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孕妇乱停药或会加重病情

  甲亢是一种特别青睐女性的疾病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至40岁的青中年妇女 ,甲亢发病率 比同年龄阶段 的男性高出4~6倍,其中孕妇的发病率约为0.1%~0.2%。统计资料显示,20至40岁的青中年妇女甲亢发病率比同年龄阶段的男性高4~6倍,其中孕妇的甲亢发病率约为0.1%~0.2%。

甲亢孕妇多吃高能量食物

甲亢孕妇多吃高能量食物

      有些甲亢准妈妈因为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在怀孕后擅自减少药量或索性停药。殊不知,这些做法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甲亢危象,危及胎儿 和孕妇的生命。

  甲亢患者的症状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是消瘦、急躁、多食和多汗。由于甲亢是一种内分泌 疾病,部分甲亢患者同时会出现月经不正常的情况,和健康女性相比,甲亢患者想要怀上宝宝 也会比较困难。

  雌激素分泌 多、压力大均可致病

  20至40岁的青中年妇女雌激素分泌较多,在感染或有创伤的情况下,细胞免疫的平衡可能受到破坏,B细胞在凝血素作用下会产生一个促甲状腺激素 抗体,当这个抗体与甲状腺 亚细胞结合以后,可以促使甲状腺泡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甲亢。

  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也让许多职业女性 承受着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专家分析 ,女性本来就比男性多愁善感一些,情绪比较容易激动 而自我调节能力 又稍差一点,而持续的高强度压力也会改变下丘脑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垂体的促甲状腺分泌状态,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大量分泌,进而引起甲亢。

  甲亢控制不当可致胎儿畸形

  妊娠期 伴发的甲亢典型症状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高代谢为主要临床表现 ,如果不予理会或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甚至导致早产 、流产等。

  专家提醒说,甲亢的女性如果有计划怀孕 ,需要在甲亢经过系统治疗后,病情基本缓解,并征得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医生 的同意后,才能准备怀孕 。在轻症甲亢的情况下怀孕,或怀孕期间 合并有甲亢的女性,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也可以像正常女性那样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而有些甲亢患者怀孕后 担心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擅自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停用药物,这些做法不仅对甲亢的病情控制不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甲亢危象,危及生命。药物选择 方面,最好避免使用甲状腺摄取同位素131治疗甲亢,以免影响胎儿 的生长发育 ,导致各种畸形的发生。

  小编总结:小编提醒一下各位妈妈在饮食方面,患有甲亢的准妈妈 们要多吃一些高能量、高蛋白 的食物,同时应尽量少吃海产品 等含碘食物及刺激性食品。

 


得了甲亢,我想怀孕怎么办?

必须指出:甲亢妇女怀孕是危险的,对母婴均不利。从优生角度考虑,患甲亢时不要怀孕,待甲亢治愈,再怀孕也不迟。

如果特殊因素轻症甲亢患者必须在甲亢未治愈前妊娠,必须在妇科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并随时做好人工流产的准备。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一种基础代谢紊乱造成的疾病。患者可出现:心慌、心动过速、气短、多汗、怕热、食欲亢进、神经过敏等症状。

甲亢患者初期,雌激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反应强,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月经过多,过频,甚至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随着甲亢病程的发展,两个轴系都受到反馈抑制,卵巢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受到阻滞,分解、灭活和清除过程加快,子宫内膜便逐渐退化,萎缩,引起月经稀发,经血量减少直到闭经。甲状腺机能亢进轻症可能不影响排卵,因而可能妊娠。重症者约90%无排卵, 自然不能怀孕。

甲亢妇女怀孕有众多不利因素和危害。

一旦甲亢患者妊娠,很容易发生流产、死胎、早产现象。流产率高达26%,早产率为15%。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妊娠会加重甲亢患者的生理负担,使其甲亢症状加重,恶化孕妇的病情。

一旦怀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比正常妊娠组高10倍,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威胁病人生命。

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必须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这样会抑制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因而造成胎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导致出生后的呆小症。

如果妊娠中采用了放射性碘来治疗甲亢,则这个胎儿会因为接触过多放射线的影响,造成严重后果,应终止妊娠。

重度或久治不愈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不宜怀孕,一旦怀孕,应作人工流产术。甲亢病人如妊娠,应列为高危妊娠,于妊娠全过程中应在产科及内分泌科共同监护下度过孕产期。

无论甲亢或甲低,病情轻者均不影响怀孕,但其流产或死胎率较高,病情严重的男性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精子数目减少及不育,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 也可导致不孕。

如果孕妇发生了甲状腺低下症,这时胎儿的影响比患甲亢更大,胎儿的流产率和围产期死亡率增高。

甲亢病人怀孕后应注意些什么

甲亢妇女不易受孕,即使怀孕后流产率也颇高,只有少数轻度患者能足月分娩。

病程中的饮食需注意低碘,高能量,高蛋白,在确保母婴营养的同时防止病情加重。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首选丙基硫氧嘧啶(PTU),但最大剂量大应大于每天200毫克,以每天50-150毫克为宜因为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坏胎儿的甲状腺发育,若症状仍难以控制时可适当加用心得安等药物。

其次,病情的控制应适度,不必将心率,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等观察指标完全控制到正常范围,因为即使是正常孕妇,上述观察指标也会略高于正常范围,过低地控制病情反而会引起母子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另外,此类患者不可使用甲状腺摄131I检查,更不能采用同位素治疗甲亢,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医生决定不得不施行手术治疗,应在怀孕4-6月为宜,且术前甲亢病情需得以控制。

母亲需增加孕期检查的频率,了解胎儿的发育问况,平时稍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师反映。

孕期中须定期测定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的浓度,如果TRAb高于正常值数倍,提示胎儿可能也将患有甲亢,以便医师及时采取措施。

产前必须行子宫B超检查,了解胎儿是否有甲状腺肿大或其他畸形,预防难产。

产后至少停药3周以上方能哺乳。

甲亢发病的特点都有哪些?

   甲亢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之一就是病程呈现慢性迁延性,恶化交替与缓解,多数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达到临床痊愈,过上正常的生活,停止一切药物治疗等。它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甲亢肌无力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甲亢肌无力)。

    有的患者可有一个长时间的缓解期,但本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创伤、全身各种感染、过度劳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妇女月经期等等多种因素而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甲亢肌无力症状的反复性成为本病的特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引发症状反复的诱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积极治疗,从而避免或减少甲亢肌无力症状的反复。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痛、镇静饕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如果有出现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若因感染或用饕不当等引起全身肌无力、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或伴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和诊治!甲亢肌无力病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1、很多临床现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机制紊乱有关。     2、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甲亢肌无力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硷受体(AChR)发生的病变所致。     3、甲亢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甲亢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甲亢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甲亢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甲亢肌无力症状:甲亢肌无力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见。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数起病急骤并迅速恶化外,多数起病隐袭,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短时休息后又见好转。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在活动后加重,体息后减轻,晨轻暮重。临床上主要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 眼肌型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临床上,甲亢肌无力的患者中,93%以上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100%以眼肌受累为主。全身型者除眼外肌麻痹外,可出现其它部位肌无力,表现为咀嚼无力,说话声音减低、带鼻音或嘶哑,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危象。      甲亢治疗的详细信息:http://health.sdnews.com.cn/jk/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8914.htmlTechArticle甲亢是一种特别青睐女性的疾病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至40岁的青中年妇女 ,甲亢发病率 比同年龄阶段 的男性高出4~6倍,其中孕妇的发病率约为0.1%~0.2%。统计资料显示,20至40岁的青...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