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皮肤皲裂妙方

  生血润肤饮

  【别名】生血润燥饮

  【处方】川归身(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各3克,天门冬4.5克,麦门冬(去心)3克,五味子9粒,片芩(去朽,酒洗)1.5克,栝楼仁1.5克,桃仁泥1.5克,酒红花0.3克,升麻0.6克。

地黄

  【功能主治】生血润肤。治燥证。皮肤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如大便结燥,加麻仁、郁李仁各3克。

  


大家有治皮肤皲裂的方法没?

是尿素霜,药房有卖的,很便宜,几块钱因为不只是如凡士林甘油等的油性,还有保护作用,我爷爷的保姆冬天就是用它,这样工作起来,一直泡水 或者洗洁精什么的手就不会坏
各种肌肤补水方案 

【敏感性肌肤】

敏感型肌肤的女生总是对这个季节的保湿工作束手无策,如何让肌肤顺利过冬呢?我们为你量身定做了你的个性保湿方案,轻松搞定肌肤的敏感大敌。

1、随时随地给肌肤补充水分

2、当肌肤感到不适时,使用清爽型喷雾喷于脸上。

3、轻轻拍打脸部,确保水分可以被肌肤完全吸收

【干性皮肤】

缺水表象:感觉皮肤干干的,很紧绷,换季时还易起皮屑,易过敏,起小红疹子,还有很多幼小的细纹分布在眼周。

护理对策:洗完脸后应涂含有透明质酸和植物精华等保湿配方的滋润型乳液,干性皮肤角质层水分的减少,皮肤易出现的细小裂痕,所以在给皮肤补水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油分,选用亲油性的滋润产品,即产品高度补水但并不油腻,以免增加皮肤的油脂负担。

【油性皮肤】

缺水表象:用油光满面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尤其是鼻翼两侧,毛孔也较粗大。
护理对策:彻底地清洁和保湿对于油性皮肤才是正确的保养。选择保湿产品最好挑选质地清爽不含油脂,同时兼具高度保湿效果的产品。以亲水性强的控油乳液,保湿凝露,喷洒矿泉水或化妆水,之后以保湿凝露抹匀,含有茶树油的产品可以去除肌肤表面多余油脂,达到消炎、抗菌,治疗暗疮的效果。

【中性皮肤】
缺水表象:皮肤不干不油,肤质细腻,恰到好处,拥有中性皮肤是件幸运的事,但如果不细心保养,皮肤会出现偏干或偏油的现象。

护理对策:选择产品的范围很广,最好选择跟肌肤PH值相近的保养品,因为很多化妆品中都含有保养及保湿的成分,所以只要喷洒适度的脸部矿泉水,晚上睡前不适合使用太过滋润的晚霜,因为过油的产品和你脸上冒出的油质混合会导致青春痘的出现。

水嫩肌肤必读

1.喝足够水,每天至少要喝8大杯水。如果外出的话,最好随身携带一瓶矿泉水。

2.风吹日晒尽量避免。

3.不要用过热的水洗脸,洗脸后一定要使用保湿化妆水来补充水分。

4.每周1~2次,用具保持效果的敷面膜来SOS干燥缺水的肌肤。

5.喷雾式的矿泉水或滑润液,可以在你觉得肌肤干燥时发挥功效,往脸上轻轻一喷,除了可保持肌肤润泽,也可以清新提神。

如何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如何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 基本介绍

放射性皮肤病是由于放射线(主要是X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放射性同位素)照射引起的皮肤损伤。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它包围着整个人体,直接与周围环境接触,对于任何生产性有害因素,皮肤总是最先接触,因而职业性皮肤病在职业性疾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湖南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暴露于物理因素中的员工,皮肤病的患病率为70.3%,而放射性皮肤病占物理因素皮肤病的首位。


放射性皮肤疾病 分类

放射性损伤分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损伤两种。

1. 急性放射性损伤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射线、γ射线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潜伏期为数日,按损伤轻重分为4度。一般对表皮细胞的损伤,最初仅表现为细胞增殖减少。若超过阈剂量,局部可出现暂时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毛囊丘疹和暂时脱发,即I度损伤。I度损伤于照射局部出现,有界限清楚的红斑,2-6周内最明显,有灼热和刺痒感,脱发,红斑消退后出现脱屑和色素沉着。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症状由干性皮炎(红斑)进展到渗出性反应,即Ⅱ度损伤。1-3周局部形成潮红、肿胀、水疱,继而形成浅表糜烂面、红斑、自觉灼热或疼痛,以后结痂,愈合遗留色素沉着、永久性脱发等。病变程度重时可累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形成腐肉及坏死性溃疡,即Ⅲ度损伤。数小时至10天,红斑出现麻木、瘙痒、水肿、剧烈刺痛、水泡、坏死、溃疡等,为Ⅳ度损伤。

急性放射性皮炎因损害程度和范围不同,可伴有白细胞下降及轻重不一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性放射性损伤多见于操作违章或丢失放射源等事故。

2. 慢性放射性损伤

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职业性或医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为3度。I度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脱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纵嵴色条甲;Ⅱ度为皮肤角化过度、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增厚变形等;Ⅲ度为坏死溃疡、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等。

受到慢性放射性损伤,皮肤可发生扁平或疣状有质增生,或形成顽固性溃疡,可继发基底细胞癌或鳞癌。慢性放射性损伤多因超剂量照射或忽视个体防护所致。有一位在医院从事放射工作近30年的医生,在做胃钡餐检查或肢体骨折X线复位时,经常不戴防护手套。2005年6月以来,他的双手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粗糙、指甲灰暗、皮肤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增厚变形、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等症状。经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他被确诊为放射性皮肤病。可见,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放射性皮肤疾病 处理与预防

放射性损伤处理
急性损伤应立即脱离辐射源,防止被照皮肤再次受到照射或刺激;疑有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时,应及时清洗,并予以去污处理;对危及生命的损害(如休克、外伤和大出血),应旨先进行抢救处理。

放射性损伤预防
对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I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妥善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外伤及过量照射,并作长期观察;Ⅱ度损伤者,应视皮肤损伤面积的大小和轻重程度,减少射线接触或脱离放射性工作,井给予积极治疗;Ⅲ度损伤者,应脱离放射性工作,并及时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对久治不愈的溃疡或严重的皮肤组织增生或萎缩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I度患者一般无须处理,有红斑者可局部湿敷,搽消炎抗过敏的药膏,如艾洛松等;出现渗液靡烂的可给予硼酸水、碘伏等湿敷外涂;水疱发生溃疡者可用氯一氖激光治疗。急性红斑时可用洗剂或冷湿敷,有糜烂时可外搽1%龙胆紫或用2%-3%硼酸溶液、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等湿敷,对溃疡可用抗生素软膏,或用鱼肝油和白蜡配成软膏,或33%蜂蜜鱼肝油软膏。分泌物多时可用复方硫酸铜溶液稀释10倍热湿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刺激肉芽新生。有全身症状时按具体情况采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酵、输血或其他内科疗法。若有癌变倾向时,应作病理检查,必要时及早切除并植皮。

放射性损伤预防
预防放射性皮肤病的关键是做好外照射防护。

1. 时间防护
人体受到辐射的剂量与受照射时间成正比,照射时间越长,吸收的剂量越多,相应对身体的损伤也就越大。所以,减少人员在放射场中逗留的时间,便能起到防护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员不得不在大剂量率环境中工作时,应严格限制个人的操作时间,使受照剂量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2. 距离防护
对于点状放射源,在不考虑空气对射线的吸收时,人体受到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增加一倍,剂量减少至1/4,所以应尽量增加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如遥控操作或采用适当的工具等。

3. 屏蔽防护
在实际工作中,仅靠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来调节,往往有一定局限。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还需要在放射源和人之间设置一定的屏蔽体,用以减少和消除放射对人体的损害。

对于不同的放射,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材料进行屏蔽防护。大部分需要屏蔽的放射是X射线和γ射线,屏蔽这两种射线的材料很多。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原子序数的金属材料,如铅、铁等,另一类是通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土等。

4. 个体防护
开放源工作一定要根据不同工作性质,配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工作服、防护鞋、帽等。 [1]


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所致急、慢性皮肤损伤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因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放射性工作人员。非职业性受照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acute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
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多次大剂量(X、Y及β射线等)外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及放射性皮肤溃疡。
2.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chronic radiation injuries of skin
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或由小剂量射线长期照射(职业性或医源性)后引起的慢性放射性皮炎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2.3 放射性皮肤癌 skin cancer induced by radiation
在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放射性损害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



3 诊断与处理
3.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3.1.1 诊断标准
3.1.1.1 根据患者的职业史、皮肤受照史、法定局部剂量监测提供的受照剂量及现场受照个人剂量调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3.1.1.2 皮肤受照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和预后,因射线种类、照射剂量、剂量率、射线能量、受照部位、受照面积和身体情况等而异。依据表1做出分度诊断:

表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度诊断标准



分 度 初期反应期
假愈期 临床症状明显期
参考剂量,Gy Ⅰ° 毛囊丘疹、暂时脱毛 ≥3~ Ⅱ° 红斑 2~6周 脱毛、红斑 ≥5~ Ⅲ° 红斑、烧灼感 1~3周 二次红斑、水泡 ≥10~ Ⅳ° 红斑、麻木、搔痒、水肿、刺痛 数小时~10天 二次红斑、水泡、坏死、潰疡 ≥20~



3.1.1.3 最后诊断,应以临床症状明显期皮肤表现为主,并参考照射剂量值。
3.1.2 处理原则
立即脱离辐射源或防止被照区皮肤再次受到照射或刺激。疑有放射性核素沾染皮肤时应及时予以洗消去污处理。对危及生命的损害(如休克、外伤和大出血),应首先给以抢救处理。



3.1.3 全身治疗
皮肤损伤面积较大、较深时,不论是否合并全身外照射,均应卧床休息,给予全身治疗。
3.1.3.1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饮食。
3.1.3.2 加强抗感染措施,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类药物。
3.1.3.3 给予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E、A及B族。
3.1.3.4 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疼痛严重时,可使用度冷丁类药物,但要防止成瘾。
3.1.3.5 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
3.1.3.6 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各种蛋白水解酶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甲2-巨球蛋白(α2M)、丙种球蛋白制剂等。
3.1.3.7 必要时,可使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3.1.3.8 如合并内污染时,应使用络合剂促排。
3.1.4 局部保守治疗
3.1.4.1 Ⅰ、Ⅱ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或Ⅲ度放射性损伤在皮肤出现水泡之前,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必要时可用抗组织胺类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3.1.4.2 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水泡时,可在严密消毒下抽去水泡液,可用维斯克溶液湿敷创面,加压包扎,预防感染。
3.1.4.3 泡皮有放射性核素沾污时,应先行去污,再剪去泡皮。
3.1.4.4 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水泡破溃形成浅表溃疡,可使用维斯克溶液外敷,预防创面感染。如创面继发感染,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采用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湿敷。进入恢复期后适时手术。
3.1.5 手术治疗
3.1.5.1急性期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因此时病变尚在进展,难以确定手术的病变范围。必要时可进行简单的坏死组织切除及生物辅料和游离皮片覆盖术。注意保护局部功能。待恢复期后再施行完善的手术治疗。
3.1.5.2 位于功能部位的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或损伤面积大于25cm2的溃疡,应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3.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3.2.1 诊断标准
3.2.1.1 局部皮肤长期受到超过剂量限值的照射,累积剂量一般大于15Gy(有个人剂量档案),受照数年后皮肤及其附件出现慢性病变,亦可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迁延而来。应结合健康档案,排除其他皮肤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3.2.1.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可依据表2做出分度诊断:

表2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度诊断标准



分 度
临床表现(必备条件) Ⅰ° 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纵嵴色条甲 Ⅱ° 皮肤角化过度,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增厚变形 Ⅲ° 坏死潰疡,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具备其中一项即可)



3.2.2 处理原则
对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中,Ⅰ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妥善保护局部皮肤避免外伤及过量照射,并作长期观察;Ⅱ度损伤者,应视皮肤损伤面积的大小和轻重程度,减少射线接触或脱离放射性工作,并给予积极治疗;Ⅲ度损伤者,应脱离放射性工作,并及时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对经久不愈的溃疡或严重的皮肤组织增生或萎缩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3.2.3 局部保守治疗
3.2.3.1 Ⅰ度损伤勿需特殊治疗,可用润肤霜、膏保护皮肤。
3.2.3.2 Ⅱ度损伤具有角质增生、脱屑、皲裂,使用含有脲素类药物的霜或膏软化角化组织或使用刺激性小的霜膏保护皮肤。
3.2.3.3 Ⅲ度损伤早期或伴有小面积溃疡,短期内局部可使用维斯克溶液或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皮生长因子(EGF)、Zn的抗生素类霜、膏,并配合用甲2-巨球蛋白制剂,能促使创面加速愈合。如创面出现时好时坏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3.2.4 手术治疗指征
对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创面,应适时施行彻底的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再用皮片或皮瓣等组织移植,作创面修复。手术治疗的指征如下:
3.2.4.1 局部皮肤病损疑有恶性变时;
3.2.4.2 皮肤有严重角化、增生、萎缩、皲裂、疣状突起或破溃者;
3.2.4.3 皮肤疤痕畸形有碍肢体功能者;
3.2.4.4 经久不愈的溃疡,其面积较大较深,周围组织纤维化,血供较差者。
3.3 放射性皮肤癌的诊断与处理
3.3.1 诊断标准
3.3.1.1 必须是在原放射性损伤的部位上发生的皮肤癌。
3.3.1.2 癌变前表现为射线所致的角化过度或长期不愈的放射性溃疡。
3.3.1.3 凡不是发生在皮肤受放射性损害部位的皮肤癌,均不能诊断为放射性皮肤癌。
3.3.1.4 发生在手部的放射性皮肤癌其细胞类型多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3.3.2 处理原则
3.3.2.1 对放射性皮肤癌应尽早彻底手术切除。
3.3.2.2 放射性皮肤癌局部应严格避免接触射线,一般不宜放射治疗。
3.3.2.3 放射性皮肤癌,因切除肿瘤而需作截指(肢)手术时,应慎重考虑。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局部超剂量限值的受照史、受照剂量和逐渐显示出来的皮肤表现,并应除外霉菌感染、扁平疣、慢性湿疹及其它非放射性接触性皮炎等疾病。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已能较明确地给出引起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阈值,但因射线能量不同,受照情况各异,给出一个正确的通用阈剂量还是困难的。本标准给出的引起某些皮肤损伤的受照剂量阈值仅是参考值,其临床分度仍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
A.2 单纯的放射性皮肤损伤不伴有可资诊断为放射病的全身改变者,不能诊断为放射病。 [2]



www.budianjie.comtrue/mifang/259155.htmlTechArticle生血润肤饮 【别名】 生血润燥饮 【处方】 川归身(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各3克,天门冬4.5克,麦门冬(去心)3克,五味子9粒,片芩(去朽,酒洗)1.5克,栝楼仁1.5克,桃...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