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筋接骨酒

  [药物组成 透骨草10g 大黄10g 当归10g 芍药10g 丹皮6g 生地15g 土狗(挝碎)10g 土虱30g 红花10g 自然铜末3g

  [功能主治 跌伤,打伤。

  [用法用量 每日用一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制备方法 上十味,除自然铜,其余粗碎,用好酒50ral煎取一半,去渣,候温,分作三份。

  [资料来源 《药酒验方选》

  【功用主治】: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治风湿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①《东北药植志》:"疗热毒。软坚。外用洗风湿、风气疼痛、毒疮。"

  ②《吉林中草药》:"活血止痛,败毒燥湿。"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治腰腿疼痛,大骨节病关节痛,筋骨麻木,扭挫伤,闪腰岔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25克(鲜者50~75克)。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透骨草

  【选方】:

  ① 治风湿痛:山野豌豆、菖蒲适量,煎水熏洗。

  ② 治无名肿毒:山野豌豆适量。研细末,用蜡调敷。

  ③ 治阴囊湿疹:山野豌豆、花椒、艾叶各15克。煎水熏洗,每日一次。(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方法二:

  透骨草60克鲜者加倍,加水2~2.5升,煎煮 20分钟后,取汤汁待温度适宜时外洗头发

  用法用量:每日1次,连洗7日为1个疗程

  功效:治疗中亦可用洗发剂洗发,但必须洗发后再用透骨草煎剂洗发 1次。

  病害防治

  白粉病,为害叶、花、果,发病初期喷胶体硫或


骨折了可以喝药酒吗?

可以,但是要对骨头生长要帮助的才行,其它的药酒不宜多喝。

要想断骨快速生长愈合,建议选用能促进断骨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活血化淤的中药(胡氏接骨散)外敷快速接骨,一般早期一个月内的骨折,用药5至7天疼痛可基本消除,20天后可适量活动,全程治疗在30至40天左右可基本康复,恢复正常活动,骨折耽误时间长的、动过手术的,治疗则需要多延长一些时间。

在断骨没有生长愈合前,多休息少活动,忌吃高钙食物,西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药物忌用。

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复!

可以。但不是所有的都行。有治疗骨折的药酒。

续筋接骨酒



【配方】透骨草10g 白芍药10g 自然铜末3g 大黄10g 当归10g 丹皮6g
生地15g 土狗10个 土虱30个 红花10g 白酒350ml

【功用】接骨续筋,止痛。

【制法】1 将上述10味药材,除自然铜外,均捣为粗末,用酒煎取一半; 2 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用法】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孕妇忌饮此酒。

【药材功效解析】自然铜:天然的硫化铁矿石,性平味苦辛

 

要找医生帮你。你不知道什么叫骗死人的假药。

   还是合理治疗吧,

 吃点麝香接骨胶囊 。

 平时注意补钙

 饮食上也要注意

 最好就喝骨头汤 滴醋

 骨头汤 滴醋是最长骨头的

 

接骨丸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接骨丸 用法用量 水丸剂,100粒重12克。口服,成人一次服50粒,每日2次,黄酒或白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证实,自然铜、桂枝、续断等,具有改善组织微循环和局部血流,故能促进骨折愈合的加快,和骨痂的生长;马钱子能抑制组胺的分泌和松弛骨骼肌,具有止痛作用;土鳖虫、生姜、地龙、郁金等能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城轻实验性关节肿胀,故具有消炎止痛的功能。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之功效。

适应症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主治因外界暴力所致跌打损伤,伤筋动骨而见皮肤青肿,或有瘀斑,或骨折筋断,疼痛拒按,活动受限,脉弦紧等病证。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脱臼、关节韧带损伤、急性腰扭伤及软组织损伤等。1.骨折,经用本方治疗各种类型骨折100例(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47例,尺桡骨骨折35例,肋骨骨折7例),结果30天临床愈合者63例,30~40天临床愈合者34例,40天以上者3例;2.软组织损伤,经治疗各种类型软组织损伤158例,结果显效率为73.2%,有效率为26.8%;3.急性腰扭伤,经治疗急性腰扭伤17例,全部获愈。 不良反应

制剂

甜瓜子、土鳖虫、生姜、自然铜、地龙肉、黑郁金、马前子粉、桂枝、续断。 注意事项

www.budianjie.comtrue/daquan/237597.htmlTechArticle[药物组成 透骨草10g 大黄10g 当归10g 芍药10g 丹皮6g 生地15g 土狗(挝碎)10g 土虱30g 红花10g 自然铜末3g [功能主治 跌伤,打伤。 [用法用量 每日用一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制备方法 上十味...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