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应留意出血征兆

  类型

  根据出血的情形,胎盘早期剥离 可分为外出血、内出血和混合型出血3种:

  外出血:胎盘早剥 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胎盘的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如果底蜕膜出血量少,出血很快停止,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底蜕膜继续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胎盘剥离 面随之扩大,血液冲开胎盘边缘经宫颈管向外流出,称外出血或显性剥离。

  内出血:如果胎盘边缘仍附着于子宫壁或胎先露部固定于骨盆入口,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无法经由子宫颈 流出,称为内出血或隐形剥离。

  混合型:当内出血到达一定程度,血液终会冲开胎盘边缘及胎膜而外流,或偶有出血穿破胎膜溢入羊水中成为血性羊水,这种情况就称为混合型出血。

  症状与诊断

  轻度胎盘早剥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多见于分娩期 。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 ,量较多,色暗红,伴轻度腹痛或无腹痛,贫血的症状不明显。

  重度胎盘早剥以内出血和混合型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 患者。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有关,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出汗、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没有阴道流血现象或只有少量阴道出血 及血性羊水,但贫血程度往往较重。

  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B超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并不困难。

  处理方式

  当产妇入院时,如果情况危重,病人处于休克状态,应先积极地补充血容量,改善休克情形。必要时得及时终止妊娠 ,以免因胎盘早期剥离 的关系,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

  母亲及胎儿的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着密切的关系。胎儿未分娩出前,胎盘可能继续剥离,难以控制出血,若持续时间 越长,则病情会越严重,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等合并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医生会根据孕妇病情轻重、胎儿的宫内状况、产程进展 等,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

  留意出血征兆

  不论是胎盘早期剥离还是前置胎盘 ,常见的症状均为阴道出血,因此,孕妇一旦出现阴道出血(不论出血量多少)、腹痛等症状,都应该立即去医院检查 。

  胎盘是胎儿营养 和氧气的供应站,胎盘的正常与否 对胎儿的健康关系重大,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可能是准妈妈 们最常听闻的胎盘问题了,但对其却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种重要的孕期并发症 。

  胎盘概述

  胎盘由底蜕膜、叶状绒毛膜和羊膜组成。简单来说,胎盘就是一个中枢转运站。母体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通过胎盘传送给胎儿,胎儿血中的二氧化碳及代谢物再传回母体排出。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 ,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主要通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细胞膜裂隙吞噬等方式进行。另外,胎盘还可以产生雌激素、孕激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

  一般细菌和更大的病原体不能通过胎盘,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某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 、疟原虫、梅毒螺旋体等可先在胎盘形成病灶,破坏绒毛后再进入胎儿血中感染胎儿。母血中的抗体也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使胎儿得到被动免疫力 。但母体的抗A、抗B、抗Rh等血型抗体同样也可以进入胎儿血中,在有些情况下造成胎儿溶血 甚至死胎。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吗啡、氯丙嗪、乙醚、抗菌素 、奎宁、砷剂等,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孕妇用药 时应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

  什么影响胎盘的好坏

  有没有什么食物或方法可以让胎儿变得更健康?杨文瑞医师说:“胎盘的好坏不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促进胎盘的功能。不过,有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吸食毒品、多次刮宫或母亲本身患糖尿病 、高血压 等疾病,都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因此,育龄女性 在没有怀孕 计划时应做好避孕措施 ,避免多次刮宫;应先戒烟、戒毒,且应将慢性病 控制在最佳的状况下再准备怀孕 。一旦胎盘出现异常,将影响胎儿 的生长,严重者将导致胎儿缺氧 甚至胎死宫内 的情况。

  Part1认识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胎盘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如果妊娠28周以后,胎盘仍附着于子宫下段 ,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引起前置胎盘的原因主要有人工流产 、刮宫、剖宫产 等引起子宫内膜 损伤,胎盘较大如双胎胎盘,胎盘异常 如副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

  杨文瑞医师进一步说明,目前将前置胎盘分为3类,分别如下:

  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恰恰在子宫颈 内口边缘处。

  部分性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仅一部分被胎盘遮盖。

  完全前置胎盘:子宫颈内口全部被胎盘组织所遮盖。

  症状

  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 是前置胎盘的主要表现。由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 下段逐渐伸展,位于子宫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导致前置部分的胎盘从其附着处剥离,使血窦破裂而出血。初次流血量通常不多,剥离处血液凝固后,出血可暂时停止,偶尔有第一次出血量就很多的情况。随着子宫下段不断伸展,出血往往会反复发生,并且量越来越多 。前置胎盘的类型不同,出血的特点也不一样。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反复出血次数介于两者之间。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流血 ,孕妇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越多则贫血程度越重。出血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还能导致胎儿缺氧 、窘迫,甚至死亡。

  诊断

  B超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并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B超 能更准确地确定胎盘边缘和宫颈内口的关系。

  B超诊断前置胎盘时必须注意妊娠周数。妊娠中期 胎盘占据了子宫壁一半面积,因此胎盘贴近或覆盖宫颈内口的机会比较多,妊娠晚期胎盘占据子宫壁面积减少到1/3或1/4.子宫下段形成及伸展增加了宫颈内口与胎盘边缘之间的距离,所以原似在子宫下段的胎盘可随宫体上移而改变成正常位置胎盘。许多学者认为,若妊娠中期B超检查 发现胎盘前置 者,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可称为胎盘前置状态。

  处理方式

  处理原则是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医生会根据阴道出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是否存活,以及是否临产 等来决定处理的方式。

  1、期待疗法 期待疗法的目的是在保证孕妇安全 的前提下保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减少母体出血,促进胎儿存活,等待适时进行分娩。

  出血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采用左侧卧位 ,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孕妇应保持心态平静 。止血后可轻微活动。应禁止性生活 和阴道检查 ,以免牵动宫颈引起再次出血。住院期间要纠正贫血,每天吸氧。36周后即应终止妊娠 。

  2、终止妊娠 如果孕妇反复大量出血致严重贫血甚至休克,无论胎儿是否成熟,为了母亲的安全应立即终止妊娠。如果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成熟度 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 者,也可终止妊娠。

  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能迅速结束分娩,达到止血目的,保证母儿相对安全。对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流血不多、估计在短时间内能迅速结束分娩者,可以经阴道分娩 。

  Part2认识胎盘早期剥离

  正常着床之胎盘于妊娠20周之后或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杨文瑞医师说:“这是产科的一个急症,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发生率为0.47%~2.2%。

  病因

  1、合并有重度妊高征 、慢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疾病 、全身血管病变的孕妇容易发生胎盘早剥。

  2、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外传胎位术矫正胎位 等机械性因素,均可引起胎盘早剥。

  3、双胎妊娠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子宫内压骤然降低,子宫突然收缩,可使胎盘与子宫错位而剥离。

  4、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巨大的妊娠子宫 压迫下腔静脉,使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子宫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而发生胎盘剥离 。


  轻型: 腹部检查,子宫软,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局限性压痛(胎盘早剥部)。其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胎位、胎心音清楚,但如出血量较多,则胎心率可有改变。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产后检查胎盘,可见胎盘面上有凝血块及压迹。,  重型:腹部检查,子宫触诊硬如板状,有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最为明显,但如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则子宫压缩多不明显。子宫比妊娠月份大,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胎盘后血肿不断的增大,宫底也随之相应升高,压痛也更加明显。偶见宫缩,但子宫于间歇期不能很好放松,而处高张状态,因此胎位摸不清楚。如胎盘剥离面超过1/2以上,胎儿多因严重宫内窘迫而死亡。,  超声检查 重型胎盘早剥根据临床检查即可确诊,对于临床表现不严重,检查不能确诊者,可作超声检查。,  化验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血纤维蛋白原等有关DIC化验;尿常规,在重型胎盘早剥病人,尿蛋白常为(+)、(++ )或更多。对急症病人,可采用操作简便的全血凝块观察及溶解试验估计纤维蛋白原含量,以便及早诊断是否并发凝血障碍。
到寻医问药网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胎盘早剥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8156.htmlTechArticle类型 根据出血的情形,胎盘早期剥离 可分为外出血、内出血和混合型出血3种: 外出血:胎盘早剥 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胎盘的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如果底蜕膜...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