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妈妈孕期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检查

  最近在病房里因为胎儿异常 进行引产的孕妇有好几位。我们查看了一下围产儿死亡记录,发现大多数围产儿引产的原因是超声发现的结构异常。很多孕妇都是流着眼泪就诊的,“为什么 不能早一点查出孩子的异常,免得在孕周这么大时再进行如此残忍的引产?”作为医生,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尽早的时间发现异常,但是技术的限制使得有些异常只有在胎儿发育 到一定大小才能进行诊断。

  目前我们在早孕期 可以进行的是唐氏筛查 ,主要针对先天愚型 ;对于高风险的孕妇可以进行染色体检查 ,但主要是染色体 数目异常的检查;对于有遗传性疾病 的孕妇才会进行基因的筛查,而很多结构异常,比如单肾、唇腭裂 、先天性心脏病 等多由不确定多基因异常造成,可能是孕期的外在因素在器官发生阶段影响了胚胎的发育引起异常,因此无法进行基因的确切诊断。胎儿发育早期 ,由于体积较小,各器官的体积也小,而超声仪器的分辨率有限,只能在胎儿发育到可分辨阶段才能进行诊断。除了查看器官结构的异常,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其功能来判断其发育情况 。因此有些器官的异常无法在第一次超声检查 发现不对头时就做出诊断,需要进行动态观察以确定器官的功能情况。

  不同器官可以进行诊断的孕周稍有不同,但是孕中期 是检测异常的关键时期 。现在认为 在孕18~24周可以进行大多数先天畸形 的筛选,孕32~34周可以对部分可能漏诊的畸形进行再次筛查。但是胎儿畸形 往往在形态变化较明显时才有可能被超声检测出来,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产前超声不可能检查出所有的畸形。

  那么胎儿畸形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家族有生育畸形儿 史及父母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 或器官异常者。

  母体合并症,包括:糖尿病 ,结缔组织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疾病 (如风疹、弓形体感染 等),孕早期 接受某些致畸物质,酗酒,高龄孕妇 及异常孕产史(羊水过多 或过少、习惯性流产 、死胎史)。






  目前可以检出的胎儿畸形 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 的缺陷:无脑儿、脑积水 、脑脊膜膨出、小头畸形。

  消化系统 畸形与异常:食道闭锁 、胃幽门梗阻、十二指肠闭锁、空回肠闭锁、肛门闭锁 。

  疝:脐疝,膈疝。

  泌尿系统 畸形:肾发育不全或肾缺如、肾盂积水、多囊肾、尿道梗阻、鞘膜积液。

  胎儿骨骼 系统异常:软骨发育不全 、成骨发育不全 。

  胎儿水肿 。

  心血管 系统:严重心脏畸形 ,包括法乐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

  胎儿面部畸形 :唇腭裂 、面裂等

  四肢缺失:上下肢体的缺失。

  影响超声检出率的因素包括:

  由于先天性 胎儿畸形的种类很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受累,而超声影像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形态改变大者,检出率高,形态改变小者,则不易查出。

  仪器的分辨率。

  检查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其他因素(孕周、羊水量、胎位、母体因素)。

  详细的超声检查 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胎儿畸形,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然不能在更早期发现畸形。随着科技的进步,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永远与畸形远离,希望每一个母亲幸福,每一个宝宝健康。


怀孕几周才可知道胎儿的各器官发育情况?需做什么检查?

怀孕前期一月一次B超检查就可以了。

三个月以内避免药物、感染、辐射等外来因素对自身和胎儿的侵害。因为怀孕头三个月以内是胎儿发育生长的决定性阶段,最为重要,胚胎各器官都在这一时期内发生发育。具体来说,各主要器官出现畸形的最危险时期为:

脑:  受精后15~27天;

脏:  受精后20~29天;

眼:  受精后24~29天;

四肢: 受精后24~36天;

生殖器:受精后28~62天。
孕期B超指标对照表及说明

  参考资料:
  孕期通过B超判断胎儿的发育的大小是较有参考价值的一种方法,孕妇在做B超的时候会看到检查报告上有一些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告诉你宝宝的发育大小。
  
  孕早期胎儿发育的过程及B超所见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卵子受精后,进入宫腔,胚胎及附属物迅速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的过程中,每个孕周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在孕早期的各个周里你的小宝宝会是什么样呢,下面的文章会详细告诉你。

  4周:胎儿只有0.2厘米。受精卵刚完成着床,羊膜腔才形成,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


  5周:胎儿长到0.4厘米,进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扩大,原始心血管出现,可有搏动。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

  6周:胎儿长到0.85厘米,胎儿头部、脑泡、额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经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儿长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雏形,体节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统进一步发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

  8周:胎儿长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头、体及四肢,胎头大于躯干。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

  9周:胎儿长到2.15厘米,胎儿头大于胎体,各部表现更清晰,头颅开始钙化、胎盘开始发育。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


  10周:胎儿长到2.83厘米,胎儿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盘雏形形成。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 。

  11周:胎儿长到3.62厘米,胎儿各器官进一步发育,胎盘发育。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盘清晰可见。


  12周:胎儿长到4.58厘米,外生殖器初步发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现,头颅钙化更趋完善。颅骨光环清楚,可测双顶径,明显的畸形可以诊断,此后各脏器趋向完善。

  
  孕中期B超检查胎儿发育的正常值

  孕期通过B超判断胎儿的发育的大小是较有参考价值的一种方法,孕妇在做B超的时候会看到检查报告上有一些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告诉你宝宝的发育大小。要想读懂这些数字,你需要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


  孕1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2.52士0.25'腹围的平均值为6.90士l.65'股骨长为1.17士0.31.

  孕1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2.83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7.77士1.82'股骨长为1.38士0.48.

  孕1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23士0.51'腹围的平均值为9.13士1.56'股骨长为1.74士0.58.

  孕1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62士0.58'腹围的平均值为 10.32士1.92'股骨长为 2.10士0.51.

  孕1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97士0.44'腹围的平均值为11.49士1.62'股骨长为 2.52士0.44.

  孕1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25士0.53'腹围的平均值为12.41士l.89'股骨长为2.71士0.46.

  孕1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52士0.53'腹围的平均值为13.59士2.30'股骨长为3.03士0.50.

  孕2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4.88士0.58'腹围的平均值为14.80士l.89'股骨长为3.35士O.47.

  孕21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22士0.42'腹围的平均值为15.62士1.84'股骨长为3.64士0.40.

  孕22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45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16.70士2.23'股骨长为3.82士0.47.

  孕2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5.80士0.44'腹围的平均值为17.90士1.85'股骨长为4.21士0.41.

  孕2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05士0.50'腹围的平均值为18.74士2.23'股骨长为4.36士0.51.

  孕2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39士0.70'腹围的平均值为19.64士2.20'股骨长为4.65士0.42.

  孕2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68士0.61'腹围的平均值为21.62士2.30'股骨长为4.87士O.41.

  孕2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6.98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21.81士2.12'股骨长为5.10士0.41.

  孕2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24士O.65'腹围的平均值为22.86士2.41'股骨长为5.35士0.55.

  
  孕晚期B超检查胎儿发育的正常值

  孕晚期的准妈妈一定也想知道你的宝宝发育的是否正常吧,那你一定要读这篇文章,仔细与你做的B超结果对照一下。

  孕2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50士0.65,腹围的平均值为:23.71士1.50'股骨长的平均值为5.61士0.44.

  孕3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7.83士0.62'腹围的平均值为:24.88士2.0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5.77士0.47.

  孕31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06士0.60'腹围的平均值为:25.78士2.32'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03士0.38.

  孕32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17士0.65'腹围的平均值为:26.20士2.3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43士0.49.

  孕33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50士0.47'腹围的平均值为27.78:士2.30'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42士0.46.

  孕34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61士0.63'腹围的平均值为:27.99士2.55'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62士0.43.

  孕35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70士0.55'腹围的平均值为:28.74士2.88'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71士0.45.

  孕3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81士0.57'腹围的平均值为:29.44士2.8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95士0.47.

  孕37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0士0.63'腹围的平均值为:30.14士2017'股骨长的平均值为7.10士0.52.

  孕38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08士0.59'腹围的平均值为:30.63士2.83'股骨长的平均值为7.20士0.43.

  孕39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21士0.59'腹围的平均值为:31.34士3.12'股骨长的平均值为7.34士0.53.

  孕40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9.28士0.50'腹围的平均值为:31.49士2.79'股骨长的平均值为7.4士0.53.
  


  怎样看孕期B超检查单

  怀孕期间,孕妇将做2-3次的超声波检查,你是不是特别想知道报告单上的各种数字都说明了什么?医院超声检查报告单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胎囊、胎头、胎心、胎动、胎盘、股骨、羊水和脊柱。它们各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情况下正常,而什么情况下又属异常呢?这里提供一些参考指标:

  1、 CS胎囊:胎囊只在怀孕早期见到。它的大小,在孕1.5个月时直径约2厘米,2.5个月时约5厘米为正常。胎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胎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2、胎头:轮廓完整为正常,缺损、变形为异常,脑中线无移位和无脑积水为正常。BPD代表胎头双顶径,怀孕到足月时应达到9.3厘米或以上。按一般规律,在孕5个月以后,基本与怀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说,妊娠28周(7个月)时BPD约为7.0厘米,孕32周(8个月)时约为8.0厘米,以此类推。孕8个月以后,平均每周增长约为0.2厘米为正常。


  3、胎心:有、强为正常,无、弱为异常。胎心频率正常为每分钟120-160次之间。


  4、胎动:有、强为正常,无、弱可能胎儿在睡眠中,也可能为异常情况,要结合其他项目综合分析。


  5、胎盘:位置是说明胎盘在子宫壁的位置;胎盘的正常厚度应在2.5-5厘米之间;钙化一项报告单上分为Ⅲ级,Ⅰ级为胎盘成熟的早期阶段,回声均匀,在怀30-32周可见到此种变化;Ⅱ级表示胎盘接近成熟;Ⅲ级提示胎盘已经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盘越成熟,回声的不均匀。


  6、股骨长度:是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它的正常值与相应的怀孕月份的BPD值差2-3厘米左右,比如说BPD为9.3厘米,股骨长度应为7.3厘米;BPD为8.9厘米,股骨长度应为6.9厘米等。


  7、羊水: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间为正常,超过7厘米为羊水增多,少于3厘米为羊水减少。


  8、脊椎:胎儿脊柱连续为正常,缺损为异常,可能脊柱有畸形。


  9、脐带:正常情况下,脐带应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儿颈部见到脐带影像,可能为脐带绕颈。

正常怀孕孕期频繁检查不利胎儿发育


  从得知怀孕开始,小张就没少往医院跑。出于对胎宝宝的关心,她不仅要求多做了不少检查,一些常规的 检查项目她还特意跑到大医院挂专家号去做。因为自己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对怀孕没什么经验,而双方的四位老人也都紧张兮兮,生怕宝宝在娘肚子里有什么闪 失,弄得小张小两口更是担心不已。除了小心安排饮食起居外,整个孕期下来,光B超小张就做了5次,怀孕7个月时开始,她还租来胎心仪,天天在家听胎心。但 是,如此依赖医院检查对宝宝好吗?孕妈妈有必要这么紧张吗?


  整个孕期 B超检查两三次足矣


  关于产检的时间和次数,天津市妇幼保健专家邵平介绍,通常建议在怀孕3个月左右到社区医院建围产期保健卡(简称围产卡)。第一次产检比较复杂,检查的项 目包括肝功能,巨细胞、风疹、弓形虫等病毒感染,血常规,尿常规等,以后每个月检查一次即可。到怀孕8个月(即孕32周~36周),检查变成每半个月一 次;怀孕9个月(即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除要求必做的查验血糖、B超等检查外,一般产检就是测量孕妇宫高(腹围)、体重、血压、听胎儿胎心等项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医生不会要求孕妇去做特殊检查,其实这说明孕妈妈和胎宝宝都非常健康,孕妇不必频繁往医院跑。”


  准妈妈由于担心腹中胎儿的健康,又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容易过度紧张,总以为经常听胎心、做B超是了解胎儿情况的好办法,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发育并不 利。有些孕妇,整个孕期下来,做B超有五六次,这就是过度产检的表现。从科学角度讲,孕早期的B超是用来排除宫外孕的,孕妇可自行选择是否检查;怀孕 20~28周期间要求做的B超,目的在于筛查胎宝宝是否存在畸形等异常情况;孕晚期的B超则查看胎盘、羊水等情况,为分娩做参考。一般来说,整个孕期的B 超次数2~3次即可,多做无益。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9353.htmlTechArticle最近在病房里因为胎儿异常 进行引产的孕妇有好几位。我们查看了一下围产儿死亡记录,发现大多数围产儿引产的原因是超声发现的结构异常。很多孕妇都是流着眼泪就诊的,“为什么...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