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超音波检查有盲点准妈妈们知道吗?

  孕期中,超音波检查 往往被孕妈们寄予厚望。不过,任何的检查都有它自己的限制,超音波检查结果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孕妈们也不必过分担心。下面请各位孕妈们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超音波有哪些盲点和限制吧!

  一、检查4大盲点


孕期超音波检查 准确率有多少

  1、没有百分百的准确率

  因检查存在伪阳性、伪阴性,没有一项检查可达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一般超声波检查 约六到七成,而高层次超声波 对于胎儿器官 异常的侦测率约为八、九成。

  2、仅侦测结构性的问题

  比如:胎儿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 异常(如水脑、无脑儿)、心脏、肺部、肠胃系统的异常等等。若是微小的缺陷,则可能受限于超声波的解析度而不易察觉。

  3、有异常未必不健康

  异常分为重大异常和轻微异常。当胎儿有异常时,所要思考的是,该项异常是否足以影响到胎儿存在与否的决定?

  4、不是一次检查就能掌握所有状况

  有些问题必须在妊娠中后期才能被发现,如十二指肠塞住,在妊娠六个月才看得见,如果检查是在较早的时间进行,自然无法掌握此问题的存在。

  二、常见4项限制

  1、机型

  不同机型的功能也不一样,孕妈妈如果想要检查胎儿的血流状况,就要用都卜勒超声波或是彩色超声波进行检查。


孕期超音波检查 准确率有多少

  2、操作经验

  面对稀有的案例时,操作者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判断,而经验必须靠过往的累积。

  3、母体状况

  超声波是经由声波的回声,来呈现出肉眼可看到的影像。如果孕妇的脂肪层较厚,将影响看清楚的程度。

  4、胎儿状况

  羊水过少 或胎儿在检查时刚好保持趴卧姿势及握拳,也很难让产检医生看清胎儿的性别 、手指头数目以及其他细节。


准妈妈们在孕初期有没有做过阴道超声检查的!

我在宝宝4个月之前都是做的阴道B超,上海这边好像都要求做阴道的,应该沒事的,有事的话醫生也不会让我做了[em05]

我52天的时候做过阴超的,只要跟医生说是要小孩的,做BC的医生都会很注意,而且会很快看完的,我宝宝都快满月了

美国也是前三个月做阴超,我因为出血做了两次呢。不过他们不给保胎。这一贴是通过手机发表的,我也要用手机发贴!

没事的!我是60天的时候去做的阴超,医生说没事!

我50多天的时候做过现在宝宝发育的很好呢

俺是第一次去确认怀孕时医生给做的阴超,那时应该是38天。B超和阴超原则上没什么不同,而且阴超更准确、快速,只是时间要在5分钟内。俺现在四个月多月了,啥事也么啊~[em04]

因为怀疑先兆流产和检查保胎效果,我33天和42天都做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怀孕37天时第一次去医院检查就是做的YC,也好担心哦!现在还没做血HCG和孕酮,不知道什么时候检查好?

[em03]我52天是做的也是阴超,没法子憋尿,怕把宝宝给憋坏了.....[em01]

[em04]没事, 不用担心,在英国都提倡做这一项的,很安全,仅在阴道口而已,很浅的,没事。我做过。宝宝现在五个月了,昨天检查,发育很好。

没关系的吧,我是42天左右的时候去做的阴超。给我做阴超的是我姐,她说没关系的。我也是吃克米怀上的。

我大概10个礼拜的时候准备去做BC的结果医生给我做的YC,应该没关系的,有什么要紧的呢?

我52天做的阴超, 当时大夫说没问题, 反正到现在为止,一切正常!

可以做的,我是5周左右做的,确认是否好孕。不用憋尿,不到一分钟就OK了。现在我已经39周,没有什么问题的。

谢谢,有没有做过阴道B超的姐妹啊,难道真的不能做吗。

没有关系的,我49天的时候在法国做的阴超,那里的医生早期建议做阴超,不建议做BC呢。[:em70:] 

可以做的..而且时间很短..我是58天时做的阴超..看下是否宫内.

我怀上宝宝40天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有做过,现在情况依然良好!

我也是怀孕40多天的时候,医生让我做阴道B超的,因为我是吃克米怀上的,要看一下发育的好不好,当时我也有过担心,还仔细询问了医生,不过她说没有关系,会很快的,对胎儿没有影响,我现在已经6个多月了,宝宝发育的很好,整天拳打脚踢的,没事的,每次检查,医生多说发育的很好

我没有做过阴超。在52天时,做了腹部BC,确认胎心和胚芽的发展情况。[em01]

我49天的时候做的,一般医生知道你怀孕都会很速度的完成,不到1分中把 时间不长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8963.htmlTechArticle孕期 中,超音波检查 往往被 孕妈 们寄予厚望。不过,任何的检查都有它自己的限制,超音波检查结果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孕妈们也不必过分担心。下面请各位孕妈们随着小...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