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脾浸酒方三(半身不遂)

仙灵脾浸酒方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肢节疼痛无力。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仙灵脾一两,一两,独活一两,(炮裂去皮脐)一两,(去苗)一两,桂心一两半,一两,一两,芎一两,(去根)一两半,茵芋一两,萆 一两,一两,海桐皮一两,虎胫骨(涂酥炙令黄)二两,鼠黏子一两,一两,川椒(去闭口及目微炒去汗)一两。
【制法】上诸药,细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二豆+斗浸之,密封,经七日后用之。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肢节疼痛无力。
【用法】每日不计时候,温服一小盏,常令酒气相续,其酒出一盏入一盏,以药味薄即止。
说明:《普济方》同上。


仙灵脾是淫羊霍吗?

仙灵脾是淫羊霍。

仙灵脾 异名:淫羊藿, 刚前(《本经》),     仙灵毗(《柳柳州集》),   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日华子本草》),   三枝九叶草(《本草图经》),   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贵州民间方药集》),   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   羊合叶,   洋火叶。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应用】

  1. 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治阳痿遗泄,可配仙茅、山萸肉、肉苁蓉等品;治腰膝痿软,可配杜仲,巴戟天、狗脊等品。

  2. 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治风湿痹痛偏于寒湿者,以及四肢麻木不仁或筋骨拘挛等,可与威灵仙、巴戟天、肉桂、当归、川芎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9g。

仙灵脾就是淫羊藿。

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键骨
主治:阳痿遗精;虚冷不育;尿频失楚;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15g;或浸酒、熬膏,入丸、散。外用:煎汤含漱。
用药禁忌:阴虚而相火易动者木禁服。
功效分类:补肾药;祛风药
临床运用:1.治疗小儿麻痹症:取淫羊藿、桑寄生等量,制成每2ml含生药各 1g的注射液。急性期以肌肉注射为主,配合穴位注射。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连续20天。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肌肉注射。穴位注射按常规取穴,每穴注射1-2ml,隔日1次,连续20天,休息半月再继续治疗。治疗各期小儿麻痹症共246例,其中急性期患者34例,痊愈8例,基本痊愈16例,显著有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恢复期患者43例,痊愈21例,有效15例,进步5例,无效2例;后遗症期患者共169例,痊愈及基本痊愈9例,显著有效及有效129例,无效31例。据观察,本品对急性期及刚进入恢复期的病例疗效显著,恢复较快。对后遗症期也有一定效果,用药后患肢普遍有发热、有劲等感觉,有效病例可见肌肉逐渐恢复,患肢增粗;其中以一下肢麻痹者疗效较好,上肢麻痹及年龄较大者疗效较差。用药后除有口干现象外,未见其它副作用。
2.治疗神经衰弱:
2.1.用3%淫羊藿煎液游子透入法,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少数患者另服镇静剂。观察104例,痊愈22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46例,无效15例。疗程长者疗效较好;治疗后症状开始好转愈早,疗效愈好,而治疗15次病情仍无好转者,即使继续治疗,疗效亦不显著,且不巩固。少数病例治疗初期可出现轻度反应或症状暂时加重,但继续治疗即迅速消失。
2.2.用20%淫羊藿酊每次5ml,每日3次饭前服,连续2-3月。治疗50例,约有80%患者治后症状消除或减轻。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但不适用于兴奋过程占优势或性欲亢进,及高血压患者。
3.治疗慢性气管炎:以单味淫羊藿丸观察1000余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74.6%,近期控制和显效率为22.1%。如配合矮地茶等组成复方治疗,疗效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单纯型的疗效优于喘息型,年龄大者疗效较差,但病程长短与疗效无明显关系;祛痰、镇咳作用较好,平喘较差;经治两个疗程者比一个疗程的近期控制和显效率有显著提高。观察中曾对经治一疗程的110例进行随访,结果半年后的有效率为59.1%,较原来疗效下降26.1%。制剂及用法:取淫羊藿茎、叶(干品),以其总量的80%煎取浓汁,20%研粉,两者混合为丸。每日量相当于生药1两,两次分服。治疗中曾以相当于生药5钱和1.5两的剂量(一日量),分别对部分病例进行观察,结果疗效与日服1两者均基本相似。服药后部分病例有轻微反应,以口干、恶心为多见,其次为腹胀、头晕,一般可自行消失。
各家论述:1.《纲目》:淫羊藿,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2.《本草经疏》:淫羊藿,其气温而无毒。《本经》言寒者,误也。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故主阴痿绝阳,益气力,强志。茎中痛者,肝肾虚也,补益二经,痛自止矣。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辛以润其燥,甘温益阳气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肝主筋,肾主骨,益肾肝则筋骨自坚矣。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
3.《本草述》:淫羊藿,《本经》首主阴痿绝伤,《日华子》亦首言其疗男子绝阳,女子绝阴,则谓入命门、补真阳者是也。盖命门为肾中之真阳,即人身之元气也 ,其所谓绝阳绝阴,不本之元气,何以嘘之于既槁。所谓益气力;强志,并治冷气劳气,筋骨挛急等证,皆其助元气之故。至若茎中痛,小便不利,皆肝肾气虚所致,此味入肾而助元阳,即是补肾气,而肝肾固同士治也。老人昏耄,中年健忘,皆元阳衰败而不能上升者也。以是思功,功可知矣。须知此味以降为升,其升由于能降也。
4.《本草正义》:淫羊藿,禀性辛温,专壮肾阳,故主阴痿,曰绝伤者,即阳事之绝伤也。茎中痛,亦肾脏之虚寒。利小便者,指老人及虚寒人之阳事不振,小便滴沥者言之,得其补助肾阳而小便自利,非湿热蕴结,水道赤涩者可比,读书慎勿误会。益气力、强志、坚筋骨,皆元阳振作之功,然虚寒者固其所宜,而阴精不充,真阳不固者,万不可为握苗之助长也。消瘰疬、赤痈,盖亦因其温通气血,故能消化凝结。然疬疡之病,由于阴血不充,肝阳燔灼,而煎熬津液,凝结痰浊者为多,幸勿误读古书,反以助其烈焰。洗下部之疮,则辛燥能除湿热,亦犹蛇床子洗疮杀虫耳。《日华》主丈夫绝阳,女子绝阴,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则辛温之品,固不独益肾壮阳,并能通行经络,祛除寒湿痹。但《日华》又谓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则未免誉之太过。而景岳且谓男子阳衰,女子阴衰之艰于子嗣者,皆宜服之,则偏信温补,其弊滋多,更非中正之道矣。石顽谓一味仙灵脾酒,为偏风不遂要药,按不遂之病有二因:一为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经络,或风寒湿热痹着之病,古人之所谓痹症是也,其来也缓;一为气血上冲,扰乱脑神经而忽失其运动之病,今之所谓中风,西医之所谓脑经病是也,其病也暴。仙灵脾酒,止可治寒湿痹之不遂,并不能治气血两虚之不遂,而血冲脑经之不遂,更万万不可误用。
选方:①治偏风,手足不遂,皮肤不仁:仙灵脾一斤;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厚纸重重密封,不得通气,春夏三日,秋冬五日。每日随性暖饮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圣惠方》)②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仙灵脾一两,威灵仙一两,芎藭—两,桂心一两;苍耳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仙灵脾散)③治目昏生翳:仙灵脾、生王瓜(即小栝楼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④治牙疼:仙灵脾,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奇效良方》固牙散)

是同一位中草药。
是一味药两个名
YES.

请问中风后遗症吃什么药好?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请问中风后遗症吃什么药好?: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一咱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临床上本虚标实。当然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都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复原丸”和“解凝活脑丹”。
复原丸:黄芪30g 太子参18g 全当归12g 白术18g 茯苓18g 熟地18g 黄精18g 山萸肉15g 川芎12g 仙灵脾15g
解凝活脑丹:水蛭10g 丹参18g 川足2条g 川芎12g 田七末1.5g
复原丸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方中熟地、黄精、山萸肉、仙灵脾滋补肝肾;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川芎、全当归益气活血,使气血周流旺盛,有助于通络活血化瘀之力。解凝活脑丹功能为宣通脑络,化瘀解凝。本丹以水蛭为主药。水蛭是吸血动物,性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其味咸、苦,咸能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治疗血瘀有良效。本病多为脑实质内形成血块,水蛭使脑络能通,血凝能解,说明水蛭有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中风后遗症 临床分型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中风后遗症 症状


1、肩手综合症:其发生率在20%左右,最早在发病后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74.1%在病后3个月内发生,一旦发生肩手综合症,应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是减轻浮肿及疼痛。
2、肩关节半脱位:其发生率在60-70%多数在病后3周内。特别在上肢松弛状态下发生。因为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松弛,使固定肩关节的稳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侧上肢的重力牵引使其向下移位,使肩关节脱离正常位置所致。
3、足下垂内翻:在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出现肌肉紧张,会逐步出现足下垂内翻,影响今后脚掌着地步行功能,所以同样需要早期康复纠正逐步出现的肌张力升高,若单靠运动纠正不行,则需佩带足托,减少痉挛,改善步行功能。
4、误用所致痉挛:如上述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出现肌肉紧张,轻微活动,患者因此会欣喜若狂,反复多次自行训练。上肢的屈伸及手的抓握就不知这是误用、误练,易造成肌肉痉挛,由于反复痉挛,可能使肢体功能停留在此阶段,无法继续恢复,所以一定要在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


中风后遗症 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
(1)、心肾阳虚型 表现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治宜滋阴补阳,熄风开窍。方选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   
(2)、肝阳上亢型 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 克。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生石膏;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3)、气虚血瘀型 表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克,当归、赤芍、桃仁各10克,川芎、桂枝、红花各12克,地龙、牛膝各15克,甘草3克。偏于气虚,重用黄芪或太子参;血瘀偏重加三棱、莪术、水蛭、三七;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桑枝、蜈蚣;言语不利者加远志、菖蒲、郁金;素体阳虚,手足不温者加附子、肉桂;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或番泻叶;小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
中风后遗症 护理

一、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中风后遗症


二、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三、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四、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五、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六、戒烟酒,要低盐低脂饮食。
七、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


中风后遗症功能恢复护理


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应积极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min。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配合针灸理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功能恢复。
2、语言不利: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虑,护理中要多接触病人,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由简到繁,坚持不懈。
3、口角歪斜:临床上常见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


中风后遗症的辩证护理


①中风急性期过后,常有偏瘫、偏盲、语言蹇涩、二便失禁等后遗症状,经适当治疗,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一般病后三个月内恢复较快,如超过六个月则较难恢复。   
②患者病后多虚,极易复罹外感,对风邪尤为敏感,所以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暖,在护理操作中尽量减少掀动衣被和裸露肢的时间,并随天气变化为患者增减衣被和调节室内温度。   
③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按时进行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擦浴更衣、清理粪便、整理床铺等、预防发生褥疮。   
④患者若口解流涎严重或有咳呛时,应调节适当的卧位,如半卧位,平卧时将头侧向一边,防止发生窒息。定时为患者轻拍背部,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⑤注意保持患侧的功能位置,防止患侧肢体受压、畸形、垂足等情况发生。对已偏废的上肢应用三角巾吊起,防止脱臼。   
⑥若患者上下眼睑闭合不全,应注意保护眼结膜,定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若张口呼吸时,可用生理盐水浸湿沙布,覆盖口上,避免咽喉干燥和异物刺激。   
⑦饮食应以滋补主为,酌情给予半流食或稀、软食品,并应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快,禁忌甜腻、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可适当选用山楂、木耳、萝卜、玉米、花生、大枣等有降脂、降压、软化血管和有补益作用的粮食蔬菜。   
⑧配合针刺、按摩、梅花针等疗法,协助恢复功能,常用的穴位有:天突、手三里、肩髃、肩井、肩贞、曲池、外关、合谷、劳宫、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内庭等。   
⑨失语患者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


中风后遗症的护理方法


1  情感护理   



多数患者经过一次中风后,对生命更加珍惜,情志舒畅,能主动配合治疗。但有的患者有自弃心理,尤其是遗有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厌情绪,表现为暴躁易怒,悲伤啼哭或冷漠无情,甚则拒绝治疗或自杀。对这类患者的情感护理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因人制宜实施心理护理,解开患者心中的郁结。



1.2  适时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进行补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让患者明白通过治疗和锻炼后遗症可得到治疗,身体可以逐渐康复。



1.3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病人自信心。常用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使病人情绪乐观,同时要做好患者亲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温暖。



2  功能锻炼    对中风后遗症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综合疗方法和适当的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有多种,若肌力尚存,能适当运动者,可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如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和被动运动。按摩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 5 min , 2 次 /d 。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若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坚持锻炼,并介绍方法和注意事项。   



功能锻练时要做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是运动量不能过大,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发再次中风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制定相应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原则,以防意外。



3  饮食护理   



中风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而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失宜,易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饮食上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低糖为原则,还应根据脏腑的偏胜偏衰有所补泻,如肝肾阴虚,肝阳偏旺者,宜多食黑木耳、黑芝麻等补益肝肾。属气虚血滞者宜多食薏米粥、人参、黄芪粥等健脾益气;属瘀热郁滞者要禁酒,高血压者进低盐饮食,合并肥胖者要减肥控制体重等。   



总之,中风后遗症经过正确护理,可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地缩短康复期。


中风后遗症 预防

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并发症


因中风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  
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  
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  
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  
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冬瓜汤可以预防热中风

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的6~8月份都是中风的高发期,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又称之为“热中风”。   
建议平时喜欢煲汤的中老年人,可以在炎热的夏季煲些解暑汤用来清热解暑:   
取鲜荷叶一张、冬瓜500克、食盐少许,将鲜荷叶洗净,鲜冬瓜连皮,加清水五碗煲汤,盐少许,汤成后食冬瓜并饮汤。且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另外,中老年人还要经常测血压、血糖、血脂等中风危险因素,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中风后遗症恢复期的护理
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应积极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min。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配合针灸理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功能恢复。  
2、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虑,护理中要多接触病人,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由简到繁,坚持不懈。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
中风后遗症 饮食
饮食疗法

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四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服食。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
黄芪肉羹: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可滋阴助阳、补气活血。
黄芪地龙瘦肉粥:鲜地龙50克,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50克,切丝,共用调味品勾芡;取黄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粥熟即可调味服食。


饮食

虫草郁金鸡:母鸡1只,冬虫夏草30克,郁金50克,将鸡剖杀、开膛洗净,纳入虫草、郁金以及适量调料,缝严后炖烂服用。
补养肝肾 中风后遗症见偏瘫日久、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筋肉抖颤等,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
健脾化痰 中风后遗症见头昏眩晕、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运动不利、胸脘满闷、食少纳呆等,可选用以下调养药膳。
山药葛粉羹:山药150克,葛根粉200克,小米100克,共熬粥服食。
淮莲柠檬糊:淮山18克,莲米30克,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酸柠檬半只,研磨如浆状,置小锅内加水200毫升,煮沸,冲入淮山莲米粉搅拌成糊状,入冰糖40克溶化,凉后可随意食用。宜于兼见口唇干燥、大便干燥、大便干结者。
橘皮山楂粥:橘子皮10克,山楂肉(干品)15克,莱菔子12克,先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糯米100克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药末再稍煮,入食盐少许调味,视适当温度随意食用。宜于兼有血脂偏高者。


中风后遗症的饮食
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除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外,强调饮食要注意清淡、合理搭配、营养丰富。主食以大米、面粉、小麦、玉米等为主;多吃豆制品及瓜果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萝卜、黄瓜、茭白、莲藕、橘子等;蛋白质以鱼类为最佳(鲤鱼除外),如黑鱼、黄鱼、鲫鱼等;少吃猪、牛肉等畜肉及其内脏;少吃盐、糖及辛辣刺激之品。若配合相应的药膳食疗,可进一步促进康复,现将常用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
一、益气活血: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肢软神疲、偏身麻木、瘫肢肿胀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①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四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服食。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②黄芪肉羹: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可滋阴助阳、补气活血。③黄芪地龙瘦肉粥:鲜地龙50克,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50克,切丝,共用调味品勾芡;取黄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粥熟即可调味服食。④虫草郁金鸡:母鸡1只,冬虫夏草30克,郁金50克,将鸡剖杀、开膛洗净,纳入虫草、郁金以及适量调料,缝严后炖烂服用。
二、补养肝肾:中风后遗症见偏瘫日久、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筋肉抖颤等,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①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切成碎块)。与粳米50克一同熬粥,将熟时放桂圆肉20克再熬10分钟,即可服食。②芪杞炖鳖:鳖肉2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20克,加适量水同炖至鳖肉熟烂,即可服食。③二冬鱼肚粥:天门冬、麦冬各30克,水煎取汁;同枸杞子20克、大米50克煮粥;粥将熟时,调入捣碎的鱼肚胶10克,烊化,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④黄精珍珠牡蛎粥:黄精10克,珍珠母、牡蛎各30克,三味水煎取汁,加大米50克煮为稀粥服食。可平肝潜阳、熄风通络,宜于兼见面色潮红,烦躁不宁者。
三、健脾化痰:中风后遗症见头昏眩晕、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运动不利、胸脘满闷、食少纳呆等,可选用以下调养药膳。①山药葛粉羹:山药150克,葛根粉200克,小米100克,共熬粥服食。②淮莲柠檬糊:淮山18克,莲米30克,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酸柠檬半只,研磨如浆状,置小锅内加水200毫升,煮沸,冲入淮山莲米粉搅拌成糊状,入冰糖40克溶化,凉后可随意食用。宜于兼见口唇干燥、大便干燥、大便干结者。③橘皮山楂粥:橘子皮10克,山楂肉(干品)15克,莱菔子12克,先分别焙干,共研为细末;另将糯米100克煮粥,粥将成时加入药末再稍煮,入食盐少许调味,视适当温度随意食用。宜于兼有血脂偏高者。
饮食注意事项


中风后瘫痪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体力活动显著减少,胃肠道蠕动相对减弱,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易发生便秘。因此,中风后遗症病人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必须满足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需要。
(2)多饮水、多食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盐水可预防便秘。日常膳食中也应有干有稀、有饭有汤,常食稀粥,对少数不愿饮水者,可适当吃一些多汁的新鲜水果。多饮汤水可预防便秘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3)为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要适当进食含纤维高的食品,以预防便秘发生。
(4)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饮食禁忌
牛髓:甘温补虚之物,是为一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凡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症的心血管疾病之人,切忌多食。
狗肉:为温补性食物,易助热动火。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凡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者不宜食用。
羊髓:由于羊的脑髓中胆固醇含量颇高,故对血压高、血脂(尤其是胆固醇)高者,不宜多食常食。
肥猪肉:由于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8%,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长期血压偏高者忌吃肥猪肉。
猪肝:由于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常吃多吃猪肝,对高血压及高血脂不利,故应适当忌吃为妥。
猪肾:俗称猪腰子。虽有补肾之功,但含胆固醇量颇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腰子中含胆固醇405毫克,比猪肝还要多。所以,患有高血压者,不宜多吃常吃。
鸡肉:性温,味甘,肥腻壅滞的食物。《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多食生热动风,诸风病皆忌之”。《饮食须知》亦云:“鸡肉,善发风助肝火。”由于鸡肉性温助热易动风,尤易引起内中风,故高血压者及有中风先兆之人忌食之,尤其忌吃公鸡的头、翅、爪。
鸭蛋:由于鸭蛋(尤其是鸭蛋黄)所含的胆固醇量极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鸭卵,滞气甚于鸡子,诸病皆不可食。”
醍醐:性平,味甘,虽有滋阴补虚作用,但属于一种高脂肪性食品。在每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达20克,而仅含2.9克蛋白质。凡血压升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中医认为胡椒辛热、性燥,辛走气,热助火。如高血压患者身体壮实,肝火偏旺,或阴虚有火,内热素盛者,不宜多食。据近代报道:正常人将胡椒0.1克含于口内而不咽下,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共试24人,均能引起血压上升,收缩压平均升高13.1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18.1毫米汞柱,均于10~15分钟后复原。由此可见,高血压病人忌吃胡椒。
白酒:俗称烧酒。明·李时珍称之为“纯阳毒物,与火同性,过饮不节,杀人顷刻。”现代有学者认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脏内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同时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使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因此,患有高血压者,切勿多吃烈酒。
食盐:性寒,味咸。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都指出,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食盐量多少与血压有直接关系。因此,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
人参:性温,味甘苦,为温补强壮剂,有助热上火之弊。当高血压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头昏头胀头痛、性情急躁、面红目赤之时,切勿食之。一般来说,凡高血压患者,没有气虚体弱之状,或体质尚佳者,皆不宜食。这也包括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病人,都当忌之。
资料来源

http://www.budianjie.com/zhongfhyzheng/fengyizheng.asp

http://www.budianjie.com/zhongfhyzheng/fengyizheng23.asp



http://nb.037e.com/html/84/index.html


www.budianjie.comtrue/fuyao/211799.htmlTechArticle仙灵脾浸酒方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肢节疼痛无力。【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仙灵脾一两,一两,独活一两,(炮裂去皮脐)一两,(去苗)一两,桂心一两半,一两,一两,芎...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