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天热易令宝宝提前报到吗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每个怀孕的准妈妈 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 按时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有的小宝宝尚未足月,就提前来报到了。天热了,睡眠不好 、劳累、吃大量瓜果,平常人倒没事,孕妇可就麻烦了,对于快要临产的孕妇来说要格外小心,可别让宝宝 “提前报到”。

  ●气温高孕妇早产

  5月22日,怀孕仅7个多月的邓女士被送到了医院,两个小时后,她的女儿就提前出世了,但一出生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据邓女士的家人说,近日因为气温渐渐升高,邓女士一直休息不好,再加上一直担心生产时不顺利而烦躁,于是就提前生了。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刘冬梅说,邓女士的早产与她近日睡眠不好、心情烦躁有直接关系。


你知道天热易令宝宝提前报到吗

  据介绍,如果准妈妈在妊娠28~37周分娩为早产。这时的宝宝还未发育成熟,皮肤红嫩,皮下脂肪 少,各个脏器功能都不完善,呼吸也不规则,四肢肌肉疲软无力,体重也轻,因而生命力很弱,必须进行特殊照料。护理上稍有不当,便容易使准妈妈多少个日夜“苦心经营”的“爱果”出现包括肺部感染 在内的各种危及生命的症状,且这些高危因素 还极易导致脑损伤。因此,预防早产 极为重要。

  ●夏季有的早产高危因素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统计,该院2004年全年共接诊49例早产孕妇,2005年全年共接诊60例早产孕妇。刘冬梅介绍,造成这些孕妇早产的原因 很多,也很复杂,如产妇年龄超过35岁、患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前置胎盘 、糖尿病 、心脏病 、怀孕末期 劳累、发生外伤等。

  刘冬梅分析,近段时间气温升高,由于孕晚期 胎儿的生长发育 较快,准妈妈的新陈代谢 旺盛,食物的摄入量 与废物的排泄量明显增加,基础代谢 率比常人高,所以更容易感到烦热,准妈妈的皮肤汗腺分泌旺盛,气温高出汗也多,加上身体负担重,极易感到疲劳,如不注意休息 ,会使抵抗力下降 ;近段时间气温变化 大,孕妇没有及时添加衣服导致受凉;气温高、食物易变质,孕妇不注意吃下后易引起腹泻,这些原因都易导致提前分娩 。

  除了气温因素外,刘冬梅说,夏季还有一些导致早产的原因 是孕妇不可忽视的。比如,随着各种水果的大量上市,很多胃口不好 的孕妇每天吃大量的水果度日,桃子、西瓜这些水果虽然能解渴消暑,但含的糖分也很高,孕妇摄入过多的糖分再加上孕期的生理变化 导致糖代谢紊乱 ,很容易发生妊娠糖尿病 。而妊娠糖尿病 是引发孕妇流产 和早产的重要原因。

  夏天,孕妇洗澡 时也要格外注意,“我接诊过一位早产孕妇,其早产的原因是夏天洗澡时贪凉,水温调得有点低,温差过大刺激孕妇的子宫收缩 ,造成早产。”刘冬梅说。


你知道天热易令宝宝提前报到吗

  ●预防早产 行在先

  刘冬梅提醒各位孕妇,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同时注意一些细节,早产还是可以避免的。要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孕检,尤其是一些高龄、有过流产和早产史的高危孕妇 ;到了孕晚期 ,还在坚持工作的准妈妈们要注意减压、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早上稍早一些离家,晚上稍晚一些回家,避开酷热和拥挤,尽量乘坐空调车。夏季气温高,孕妇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饮食要清淡,不要太油腻,避免高糖食品,在选择水果时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千万不要无限量吃西瓜 等高糖分水果;选择宽松的孕妇装 、每天洗澡,洗澡水的温度不要太低,洗澡时间 也不要太长;少吃生冷食物 及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

  如果发现产前出血 和有先兆早产迹象 应在第一时间 就诊,不可延误时机。如果早产已在所难免,要听从医生对早产儿 保暖、吸氧、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指导,精心照料早产的宝宝。


怎样科学带宝宝

宝宝越小,照顾起来也就越费心,食、衣、住、行各方面的问题,都应该遵照医师、专家的指示,不能完全听信口耳相传的经验,否则不只爸爸妈妈们辛苦,连宝宝也会受到影响。
不管事先做了多少准备,等到小baby一出生,还是会发现许多看似平常,却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让爸爸妈妈们不知该如何是好,0岁宝宝单元归纳出婴儿饮食、睡眠、疾病、清洁。
Question 1 要不要将宝宝的手脚包起来
中国人习惯将宝宝包得密密实实的,认为这样宝宝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会因为身体反射动作而受到惊吓,可是西方的父母却喜欢让宝宝手脚自由活动,以便促进其身体感觉发展,究竟宝宝的手脚该不该包起来呢?
正解
新生儿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脚,往往会因为身体痉挛或一些突发的声音,而产生惊吓反射动作,并且容易从睡梦中惊醒。包裹他的手脚,可以让他重温母体中的安全感,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同时也能帮助婴儿保持体温,因此,医师建议,满月以前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最好将其手脚包起来,等到满两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想探索外界,也比较不容易受惊了,就可以脱离襁褓。

Question 2 宝宝要穿多少才不会着凉
南方有句谚语:婴儿没有六月天,也就是说婴儿怕冷、不怕热。因此,为了避免宝宝着凉感冒,爸爸妈妈拼命给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个小粽子,可是反观欧美日等国家,即使大冷天,宝宝也穿得不多,这使得新世代的父母产生宝宝该穿多少,才不会着凉的困扰。
正解
婴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较怕热,冬天时固然应该穿得保暖一点,但是天气热的时候,穿太多反而会令宝宝不舒服,加上他的体温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在给他穿衣时,必须更注意环境的冷暖变化。一般而言,大人觉得冷,必须穿多时,就给宝宝多穿一件;大人觉得热,必须少穿时,就帮宝宝多脱掉一件,而夜晚则比白天多穿一件。

Question 3 宝宝哭的时候,该不该抱他
新手父母最怕听到宝宝哭,一来是舍不得,二来是怕吵到邻人,于是宝宝一哭,就赶紧抱他起来,可是几次之后,聪明的宝宝立刻发现,哭是吸引大人来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变成一种习惯,这可累坏了没有经验的父母,在抱与不抱之间,左右为难,万一家中的婆婆妈妈再插手干涉,问题就更复杂了。
正解
哭,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婴儿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湿了、肚子饿了、想睡觉了或是生病了……,家长应该先检查一下,如果这些因素都排除了,宝宝还是哭个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时候就应该先和他说说话,安抚他的情绪,如果还是无效,才把他抱起来,万一妈妈们太忙,不能马上抱他,让他哭一会儿,也是可以的。

Question 4 可不可以摇晃宝宝
很多人都有经验,宝宝吵闹的时候,只要摇一摇他,就可以获得暂时的宁静,有些宝宝甚至必须靠大人摇晃才能入睡,然而也有人认为大力摇晃宝宝,会对脑部器官伤害,摇晃宝宝真的有这样的危险性吗?该怎么摇,才正确呢?
正解
婴儿喜欢被摇晃,但是却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表出现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无力、抽筋、痉挛、呕吐、呼吸加速、体温下降(心跳过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死亡,这便是所谓的婴儿摇晃症候群,主要是因为婴儿的头部较重(占了身体总重量的25%),而且脑部的水含量较多、髓鞘发育不成熟,加上他的颈部支撑力不够,被摇晃时,脑部容易受到压迫与扭曲,因此,医师呼吁,家长要摇晃宝宝时,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晃,不可旋转、上下晃动,或突然改变方向;另外,类似摇晃的动作也会导致同样的危险(反覆将宝宝抛到空中、将宝宝架在肩背上摇动、将宝宝放在大人腿上晃动、抱着宝宝旋转等),也应尽量避免。

Question 5 宝宝的睡眠时间多久为正常
刚有宝宝的父母几乎都会加入熊猫族行列(眼眶挂着黑轮),因为宝宝好像睡没有多久就会醒来,或是白天猛睡觉、晚上精神百倍,爸爸妈妈们的生活作息也就因此而大乱,疲惫又充满疑惑的家长不禁要问:宝宝的睡眠时间多长才算正常?怎么做才可以让宝宝配合大人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
正解
刚出生的小宝宝一天要睡将近20个小时,1~3个月大的宝宝则睡15~15.5个小时……随着年纪的增加,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会愈来愈短,不过由于较小宝宝的睡眠觉醒循环较短,所以,夜间醒来的次数便会增多,同时,胎儿在母体中,没有白天、晚上的差别,出生后无法适应大人白天活动、晚上睡觉的方式,就会有日夜颠倒的情形。改善的方法是白天不要让宝宝睡太多(尤其是黄昏过后),尽量逗他玩,给他适当的运动,喝奶时间到了,如果他还在睡,也要把他叫醒,等到快睡觉前,再帮宝宝洗个温水澡,就比较容易让他乖乖入睡了。

Question 6 应该让宝宝养成独睡习惯
这也是东西方育儿观念的分歧点,欧美国家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培养独立性,因此宝宝从一出生起,就有自己专属的婴儿房,与父母分房而睡;但是东方宝宝却多半与照顾者同一个房间,有些甚至睡在父母的床上,方便爸爸妈妈们照顾,究竟哪一种方式才最适合小婴儿呢?
正解
宝宝从小单独睡,可以培养独立性,同时也不会受到大人活动的干扰,但是在照顾上,则较为不便,如果孩子有发烧、生病等特殊状况的话,同房而睡,宝宝较有安全感(可以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家长也能就近照顾,因此,医师建议1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与父母同房不同床,一方面可以省去家长两地奔跑,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即时的照顾。

Question 7 让宝宝用何种睡姿最好
仰睡,会让宝宝的头形变扁;侧睡,则须时时改变方向,以免宝宝将来头颈歪一边;而趴睡,又令家长担心是否会因被褥、枕头堵住宝宝的鼻孔,而造成窒息,到底哪一种睡姿才是既安全又正确的呢?
正解
宝宝趴睡较能睡得稳,不易将溢出的奶吸入气道,而且脸型也好看,但是根据欧美近来研究显示,趴睡的时候,婴儿床周围的玩具、被褥可能会堵住宝宝的鼻子,造成婴儿猝死症,所以,医师建议,还是让宝宝仰睡比较安全,如果坚持采用趴睡,也要睡较硬的床,同时,周围不可放置物品;此外,侧睡的方式也不错,不过要注意常换头部侧躺的方向,以免头形歪斜。

Question 8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否该谢绝访客
家中添了一个新成员,爸爸妈妈好高兴,马上通知亲朋好友,结果造成探访小baby的贺客不断,这个抱一下、那个亲一下,宝宝成为众人赞叹、关心的焦点,但是热闹过后,宝宝似乎也受到影响,情绪变得很亢奋,因此,家长们常会疑惑;难道所有的小娃娃都是这样的吗?这时是否该谢绝所有访客呢?
正解
其实婴儿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脆弱或容易生病(他本身也不是完全无菌的),只要来访的宾客没有传染性的疾病,让他们抱抱婴儿,并无大碍,但是如果有小朋友要求要抱时,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必须拒绝,每日的访客也不要过多,最好能集中时间来访,以免扰乱宝宝的作息。另外,宝宝五个月大起会认人,而生产害怕、恐惧,这时,父母就不要勉强他接触访客。

Question 9 宝宝的生活环境应该保持安静吗
有人说:帮宝宝布置安静的环境,可以让他的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但是也有人主张,应该让宝宝适应周遭原有的声音,以免他会因为一点点的声响,而受到惊吓,究竟孰是孰非,最好还是听听医生的看法。
正解
布置宝宝的房间,首先应该考量安全,其次才是明亮、通风、舒适、冬暖夏凉,房间最好有窗户,并以窗帘调整亮度,夏天时,室温控制在摄氏25度左右(可开冷气,但风口不要对着宝宝),冬天则须维持在20度以上。至于房间内是否应保持安静?医师表示,只要不是尖锐或突然的巨响,而是柔和的音乐、电视声或人声,宝宝都能接受。

Question 10 喂奶需要定时定量吗
为了让宝宝身体正常发育,定时定量似乎成了婴儿喝奶的金科玉津,然而很多父母会发现,小宝贝根本就不吃这一套,有的一边喝一边睡,常常喝不完该有的量,有的喝两口停下来,不到下一顿,又吵着要喝奶,这些状况让家长们怀疑,定时定量真的做得到吗?是不是绝对需要遵守?
正解
宝宝和成人一样,也有胃口不好的时候,饱不饱,他自己最知道,如果他很快喝完奶或提前哭,就表示可以再增加奶量;如果喝了一点点就不喝了,爸爸妈妈应先搞清楚,宝宝有没有不舒服,环境中是否有吸引、令他分心的事情,而不必勉强他喝到一定的量,同时,也不必要严守3小时喂食1次的方式,差个半小时、1小时,并没有关系;睡前的一餐,给他喝多一点,宝宝可能就一觉到天亮,不会半夜吵着喝奶。

Question 11 宝宝完全不喝奶,可否以其他食物替代
一般而言,宝宝只有在厌奶期,会有不想喝奶的现象,但是有些宝宝却是一开始就拒绝喝奶,让家长们十分担心,毕竟1岁以前的宝宝,必须从母奶或牛奶中,摄取其成长所需的养分,可是宝宝不肯喝,爸爸妈妈也无法用强灌的,这时是否有其他的食物可以替代母奶或牛奶呢?
正解
1岁以前,宝宝主要的营养来源是奶水,万一宝宝提前出现厌奶的情形,只好以米水或米糊替代。其实宝宝真的饿了,就会喝奶,家长应先找出他不肯喝奶的原因,譬如分心、奶水温度不对、呛奶、吃饱了辅食、大人的喂食态度不佳,或宝宝生病了,都可能让宝宝拒喝奶,爸爸妈妈应该多方面试一试。

Question 12 米麦粉可否直接加入奶中
宝宝3个月大时,开始可以吃辅食,米、麦粉是最好的入门食物,可是家长们却有疑惑:应该将米、麦粉直接加入牛奶中,还是冲成米、麦糊,喂给宝宝吃?直接加入牛奶中,会不会改变其营养成分?或是遭到宝宝排斥呢?
正解
米、麦粉原则上可以加在奶里,从宝宝4个月大开始,早晚两餐各加半汤匙,宝宝可以接受的话,再增为1汤匙,不过,当宝宝6个月大之后,需要接触半固体食物时,就不可再加入牛奶中喂食,而应制成米糊或麦糊,这时,添加的原则是:由少而多、由稀而浓,并且要在喂奶以前喂食。

Question 13 是否可以给宝宝营养补充品
钙片、铁剂、维生素、鱼油……市面上出售的婴幼儿营养补充品种类繁多,是不是让宝宝吃了,就真能发挥效用,让他聪明又强壮呢?该不该给宝宝这些营养补充品?怎么给才恰当呢?
正解
正常的婴儿可以由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足够的钙质或维生素营养,但是经常生病、上呼吸道、肠胃容易发炎的宝宝,可能会因为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缺乏症,如果需要补充,一定要听从医师的指示,以免中毒;至于铁剂,除非经过医师检查,证明宝宝有贫血的问题,否则不鼓励补充铁剂;鱼油含有可促进宝宝脑部发育的DHA,可以适量给予。

Question 14 周岁内的宝宝一天要喝多少水才够
水可以促进循环、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不喝水的宝宝容易有便秘的问题,可是喝多了,也会有水中毒的危险,究竟宝宝一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够?如何养成宝宝喝水的习惯呢?
正解
宝宝出生便可以喂他喝水,如果按照体重来看婴儿每天所需的水量,3公斤的宝宝需要250~300cc的水;3~5公斤的宝宝需要400~500cc的水;5~7公斤的宝宝需要750~850cc的水;7~8公斤的宝宝需要950~1100cc的水;8~9公斤的宝宝需要1100~1250cc的水;9公斤以上的宝宝则每天要摄取1300cc以上的水分。其实,母乳或配方乳之中便含有水分,若是宝宝的活动量不大,就不必刻意勉强他喝水,尤其是到了夏天,给他喝太多水,宝宝喝饱了,喝奶量就会减少,反而阻碍生长。

Question 15 该不该给宝宝吃奶嘴
几乎所有的小宝宝都有吃奶嘴的经验,奶嘴是爸爸妈妈们安抚宝宝哭泣的有效法宝,但是一旦宝宝养成吃奶嘴的习惯,又可能造成他口腔变形,令家长们又爱又恨,该不该让宝宝吃奶嘴?吃奶嘴真的会造成口腔变形吗?正解
宝宝由出生至2岁的阶段属于口欲期,必须借由口欲满足,得到安全感与精神的抚慰,除了喝奶之外,吃奶嘴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奶嘴对宝宝的性格发展,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是如果吸奶嘴成了习惯,长时间、用力地吸吮劣质的奶嘴,就会使得宝宝齿槽变形、嘴巴变尖、咬合不正,以致影响他日后的人际关系,因此,家长除了要替宝宝挑选品质好的奶嘴外,如果长牙之后仍吵着要奶嘴时,可以拿别的东西吸引他,慢慢戒掉这项习惯。

Question 16 给宝宝洗澡,可以加沐浴乳吗
宝宝的肌肤细致柔嫩,由于平常没有外出的机会,洗澡时不会有难以清理的污垢,因此,有些人主张使用清水给婴儿洗澡便够了,但是家长们却认为婴儿专用的油、乳液、香皂、沐浴乳……,可以让宝宝的肌肤保持最佳状态,究竟宝宝洗澡时,该不该使用这些产品呢?
正解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清水,也可以使用中性的香皂、沐浴乳、洗发精,重点是要清洗干净,尤其是在皮肤的绉褶处,洗完澡后,轻轻拭去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抹一点润肤油、乳液,就可以保持他的肌肤柔嫩,至于有特殊体质的宝宝,譬如脂漏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则须遵照医师指示,使用护肤用品。

Question 17 错过打预防针的时间,该怎么办
一般的家长都会谨记宝宝打各种预防针的时间,可是偶尔也有糊涂的爸妈把这档重要的事给忘了,或是碰巧宝宝身体不舒服,而错过接种的时间,遇到这些状况,是不是可以补救?该如何补救呢?
正解
宝宝的预防注射通常都在两剂以上,时间间隔约1~2个月,错过了第一剂施打的时间,可以立刻补打,但是错过第二或三剂,有些则必须从头补打(日本脑炎每剂不得超过1个月,否则必须重新补打,卡介苗超过3个月,要做皮肤测试,没有反应的才补打)。补打的时间如下:
6岁时补打破伤风、白喉、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第一剂、B型肝火第一剂、麻疹;隔1个月后接受B型肝炎第二剂;再隔1个月打破伤风、白喉第二剂、小儿麻痹第二剂、B型肝炎第三剂、卡介苗;过了10个月之后,追加B型肝炎第四剂;再隔1个月,补打日本脑炎第一剂,半个月后追加第二剂;隔1个半月后,完成破伤风、白喉接种,以及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第三剂;10个月之后,施打日本脑炎第三剂。

Question 18 宝宝多大开始发牙
每个宝宝身体发育的进度不相同,可能在某方面快,而某方面慢,但是大致上不会离标准太远,对于所有的家长而言,发牙是一件大事情,因为这是宝宝出生后才长出来的东西,同时也关系到他可以吃的副食品种类,于是爸爸妈妈们就会在意宝宝发牙的时间,而频频询问医师:我家的宝宝怎么还不长牙?是不是钙质不够呢?
正解
胎儿在母体中约4、5个月大时,牙齿已经在钙化、成长,出生后到6个月大期间,会长出下门牙,慢一点的也会在7个月大时长出,不过由于这时候由母体带出来的抗体已经渐渐消失,抵抗力较弱,宝宝又喜欢啃咬东西,便容易感染疾病,而有发烧症状,为了避免宝宝啃咬不洁的物品,可以用湿纱布去按摩他的牙床,减缓不适感。

Question 19 宝宝还不太会爬,就开始学走路,该怎么办
宝宝由躺而坐而爬,最后进展到站立、走路,有一定的发展时程,专家们也一再强调爬行对宝宝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宝宝却越级发展,还不太会爬,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学走路,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们该怎么办呢?
正解
七坐八爬,指的是宝宝身体能力的发展时程,有的宝宝快一点,有的慢一点,并没有太大影响,爬行时会活动全身的肌肉、关节、骨骼与内脏器官,不会爬就会走的宝宝,长大后平衡感与智力的发展,都会不如同龄的孩子,事实上,有些宝宝并不是不会爬,而是懒得爬,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他一起爬或拿玩具诱导他),增加宝宝爬的意愿。

Question 20 周岁内的宝宝可以带他出远门吗
现代的交通越来越发达,家长也因为众多的因素,免不了在宝宝幼小的时候出远门,有时候因为找不到可以托婴的人,而不得不带着宝宝走,可是家中的婆婆妈妈却极力反对,让爸爸妈妈们左右为难,不知该不该带着宝宝出远门?
正解
带宝宝出远门,要准备奶粉、尿布、保温水瓶、衣物……,比大人出门还麻烦,首先要注意的是:宝宝吃得消吗?如果不是自己开车,一路上换尿布、泡奶、喂奶,都极不方便,因此,医师并不鼓励在宝宝1岁以前出远门(出游时间不超过4小时),即使出门,也要避免到流行病盛行或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最好自己准备饮水,以免感染沙门氏菌。,你可以看看这效果
提问者评价
感谢你的回答!

宝宝七个月吃钙加锌的量是多少

宝宝七个月吃钙加锌的量是多少:
锌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含锌量约为2克.锌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也参与糖,脂类及维生素A等的代谢.锌对小儿更加重要,小儿需要量相对大于成人.

造成锌缺乏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1)供给量不足.锌主要靠食物供给,以动物性食物供给为主,如蛋黄,瘦肉,鱼类,动物内脏及奶类.植物性食品仅豆类及坚果类含锌,故长期素食者易缺锌.母体可供给胎儿锌,在妊娠后期3个月供给量最大.成熟儿在出生时有1/4的锌储存于肝内,储存在肝内的锌对婴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成熟儿锌在肝内的含量少于成熟儿,易造成未成熟儿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当小儿有感染发热时,对锌的需要量增加,而此时往往食欲欠佳,易导致不缺锌的小儿出现缺锌.(2)吸收不良.锌食入后在小肠内吸收,婴幼儿最易腹泻,腹泻造成锌在肠内吸收减少,故经常腹泻的小儿易缺锌.因肠套叠等做过小肠切除术的小儿更易缺锌.食物中谷类含植酸盐及较多纤维素妨碍锌吸收.牛乳喂养的小儿则因牛乳中的锌不及母乳易吸收,因此比母乳喂养者缺锌.(3)丢失过多.失血,溶血,外伤及烧伤时,锌可随体液丢失.(4)某些遗传缺陷病.

小儿缺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厌食.缺锌时味蕾功能减退,味觉差,食欲差,且含锌消化酶活力降低,故消化功能也差,小儿因食欲差终至厌食.(2)小儿生长发育落后.其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儿,严重缺锌者影响智力发育,至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晚.(3)异食癖.喜吃墙皮,泥土,草根,煤渣,指甲,纸张等.(4)易感染.因缺锌导致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所致.(5)皮肤粘膜改变.缺锌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地图舌,秃发等.(6)严重缺锌造成维生素A代谢障碍,出现夜盲症.

锌缺乏病的诊断除结合临床症状外,还需实验室协助诊断.当血浆(或血清)锌低于正常值一定限度时可确诊为锌缺乏病.发锌可作为慢性锌缺乏病的参考,因受环境污染,洗涤方法,头发生长速度,采集部位诸多因素影响,故发锌不是诊断锌缺乏病的可靠指标.

锌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1)提倡母乳喂养.人乳中的锌比牛乳中的锌吸收更好.(2)按时添加辅食.随月龄增加母乳中的锌已不能维持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应及时加蛋黄,豆浆,待婴儿大些则可加瘦肉,鱼肉,鸡肉,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还可给小儿吃强化锌食物.(3)当小儿发热,腹泻时间较长时,更应注意补充含锌食品.

小儿锌缺乏病的治疗,可口服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或醋酸锌,一个疗程3个月,用量由医是由决定,3个月后复查血锌.不可过量长期用,以防锌中毒.补锌后要注意饮食平衡,避免再次出现锌缺乏病.

这里应特别指出,目前市售的强化锌食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绝不可过多过长时间给小儿食用这些食品,以防中毒.急性锌中毒时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锌雾吸入则出现低热等呼吸道症状;慢性锌中毒可合并缺铁性贫血.国外还有因服锌过量急性中毒残废者的报道.

2.如何判段孩子缺不缺锌

现在国际上采用的查锌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用头发进行化验,叫做发锌;另外一种叫做血锌,通过采血化验.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采集器具的污染等,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所以目前比较准确判断缺锌与否的标准是,化验结果加上观察症状.通常缺锌会出现的表现有:

1,食欲不振.孩子普遍食量减少,有的还会感觉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

2,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3,长不高.对于一岁以内的婴儿,由于还不具备表达能力,所以父母的观察非常重要.孩子一岁以内是身高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每个月都会至少增长2—3厘米,前半年甚至会每个月长高4—5厘米,所以,父母根据监测孩子的身高状况,就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缺锌问题.

4,头发长得慢.这一点父母常常会忽略.比如,有的孩子头发长了大半年都不用理,这很可能是缺锌造成的.

5,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6,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7,特别容易感染病毒.比如,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等.

8,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不过,单一的症状也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孩子是不是缺锌还要综合来考虑.比如,食欲不好未必一定缺锌,因为这种厌食也可能属于神经性厌食.只有当其伴有其他症状时,才可能是缺锌,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3.哪些孩子易缺锌

根据国内外儿科医学研究的结果,有几类孩子属于容易缺锌的高危人群,应列为补锌的重点对象:

1,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锌不足的孩子:孕妇的血锌水平维持在89.4毫克/分升左右.如果孕妇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锌的食品,势必会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使体内贮备的锌过早被应用,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现缺锌症状.

2,早产儿:如果孩子不能在母体内孕育足够的时间而提前出生,就容易失去在母体内贮备锌元素的黄金时间(一般是在孕末期的最后1个月),造成先天不足.

3,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乳中含锌量大大超过普通牛奶,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达42%,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比的.

4,过分偏食的孩子:有些“素食者”,从小拒绝吃任何肉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这样非常容易缺锌,因此,应从小就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

5,过分好动的孩子: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过分好动,经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而汗水也是人体排锌的渠道之一.据测定,一天中大汗淋漓可丢失锌1.3毫克.

6,罹患佝偻病的孩子:这些孩子因治疗疾病需要而服用钙制剂,而体内钙水平升高后就会抑制肠道对锌的吸收.同时,因为这样的患儿食欲也相对较差,食物中的锌摄入减少,很容易发生缺锌.

7,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孩子:土壤含锌过低,使当地农产品缺锌;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一些疾病,药物如四环素等与锌结成难溶的复合物妨碍吸收.

4.婴幼儿缺锌的防治

婴幼儿缺锌常有喂养和疾病两方面的原因,牛乳喂养或断乳喂养不当,会引起锌摄入不足;佝偻病者多汗,易造成汗液中大量锌丢失.因此,1岁以内的婴儿应尽量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尤其是鱼,肉,蛋等动物性食品,合理,及时补充鱼肝油与钙剂,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具有以上缺锌表现的儿童,家长应带小儿到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补锌治疗.

此外,长期腹泻,多汗也使锌排泄增加从而引起缺锌.因此,长期腹泻的儿童,应积极治疗.

5.介绍几种食物补锌的方法

是人体细胞组成的重要物质,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生成有密切关系,锌是许多金属酶的成分之一.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日所需锌约5-10毫克,缺锌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异食癖,厌食,生殖器发育不良,智力发育差,甚至会引起缺锌性侏儒症,原性肢体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性病及贫血等疾病的发生.

提到补锌,有些父母会觉得很麻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常菜式都可以达到补锌的效果.这里给妈妈们介绍几种原料易买,准备简单,制作容易,含锌量较高的家常菜肴:

金针菇菜胆
原料:金针菇,菜胆(油菜),火腿,生姜,花生油,盐,味精,蚝油,水淀粉.
做法:
1,金针菇去根洗净,菜胆去老叶洗净,火腿,生姜切丝备用.
2,烧锅加水,待水开后,倒入少许盐,味精,油,再加入菜胆,烫至刚熟,捞出备用.
3,热锅下油,放入姜丝,煸出香味后,随即倒入金针菇,火腿丝,调入盐,味精,蚝油炒透,淋入水淀粉,最后倒入菜胆即可.
此道菜含锌量约12,9毫克,并富含儿童必须的氨基酸,可调节儿童体内的含锌量.红,黄,绿颜色的搭配,很容易调动孩子的食欲.

圆白菜炒肉丝
原料:圆白菜,瘦肉,红椒,大蒜,花生油,盐,味精,水淀粉.
做法:
1,圆白菜,红椒洗净切丝,瘦肉切丝,大蒜切成碎粒.
2,肉丝加少许盐,味精,水淀粉腌好.
3,烧锅下油,把肉丝炒至滑嫩,倒出待用.
4,热锅下油,放入蒜粒煸出香味,倒入圆白菜,红椒炒至断生,加入肉丝,调入盐,味精炒透,最后淋入少许水淀粉翻炒几次即可.
此道菜含锌约14,88日毫克.圆白菜含各种维生素和抗坏血酸等,具有润燥补虚的功效,对因缺锌引起的儿童消化不良,消渴之疾有特效.

油泼莴笋
原料:嫩莴笋,葱丝,橄榄油(或花生油),盐,味精水,花椒.
做法:
1,将莴笋去皮洗净,切成6厘米长条状.
2,己烧锅加水,待水开后,放入莴笋,大火滚开后关火.随即放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过水后捞出放入盘中,撒少许盐,味精,水腌制,并摆放好葱丝待用.
3,热锅下油至80度左右,放入适量花椒粒,煸至花椒变黑关火,捞出花椒粒,将油淋入摆放好的莴笋上即可.
此道菜清淡,爽口,含锌约7,86毫克.莴笋所含矿物质比其他蔬菜高5倍,对儿童缺锌引起的消化不良,厌食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萝卜番茄汤
原料:胡萝卜,西红柿,鸡蛋,姜丝,葱末,花生油,盐,味精,白糖.
做法:
1,胡萝卜,西红柿去皮切厚片.
2,热锅下油,倒入姜丝煸炒几下后放入胡萝卜翻炒几次,注入清汤,中火烧开,待胡萝卜熟时,下入西红柿,调入盐,味精,白糖,把鸡蛋打散倒入,撒上葱花即可.
此汤含锌量约35毫克.西红柿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含胡萝卜素及矿物质是缺锌补益的佳品,对儿童疳积,缺锌性侏儒解毒有一定疗效.
还有很多我们平时都可以制作的菜肴,如胡萝卜炒肉丝含锌量12毫克,桃仁鸡丁含锌量[旧日毫克,土豆闷牛腩含锌量16毫克,菠菜煮鱼片含锌高达47毫克等,一些较复杂的甲鱼,黄膳更是含锌量较高的佳品.

近年来,人们开始认识了锌这种体内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是对婴幼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重视补锌后,确使许多缺锌儿童受益.然而近来又屡有补锌过量受害的报道.这下又把家长们的心悬了起来,不知所措了.原来这“锌能治病,也能致病”啊!这可让我们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捕捉缺锌的蛛丝马迹

留意潜在因素

妈妈孕期厌食,偏食或吃素;早产儿;非母乳喂养儿;不吃荤腥,偏食挑食;佝偻病患儿;体虚易出汗的孩子等. 大汗淋漓将导致锌的流失.据测定,每天大汗可流失锌1.3毫克.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显得矮小.低体重儿血锌过低还可产生浮肿,低蛋白血症.

智力发育缓慢

动作及语言发育迟缓,智商低下;

精神不振,抑郁,行为异常等症,有的小儿还出现颤抖,抽搐;

消化功能异常,缺锌使唾液中磷酸酶减少,味蕾功能减退,故出现厌食,偏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异食癖:喜欢吃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火柴杆,煤渣,纸屑等.

性器官,第二性征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抵抗力下降,因而易致感染,特别是反复患呼吸道感染.

皮肤毛发异常,有肢端皮炎,慢性湿疹,痤疮,烫伤创面外伤伤口不易愈合;头发稀黄,缺乏光泽,指甲不光滑,有白点等.

家长如果能及时观察发现上述异常迹象,提供医生参考,结合出生情况,喂养是否合理,有无其他疾病并参考血锌,发锌水平测定,医生就容易作出综合判断.因为这些症状和体征并不是缺锌所特有的,即无特异性,家长不可望风捕影,以点代面地做出缺锌的诊断,而随意补锌.

补锌过多也害人

锌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锌在胃液中易转化为氯化锌,氯化锌对胃有强烈的腐蚀性,可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引起胃血管破裂出血;

锌过多损害肝脏,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

锌中毒可致神经元的损伤;胶质细胞的损伤;母体锌含量过高,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过高的血锌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袭;

摄锌过多(每日超过45毫克)还会妨碍铁,铜等二价离子的吸收,不仅引起贫血,还会使体内胆固醇,尿酸等增高,以及心肌弹性蛋白分子之间交联不全,有增加罹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

还有研究指出,摄锌过多还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人而异 正确补锌

不同人需要量不同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锌的日需量为:初生—6个月婴儿3毫克;7-12个月婴儿5毫克;1-3岁幼儿10毫克;孕妇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婴儿补锌靠母乳

至少母乳喂养婴儿3个月,然后再逐渐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断奶后辅加富锌食品

如牛肉,羊肉,猪瘦肉,动物肝,花生,黄豆,胡萝卜,牡蛎等.据测定,动物性食物的含锌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动物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能促进锌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锌,可与植物酸和纤维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吸收,吸收率仅20%左右.人工喂养的婴儿应从4个月起,开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锌辅食:瘦肉末,蛋黄,鱼泥,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儿童补锌靠均衡膳食

5岁以后的儿童,完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锌元素.所以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注重饮食结构合理平衡,粗细杂粮混合搭配.这样孩子一般是不会缺锌的.平时还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响锌的吸收.绝不可把锌类药物当成万能的“营养滋补品”,长期应用.

孕妇乳母如何补锌:对多数孕妇乳母来说,通过饮食途径补锌即可,也最有效.如,经常吃些牡蛎,动物肝脏,肉,蛋,鱼以及粗粮,干豆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另外,常吃一点核桃,瓜子等含锌较多的零食,都能起到较好的补锌作用.孕妇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过于精制的米,面.小麦磨去了麦芽和麦麸,成为精面粉时,锌已损失了五分之四.专家建议,对于有低锌倾向的孕产妇要定期检查血浆中的锌含量,如果孕妇血浆含锌量低于每升60毫克,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锌剂如硫酸锌,这样在分娩时可防宫缩无力,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避免产时或产后的并发症.

药物补锌慎而又慎

必须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为明显缺锌的宝宝,方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硫酸锌糖浆或葡萄糖酸锌等制剂.一般用药限定时间,不可超过2—4个月,复查正常后应及时停药.当心锌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小,使用不当,很容导致过量,诱发缺铁,缺铜,贫血等一系列病症.

小儿补充锌剂宜根据年龄,缺锌的严重程度而定:

对一般婴幼儿吸收不良或丢失性缺锌,开始可用每日1mg/kg硫酸锌,葡萄糖酸锌醋酸锌口服均可,应严密监测血浆锌含量.为了有利于吸收,口服锌剂最好在饭前1至2小时.服锌同时应增加蛋白质摄入及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使锌缺乏改善更快.

对不能经胃肠道补锌婴儿,需静脉营养给锌时建议:早产儿每日0.4mg/kg,3个月以下的足月产小儿每日0.2mg/kg,较大婴儿及幼儿每日0.1mg/kg,儿童每日0.05mg/kg.应随时检测血浆锌.应住院进行,不可自行盲目实施.


锌是人体25种必需元素之一,虽然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只有1.4-2.3克,但其功用非常重要,它参与体内70余种酶的合成.婴幼儿缺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的停滞, 而且会影响影响免疫防卫,创伤愈合,生殖生育等生理功能.婴幼儿缺锌最常见的症状是厌食,异食癖和生长停滞.若在胎儿和乳儿期缺锌,还会造成智力发育障碍.

动物和人体的实验都证实,若母体在孕期缺锌,其所生的后代就会出现畸形,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

虽然母乳中锌的含量比牛奶所含的低,但其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纯母乳喂养儿4个月之前很少患锌缺乏症.研究表明,母亲的膳食可影响母乳中锌的含量.因此,乳母应注意膳食平衡,摄入含锌较多的食物,如除鱼之外的海产品等.

不同月龄阶段,婴幼儿对锌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出生至半岁婴儿每日需摄入3毫克锌以达到身体所需;7-12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摄入锌5毫克;1-10岁的儿童每日需摄入10毫克锌.但由于儿童膳食营养的不均衡,大多数儿童每天只能摄入锌5毫克左右.况且人体吸收能力还有差异,因此,儿童缺锌是较易发生的.

造成缺锌的有关因素是:

1,双胎,早产及营养不良儿易发生缺锌.
2,人工喂养儿易发生缺锌.
3,小儿偏食,挑食,忌口,常吃零食等易发生缺锌.
4,单纯依靠静脉补液或服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可致急性缺锌.

临床表现:
1,食欲差或厌食,味觉减退.
2,生长速度减慢,身材矮小,消瘦,下肢水肿.
3,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患呼吸道感染与腹泻.
4,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如口腔,肛门,生殖器)及眼,鼻和肢端可见经久不愈的,对称性皮炎.
5,大孩子可出现性成熟障碍.
6,少数小儿可有异食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脂肪吸收不良及抗维生素A性夜盲症.

治疗方法:
1,口服硫酸锌,2-3个月为一疗程.
2,单纯静脉补液者应加补锌.
3,消除引起缺锌的各种原因.

预防措施:
1,初乳含锌量为成熟乳的6-7倍,故应早开奶.
2,防止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
3,补充各种含锌丰富的食物,锌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及水果中含量极少.如瘦肉,肝,鱼,蛋黄等.
儿童缺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科学家统计:泰国70%的儿童血锌“亏损”,美国3—8岁儿童30%锌摄入不足.我国调查18个省市1400名儿童,头发锌值低于正常值者约占60%.
缺锌的六大危害
1,孕妇缺锌将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
2,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将造成缺锌侏儒综合症和智力障碍;
3,阻碍儿童性器官发育,造成第二性征发育迟缓;
4,影响儿童消化功能,造成儿童厌食,异食癖,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5,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使儿童抗病能力下降;
6,影响儿童皮肤健康,造成头发稀黄,缺乏光泽,指甲不光滑等.
哪些儿童易缺锌:

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以下孩子最易与缺锌“结缘”.
1,母亲孕期摄锌不足的儿童
据美国锌供给标准:孕妇每天摄入食物中锌的含量不得少于20毫克.如果孕妇不注意进食含锌丰富的食品,势必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与存储,出生后易出现缺锌症状.
专家建议:孕妇宜将血锌水平维持在89.4克左右,以便更好地满足母胎双方的需要.
2, 早产儿
孕期最后一个月是胎儿从母体储备锌元素的“黄金时间”,如果胎儿提前出世,可能导致缺锌.
3, 非母乳喂养儿
母乳不仅含锌量(100毫升含含锌11.8微克)大大超过牛奶,而且吸收率高达42%,任何非母乳食品都难以企及.故吃母乳的孩子不易缺锌,而且牛奶或其它食物喂养的儿童缺锌的可能性较大.
4,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食的儿童
肉类,蛋,禽,海产品,牡蛎等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既多且吸收率都在30%--70%之间,明显优于谷物类.故不可提倡孩子吃素.
5, 患佝偻病的儿童
佝偻病患儿抗病力差,容易生病而妨碍食欲,导致锌的摄入减少.另外,佝偻病患儿出汗特多,而汗是锌的排泄渠道之一,加重缺锌的程度.
6,大汗淋漓将导致锌的流失.据测定,每天大汗可流失锌1.3毫克.
你的孩子缺锌吗
假如你的孩子具有上述缺锌的因素,只能说有缺锌的可能,是否真的缺锌以及缺锌的程度,尚须根据临床症状来分析.
一般说来,缺锌常有异食,厌食,生长缓慢等三方面表现.
异食:指孩子喜欢吃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火柴杆,煤渣,纸屑等.
厌食:指胃口差,不想进食,或进食量减少.
生长缓慢:表现为体重,身高,头围等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显得矮小.
指标测试:到医院检测血液中的锌含量,如果低于正常水平,即可诊断为缺锌.

如何给孩子补锌:

1, 食补
这是补锌的最好途径.既方便有效,且不易发生中毒,即使稍吃多了一点,机体的调节系统也会减少消化道的吸收或增加排泄而保持平衡.
不满6个月的小宝宝每天约需锌3毫克,7-12个月每天需锌5毫克,1-10岁每天约需锌10毫克.
每百克食物的含锌量约为:
猪瘦肉3.8克;
猪肝4毫克;
鸡肝5毫克;
蛋黄3.4毫克;
海带3.2毫克;
鱼虾8毫克.
2, 药补
如果缺锌较重或缺乏上述食物时,就不得不借助药物之功了.
硫酸锌:最早用于临床,但缺陷也多,长期服用可引起较重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甚至胃出血.
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锌,仅有轻度的胃肠不适感,饭后服用可以消除,婴儿可溶于果汁中喂服.
锌酵母:最为理想,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天然制品,锌与蛋白质结合,生物利用度高,口感也好,孩子更乐于接受.

食补特别是药补,为取得理想效果,以下几点技巧很重要,你不可不知:

1, 注意补锌的季节性:
夏季由于气温高,孩子食欲差,进食量少,摄锌必然减少,加上大量出汗所造成的锌流失,补锌量应当高于其他三季.
2, 谨防药物干扰:
不少药物可以干扰补锌的结果,如四环素可与锌结合成络合物,维生素C则与锌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类似药物还有青霉胺,叶酸等.补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3, 食品要精细:
韭菜,竹笋,燕麦等粗纤维多,麸糖及谷物胚芽含植酸盐多,而粗纤维及植酸盐均可阻碍锌的吸收,故补锌期间的食谱更适当精细些.
4, 莫忘补充钙与铁:
最新研究表明,补锌的同时补充钙与铁两种矿物元素,可促进锌的吸收与利用,以加快机体恢复,因为三种元素有协同作用.


󹧝

󈟖
可以2,3个月检查一次

www.budianjie.comtrue/changcheng/379402.htmlTechArticle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每个怀孕的准妈妈 都希望自己的小宝宝 按时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有的小宝宝尚未足月,就提前来报到了。天热了,睡眠不好 、劳累、吃大量瓜果,平常人倒没...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