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斑蝥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患者王某,因突然晨起面颊僵硬,左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左侧口角下垂,漱口漏水,鼓腮漏气,伸舌不偏。经诊为“左侧面神经麻痹”。患者自觅偏方:斑螫20个,冰片少许,研末水调,用毛巾湿敷左侧面颊,约30分钟后自觉灼痛,取下,约1小时后左颈部及面颊遂起红斑、水泡,继则水泡破溃,灼痛难忍。入院治疗,诊为:
    1、药物接触性皮炎;左侧颜面神经麻痹。给予烧伤膏II号外涂,口服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抗感染治疗,3天后面部皮肤基本愈合,继续治疗以祛风通络化瘀为主。以牵正散加减,配合营养神经药物,针灸对症治疗,经治25天,痊愈出院。该病例为颜面神经麻痹应用斑蝥过量引起斑螫中毒,面部神经麻痹失治合并药物接触性皮炎。
    讨论:1、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肾经,具有攻毒逐瘀之效。
    2、斑蝥药理分析:1:4水浸溶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具有发泡作用、抗肿瘤作用。本品属剧毒药物,斑螫素致死量为30毫克。
临床报道可应用其治疗恶疮、顽癣、口眼歪斜。但对其应用不当之中毒不可忽视。
    (1)内服中毒有剧烈之消化道症状;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并有不同程度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症状,死于急性肾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
    (2)外用皮肤接触:局部烧灼感、红斑、继发水泡,入眼则流泪、眼睑浮肿致结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
    (3)处理:内服者洗胃、服牛奶、蛋白水或半小时服氢氧化铝乳剂一次,每次10毫升,再与腹泻、一般镇静剂输液,若酸中毒,服碳酸氢钠、吸氧、维生素C等。外用者,烧伤膏外除,对症治疗。综上所述,应用斑螫时应慎重,常需研末。研末前须去头、足、两翅,用糯米同炒至米黄色为度。研细末时,最好以温布蒙于颜面上,再复以面罩,眼睛用眼镜保护,以免粉末飞入眼、鼻、口腔,引起剧烈炎症。

斑蝥是什么,及它有什么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用斑蝥贴敷穴位治疗四肢关节、腰背部的风湿痛(包括职业性良性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因神经血管疾病或外伤而引起的关节疼痛等)及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手术或外伤颜瘢痕区的反射性神经痛等)、传染性肝炎恢复期的肝区痛等,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据数百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大多数患者经 1-3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对急性风湿痛疗效显着。对增生性关节炎无明显效果,对有明显不可逆性的关节病变亦不适用。

用法:取斑蛰12.5g、雄黄2g;或斑蝥50g、雄黄5g共研细末,加蜂蜜适量,制成粒状备用。用时按针灸取穴原则选定穴位,然后职绿豆大小的圆粒,置于2平方厘米的胶布中央,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肢躯干部位的穴位,一般在24小时后揭去。穴位的皮肤上可出现绿豆大小的微黄色透明小水泡,无明显疼痛,有时周围略痒。水泡通常在4-7日内结痂脱落。1次以敷贴 1-3个穴位为宜,多则不超过5个穴位,以便有可能交错地进行第2、3次治疗。一般隔3-6天治疗1次,3-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后可休息2-4天。亦可将斑蝥去头足后研成细末,以少许置膏药中心,贴于疼痛关节处,24小时后揭去,局部即发生银杏大小之水泡,以消毒针尖刺破,挤出液体,敷料覆盖。斑蝥数贴于穴位上,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这种刺激首先作用在皮肤的神经感受器上,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理而达到止痛及治病的目的。

2.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取斑蝥粉0.2g,置于药油摊得较薄的膏药中心处,然后贴在病侧的太阳穴上(嘴歪向左侧贴在右侧,歪向右侧贴在左侧)。 1昼夜后局部发泡,刺破后揩干渗液(防止流入眼内及附近皮肤上),隔2-3日再贴,直至痊愈。局部发泡有感染时,待痊愈后再。治疗过程中忌饮酒。据近千例的观察,一般在用药后4-7日内口眼歪斜即渐减轻,10-14日可望痊愈。

3.治疗肝癌:从斑蝥中提取的斑蝥素,对普通型原发性肝癌前期有一定疗效,表现为治疗后癌块缩小,自觉症状改善,生存时间延长。但对黄疸、腹水型肝癌的疗效较差。据35例、15例、32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74%、80%和72%。另有5例治疗后,1例临床治愈;2例病情一度好转,最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另2例病情明显改善。用法:内服斑蝥素片或胶囊(每片或每粒含斑蝥素1mg),每次1片(粒)。开始每日1次,待适应后可增加到2-3次,同时多饮绿茶解毒。并配合应用中草药,大部分病例加用小剂量化疗。此外,有用斑蝥原生药制成药片治疗肺癌、肝癌、乳房癌、宫颈癌,用斑蝥烧鸡蛋(鸡蛋叩一小孔,放人去头、足、翅的斑蝥1-3只,再用纸和泥糊好,置于火上烤熟,只吃鸡蛋,每天1只)治疗肝癌、胃癌,均获得一定疗效。服用斑蝥制剂后的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方面。如口腔、咽部粘膜充血、灼痛或溃疡,心窝部不适,甚或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尿频、尿痛,甚或血尿。有时可出现四肢、面部麻木,或心率减慢,或暂时性血压升高等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反应。一般反应轻者不一定停药,多饮绿茶或对症处理即可缓解;泌尿系统症状严重者,应该停药数天。个别病例服药后心电图提示心肌损害,所以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心脏情况。

4.治疗神经性皮炎:4.1.斑蝥15g,浸入70%酒精10ml中,1周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发生水泡,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如病灶部仍有苔藓样变,可再次涂药,直至病变组织脱为止。一般涂药1-3次。亦可结合用0.25%普鲁卡因于病灶周围封闭。单用斑蝥酊外涂治疗24例,除 1例中断治疗外,均获痊愈。加用普鲁卡因封闭治疗54例,除2例结果不明外,亦均治愈。

4.2.斑蝥2g,浸入65度烧酒100ml中,7昼夜后取其上清液涂于患处,每日1-2次。30例患者经15-50天治疗后,痊愈25例,显着进步或进步者4例,无效 1例。涂药后起泡者7例。治愈病例中,18例随访半年以上,有8例复发,但病情较原来为轻,经再涂药,很快又趋治愈。认为斑蝥酒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可以阻断因搔痒而引起的恶性循环,使已紊乱的大脑皮质机能得到调整,并消除因搔抓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斑蝥酒的引赤作用,可以加速局部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局部营养,使苔藓化的病理组织吸收消退。

5.治疗斑秃:取斑蝥40只,闹羊花40朵,骨碎补40片(每片约2分厚),浸于95%酒精500ml内,5天后取澄清液涂擦患处,每天1次。擦药前,先用土大黄、一枝黄花煎洗患处。据24例经1个月以上的治疗观察,其中显效及好转者9例,控制发展者11例。

6.治疗传染性疣:取斑蝥12.5g,雄黄2g,研粉,加蜂蜜适量,调制成膏。同时先将疣之角化层削去,以碘酒消毒,然后取相当疣大小之斑蝥膏,用手指搓成扁圆状置于疣面,以胶布固定。经10-15小时,患部即起水泡,疣便浮离皮肤。治疗10例,均痊愈。
斑蝥 《中国药典》
【拼音名】 Bān Móu

【别名】花斑蝥、花壳虫

【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 3.5%;柱温为175℃±10℃ 。理论板数按斑蝥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6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斑蝥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必要时可稀释)。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氯仿30ml,振摇15分钟,放置6 小时,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残渣与滤纸,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

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炮制】

生斑蝥:除去杂质。

米斑蝥:取净斑蝥与米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除去头、翅、足。每10kg斑蝥,用米2kg。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斑蝥是野生的。为芫青科动物,有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广东等。 
斑蝥的主要作用是治疗癌症,抑制癌细胞的核酸代谢!
满意不?呵呵!
[来源]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 

[药材性状] 南方大斑蝥 呈长圆形,长1.5~3cm,宽0.5~1cm。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一对较大的复眼,略成肾形,触角鞭状,末节基部窄于前节,商品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一对,黑色,有3条明显的淡棕色横纹,鞘翅下面有一对褐色透明的膜质内翅,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3对足,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有特殊臭气,味初辛后苦,不宜尝。
黄黑小斑蝥 形体与上种近似而较小,长1~15cm,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阔。

[功能主治] 破血消徵,攻毒蚀疮,发泡冷炙。用于癥瘕癌肿,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附注] 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www.budianjie.comtrue/jinji/136483.htmlTechArticle患者王某,因突然晨起面颊僵硬,左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左侧口角下垂,漱口漏水,鼓腮漏气,伸舌不偏。经诊为“左侧面神经麻痹”。患者自觅偏方:斑螫20个,冰片少许,...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