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为什么容易贫血

      怀孕期间,有些孕妈妈 会很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有人说了,因为孕妈妈的营养都被宝宝拿走了,有人说是孕妈妈自身的原因。那么,到底孕期贫血 是什么引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孕妈妈为什么 容易贫血


      孕妈妈为什么容易贫血?

  随着胎宝宝 一天天长大,需要从准妈妈 体内“掠夺”好多营养素 ,才能满足生长发育 的需求。因此,准妈妈很容易缺乏各种营养,孕期贫血就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贫血不仅影响准妈妈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使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严重的贫血会导致胎儿缺氧 ,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早产甚至死胎。

  怀孕后 ,准妈妈不仅体内血红蛋白 增加20%,还需要为宝宝出生 后1~4个月储存足量铁。缺铁,不仅孕妇容易发生妊高症 或妊娠期 合并心脏病 ,还会使胎儿发育 缓慢,重者可发生早产 、胎儿宫内窘迫 。通常从怀孕中期 左右开始(也就是20~24周),出现缺铁性贫血 症状的孕妇就开始变得多了。考虑到后果严重,孕妇一定要提防贫血的发生,如在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烦躁不安 、注意力不能集中、口唇、口腔黏膜呈苍白色等情况,就该考虑是否是贫血了。等到连指甲都变薄变脆、呈现苍白色、缺少光泽,可能就已经是重度贫血了。

  那么,孕妈妈为什么容易贫血呢?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怀孕的时候,女性体内的血容量会较孕前平均增加30%~45%,中等体格的女性平均增加1500毫升。但是,血液中红血球的造血量却跟不上血液总量的增加,从而形成了血液中水分偏多的状况,即医学上讲的生理性 血液稀释,也就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理性贫血。血液被稀释了,红血球中用来携带氧气的主要成分 血红蛋白也就相对减少了,而血红蛋白的组成基础是铁元素 ,因而也被称为缺铁性 贫血。

  另一方面,肚子里宝宝就是依靠着从妈妈身体里获取营养而不断成熟长大的,这其中,铁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微量元素 。怀孕的时候,母体的营养成分 都是以“宝宝优先”为原则被选择和吸收的,大多数妈妈出现轻微贫血征状的主要原因 ,就是被宝宝优先吸收走了许多铁。即使妈妈自身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也会尽量保证胎儿的营养供给 量,从而导致妈妈的贫血进一步加重。

      小编总结:其实孕期贫血跟孕妈妈本身和宝宝都是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有贫血在这种出现的孕妈咪 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寻找解决的办法,可不能让自己再继续贫血哦!

为什么孕妈咪特别容易患贫血?

因为宝宝也要吸取营养啊,当妈妈的营养跟不上就容易贫血,所以怀孕期间要营养均衡。

不一定特别容易贫血啊,饮食上注意每周吃两次动物肝脏,常常吃红枣、黑米等深色食物也不错

因为有两个人了啊,宝宝也在吸收营养,宝宝的成长发育也需要大量的铁,这样妈妈如果不补充足够的铁就会缺了

呵呵我当时倒没有贫血,可能是个人体质吧,再加上孩子吸收孕妇的营养吧

因为怀孕期间母子双方需要产生足够的红细胞,需要更多的铁,缺铁性贫血也可产生于叶酸缺乏、失血和慢性病。因此,一旦血色素低于1 00克7升,红细胞低于3.5×l012/升应补充铁剂。孕期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严重病例,特别是临产时可能需要输血。贫血的预防:孕期增加营养;产前检查时孕妇应检查血常规;妊娠4个月起常规补充铁剂,每日口服硫酸亚铁0.3克。

仔猪为什么会贫血?

       仔猪贫血是15~30日龄的哺乳仔猪所发生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末春初季节的舍饲仔猪,特别是猪舍为木板或水泥地面而又不采取补铁措施的猪场内,常可大批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铁的需要量大而供应不足所致。15~30日龄的仔猪生长发育很快,随着体重的增加,全血量也随之增加,如果铁供应不足,就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发生贫血,因此本病又称为缺铁性贫血。正常情况下,仔猪也有一个生理性贫血期,若铁的供应及时而充足,则仔猪易于度过此期。放牧的母猪及仔猪可从青草及土壤中得到一定量的铁。长期在水泥、木板地面的猪舍内饲养的仔猪,由于不能与土壤接触,失去了对铁的摄取来源,则难以度过生理性贫血期,因而发生较重的缺铁性贫血。  此外,铜与铁的运输和利用也有关系。有资料报道,有的仔猪不仅缺铁,而且缺铜。缺铁时血红蛋白下降,缺铜时,则导致红细胞减少。 (记者 佚名)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8757.htmlTechArticle怀孕 期间,有些孕妈妈 会很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有人说了,因为孕妈妈的营养都被宝宝拿走了,有人说是孕妈妈自身的原因。那么,到底孕期贫血 是什么引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跟...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