冠毛长8~11毫米,棕褐色。

  【性味】辛、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八角乌是什么中草药

八角乌  【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
  【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 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Liguaria Kaempferi Kino].以全草入药。野生于深山、溪谷、石崖下等处。我国东南部各省有分布。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常绿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短细,且生条状枝根。基生叶有长柄,丛生,叶片肾形,长4~15厘米,宽6~30厘米,厚而有光泽,边缘波状,具凸头状细齿。花葶直立,高30~75厘米,幼时具密毛,渐脱落,有疏生苞叶,苞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无柄,基部多抱茎。10~12月开花,头状花序成疏生的伞房状,直径4~6厘米,有梗,长1.5~7厘米。总苞筒形,苞片长椭圆形,先端尖锐,稍有细毛;缘花舌状,长3~4厘米,宽5~6毫米,中央花管状,黄色。瘦果圆筒形,长5~6.5毫米,具有纹和短毛,冠毛长8~11毫米,棕褐色。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汗,我不是说了,至少据我所知,目前没有什么药典有记录过这个。只有在解放初期的地方本草上有过简短的介绍,而且,说的也不是治疗结核病....

现在,反正我是没在药典上找到,为了这个,当初申报专利的时候不知道头大到什么程度。。
这个就不说了,不是不详细告诉你,而是真的懒得打字,贴资料。。。。
怎么说,就说我找到资料给你,那上面说的也不是治疗结核病的,不然...否则,我又怎么可能申报的到发明专利呢

至于你说认识这个草药???额,很抱歉,目前我没拍药物的照片,或许我是真的要去我那药地照些照片出来了,至少我在做网站介绍的时候是要把药物介绍清楚的。
不过,我这专利也发下来了,这两年网上有没有这个药物的信息我就没太注意,太忙了,
你可以试试,搜索下八角乌这个名字看看,是否网上有那个照片
好像是什么下角料
八角乌  (图片)
对不起,我至今未听说过是叫八角乌吗?我只知道八角枫
就是八角吧
别名:活血莲,独脚莲,大马蹄,一叶莲.野生于深山,溪谷,石崖下.性味功能:辛,甘,微苦,凉.活血止血,散结消肿.可治疗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六角莲
会不会是八角枫吧?
应该是一种中药的别名是:冬花

八角莲的用途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八角莲的用途:

所属分类: 中医 中药 健康科学 分子生物学 医学名词 医学术语 受保护植物 各类植物名称 植物 植物学 植物药 生物化学 稀有濒危植物 药品 药物 药物中文名称列表



八角莲又叫做金魁莲、旱八角,属于小蘗科植物,花期为春末,花苞由两个叶柄交叉处生出,常常是数朵簇生,花苞下垂开出紫红色花朵,其特殊盾形掌状的叶片是认识它的标记,观察是否有花苞开出,可以观察是否有两片叶子!八角莲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000公尺至2500公尺,常见于阴湿的阔叶林间,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有其特殊的解毒功效,现已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八角莲 植物简介

开放分类: 植物、物种、中医、中草药、草本植物



植物的名气往往是让它受到破坏的原因。八角莲特殊的解毒功效,使得野外的植株遭受到大量的摘取,至今要看到它的倩影还真要靠一些运气了。围绕镇西堡巨木群的山区,常常是阴暗幽湿的环境,八角莲就是喜欢生长在这


裡了。



八角莲
学名: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M.Cheng



英文名:Dysosma



科别:小檗科(Berberidaceae)



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粗壮的根状茎;茎直立,高10-20厘米,无毛。茎生叶常为2,盾状,轮廓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厘米,宽12-19厘米,无毛, 8-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刺状细齿;叶柄长10-15厘米,无毛。花5-8,簇生于2茎叶叶柄的交叉处,下垂,花梗2-3厘米;花两性,萼片6,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雄蕊6,雌蕊1。浆果长圆形,绿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濒危类别:渐危



保护级别:3级



现状:分布虽广,但零星散生,常被采挖作药用,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植株数量日益减少




分布省县:安徽金寨,黟县;浙江龙泉;福建崇安,建宁;江西婺源;湖北利川;湖南宜章;广西龙州;云南富宁;贵州雷山;四川巫山;陕西镇坪;河南商城



分布描述: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福建北部和西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浙江南部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1000-3000



土壤PH值:4.5-6.5



土壤类型: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



地形特征:山谷\山坡



生态特征:生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下荫湿处\水旁\山沟石缝中,喜荫湿,忌强光\干旱



花 期:4-7



果 期:7-10




经济价值: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供观赏



保护措施:已列为国家保护植物,严禁乱采滥挖,应引种栽培



繁殖方式:分株\种子繁殖



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 M.Cheng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7cm。根茎粗壮,结节状,少分枝。茎生叶常为2,盾状,近圆形,长16~22cm,宽12~19cm,8~9浅裂,裂片边缘有叶状细齿;叶柄长10~15cm。花5~8朵着生于叶柄上方近叶片处,下垂,花梗长达到.8cm;萼片6;花瓣6,紫红色;雄蕊6;雌蕊1,子房上位。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生于山谷和山坡杂木林下阴湿处。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西。



【制法】根茎呈横生的小结节状,长2~3cm,直径约5mm,表面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气微,味苦。



【功能主治】性温,味苦、辛;有毒。



【用法用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八角莲 生活方式


夏季休眠的八角莲地下根茎于10-11月开始出芽展叶,常一个月展一片叶子,当长至3-4叶时于1-2月开始抽薹,花蕾发育50-60天后于3-4月开放。花后一般不再长新叶,而进 行根茎地充实生长和芽的分化,这时最初生长的叶子也开始衰老死亡,而生长于地上茎的2枚叶片则可以生长到7-8月,供果实与根茎充实生长,果熟期6-7月。7月末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准备休眠越夏。如果生长的小环境好(气温不高)的话,可以在7月萌发新叶,直到冬季7月才衰老。8-11月的休眠期进行花和芽的分化。新根常在萌芽前生长,每条根的寿命为3-4年。



八角莲在自然状态下靠分株繁殖,不过数量很少,种子不易萌发,但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几率很小)。由于八角莲不易繁殖、生长条件要求苛刻且过度采挖,所以野生数量急剧下降。


八角莲 别名

八角连(《纲目拾遗》),金魁莲(《分类草药性》),旱八角、叶下花(《贵阳民间药草》),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广西中药志》),八角盘、六角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江西草药》),山荷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根茎及根。


八角莲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具粗壮的须状根。茎直立,高约20~40厘米。茎生叶2片,在近茎顶处相接而生;柄长14厘米左右;叶片盾状亚圆形,直径20~30厘米,5~9浅裂,裂片广三角状卵形,长3~5厘米,叶缘有细齿。伞形花序,生于茎顶两叶交叉处,花5~8,或更多,下垂;萼片6,椭圆形,长约12毫米;花瓣6,暗红色,2轮排列,外轮3枚椭圆形,内轮3枚倒卵形;雄蕊6,花丝扁平,开张;花药与花丝等长或较长,内向;花柱短,柱头盾状,子房上位。浆果圆形。花期初夏。


八角莲 分布

生长于深山密林阴湿处。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南部。
同属植物川八角莲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其根茎,在贵州地区与八角莲同等入药,功效相同。



采集:秋、冬采挖,洗净泥沙,晒干或鲜用。


八角莲 药材


根茎呈结节状,长约6~10厘米,径约0.7~1.5厘米,鲜时浅黄珊蟪首睾谏槐砻嫫教够蛭迹嫌屑父鲂〉陌嫉悖旅婢呋肺啤敫70厘米,径约1毫米,有毛,鲜时浅黄色,干后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的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
产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b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金丝桃甙(hyperin)等。


八角莲 药理作用

1.心肌作用:根中提出的结晶性物质,作用类似足叶草素,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能使其停于收缩状态。
2.血管作用: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肠及肾血管则有轻度的收缩作用。
3.平滑肌作用:抑制离体兔肠、兴奋兔及豚鼠的离体子宫。


八角莲 性味
苦辛,平,有毒。
① 《分类草药性》 :"味苦,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温,有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辛微苦,平,无毒。"
④《广西中药志》:"甘苦微辛,性凉,无毒。"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肺经。"
八角莲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①《纲目拾遗》:"治一切毒蛇伤。"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虚弱脱肛;外用消伤肿,并治蛇咬伤,疔疮。"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结活瘀,消瘿解毒。"
④《广西中药志》:"清热化痰,解蛇虫毒。治肺热痰咳,虫蛇咬伤,单双蛾喉痛,疮疖。"
⑤ 《四川中药志》 :"治劳伤吐血、腰痛,疥癣白秃。"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Α罚?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治淋巴结炎,腮腺炎,痈疮。"
⑦《江西草药》:"治肾虚,劳伤,中暑,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浸酒涂敷。


八角莲 选方

①治肿毒初起:八角莲加红糖或酒糟适量,共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八角莲二钱,蒸酒服;并用须根捣烂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瘰疬:八角莲一至二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治单双蛾喉痛:八角莲一钱,磨汁吞咽。(《广西中药志》)
⑥治跌打损伤:八角莲根一至三钱,研细末,酒送服,每日二次。(《江西草药》)
⑦治毒蛇咬伤:㈠八角莲三至五钱,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㈡八角莲根白酒磨涂患处;亦可内服,每服二钱。对神经性毒素,可取八角莲根五节,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伤口内。(《江西草药》)
⑧治痰咳:八角莲四钱,猪肺二至四两,糖适量。煲服。(《广西中药志》)
⑨治体虚弱,痨伤咳嗽,虚汗盗汗:八角莲三钱,蒸鸽子或炖鸡或炖猪肉半斤服。(《贵阳民间药草》)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乙醇和水提取物1,000mg/kg或相当于根茎20g/kg,出现活动减少,死亡。


八角莲 栽培要求

冬末或早春将根状茎挖出,切开穴栽,每穴一株,要遮荫和勤浇水



本种由于其药用价值,特别在治毒蛇咬伤、抑制肿瘤方面具有奇特的疗效,又加之其奇特叶形的观赏价值,深为


广大群众的重视和喜爱。识者每见必挖,野生资源遭严重破坏。为此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以利合理开发利用本资源。



八角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横走根茎,根茎粗壮,连续留有老茎枯死后的残痕。茎单一直立,株高30-60厘米,茎顶部具1-2叶。叶盾形,展开呈圆形,直径10-30厘米,四周4-9浅裂,边缘具细齿。花数朵着生于叶柄顶端,花下垂,花瓣6枚,倒卵形,长2-2.5厘米,深红色。上位子房,结椭圆形浆果。



本种分布于中亚热带至南亚热带广大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常生长于山坡林下或沟谷溪流边。在产区应教育群众坚决制止狂采滥挖,为了扩大药用资源应发展人工种植。园林种植可作为观叶植物盆植于室内。


八角莲 野生环境及多样性

1、八角莲野生环境的特点



八角莲常野生于有泉水或伴有流水的林缘、山边。这样的地方由于水的比热大,所以冬季温暖而夏季凉爽,可以与外界气温相差3-6℃,并且空气湿度较大。林缘、山边又给它创造了一个天然的荫蓬,保证了它的喜荫需求。由于水分充足,地下的枯枝落叶易于腐烂,石头上还附生着大量的苔藓。八角莲就生长于这种腐叶土或苔藓当中,既保证了水分也保证了根的通气性。




2、八角莲的生物多样性
八角莲具有根状茎,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不良气候环境和自然灾害,可以贮存营养物质,不过八角莲的生活力总体上较弱。



八角莲的种子要在潮湿苔藓中或腐烂的落叶中才能萌发。萌发时先从坚硬的种子中长出一条胚柄,当长至1厘米左右时,在生长点顶端开始膨大,逐渐分化出胚根、胚轴与胚芽。随后由胚芽生长形成径约2厘米的小叶,胚轴膨大收缩形成根茎,胚根生长为带2-3条侧根的小根。整个发芽过程大约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并且都要在高湿度且不积水的环境当中,。幼苗萌发后要在林下或草丛的保护下才能越冬,经4-5年的生长达到开花大小。小苗期的叶片只有3-4个角,当生长到开花大小时才形成完整的8个角。


八角莲 开发利用及前景

1、利用:




八角莲以根状茎入药,有消气化痰、解毒消肿的功效,特别是在治疗毒蛇咬伤、毒疮、顽癣有特效,还有抑制肿瘤的功能。不过八角莲有毒,应慎用。



当地农民用根茎浸酒来治毒疮和无名中毒等。



2、开发及保护



八角莲可以做园林中的人工湿地,人造自然环境中的配景用,特别是叶片为八角星形十分别致。也可以在观赏温室中与其他热带植物一起配置。



八角莲已经被列为渐危物种当中,所以应该加强保护,可以在公园、植物园中做引种栽培保护,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好八角莲的野生野生生态环境。


八角莲 六角莲

六角莲,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高10-20cm。根茎粗壮,节明显。茎生叶通常2,对生,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无毛;叶片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cm,宽9-18cm,无毛6-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状细齿。花5-10朵排成伞形花序,生于两茎叶柄的交叉处,花梗长2-3(-6)cm,花下垂;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长圆形,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长2.5-3.5cm,宽1-1.5cm;雄蕊6,长1.2-2.3cm,花药长圆形,先端钝;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八角莲 八角莲酒


配方 :八角莲、黄杜鹃各25克,紫背天葵50克,白酒500毫
升。



制法: 将前3味洗净,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主治: 乳腺癌等。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3次。亦可用此药酒
外涂擦患部。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


八角莲


1. http://www.budianjie.com/paper/papernewsinfo.asp?n_id=121825



2.http://hi.baidu.com/zxflandie/blog/item/40d6b00a42b5433cb1351da3.html



3. http://www.budianjie.com/zy/html10/showdetail-3931392ce585abe8a792e88eb22c7a79.html



4. 《药酒汇编》




常绿花卉 显示 ▼ 隐藏 ▲
木贼科 笔管草 | 菊科 紫菀 | 兰草 | 唇形科 紫丹参 | 泽兰 | 血见愁 | 溪黄草 | 凉粉草 | 连线草 | 筋骨草 | 丹参 | 薄荷 | 野芝麻 | 荨麻科 苎麻 | 楼梯草 | 镜面草 | 爵床科 竹节黄 | 红点鲫鱼胆 | 黑眼花 | 伞形花科 皱叶欧芹 | 蓝花柴胡 | 白芷 蓼科 中华山蓼 | 羊蹄 | 金线草 | 戟叶酸模 | 头花蓼石辣蓼 紫葳科 中甸角蒿 | 红菠萝花 | 单叶菠萝花 泽泻科 泽泻 | 三白菜科 鱼腥草 | 三白草 | 芭蕉科 野芭蕉 | 虎耳草科 岩白菜 | 石蒜科 石蒜 | 百子莲 | 白肋孤挺花 | 玉帘 伞形科 鸭儿芹 | 跖草科 旭日升鸭 鸭跖草科 心叶紫露草 | 杜若 | 紫霞草 百合科 小花蜘蛛抱蛋 | 山菅兰 | 开口箭 | 火炬花 | 虎眼万年青 | 狐尾天冬 | 广西蜘蛛抱蛋 牻牛儿苗科 香叶天竺葵 蔷薇科 仙鹤草 | 狭叶星点蜘蛛抱蛋 | 松下梅 | 龙芽草 | 蛇莓 玄参科 狭叶毛地黄 | 苦苣苔科 银叶喜荫花 | 牛耳仔 | 半蒴苣苔 | 葡萄科 乌蔹莓 | 天南星科 团扇蔓绿绒 | 石菖蒲 | 千年健 | 广东万年青 | 刺芋 | 卜芥 | 姜科 土田七 | 山奈 | 蓬莪术 | 姜黄 | 姜荷花 | 瓷玫瑰 马齿苋科 土人参 | 蒟蒻薯科 水田七 | 秋海棠科 秋海棠 | 罗拉秋海棠 | 厚壁秋海棠 | 贵妇秋海棠 | 波叶秋海棠 伞形花科 倾卧前胡 | 前胡 | 忍冬科 陆英 紫草科 琉璃草 | 菊科 刘寄奴草 | 胡椒科 假蒌 | 荜茇 罂粟科 蓟罂粟 | 大果博落回 卷柏科 江南卷柏 败酱科 黄花败酱 毛茛科 虎掌草 | 附子 | 扁翅唐松草 石竹科 荷莲豆 | 蝇子草 蝶形花科 狗尾草 小二仙草科 大叶蚁塔 | 马兜铃科 粗根细辛 川续断科 川续断 十字花科 板蓝根 黄杨科 板凳果 鬼臼科 八角莲 | 禾本科 棕叶芦 | 竹节草 | 杂交狼尾草 | 象草 | 香茅 | 香根草 | 细叶结缕草 | 弯叶画眉草 | 双穗雀稗 | 石芒草 | 森特钝叶草| 柔姿臂形草 花忍科 芝樱

www.budianjie.comtrue/bencao/264269.htmlTechArticle【拼音名】 Bā Jiǎo Wū 【别名】 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 【来源】 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