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热衄血

  证名因郁热在里所致的衄血证。见《丹溪心法·衄血》。因肝胆郁热,心肾之阴受损所致者,伴见胁痛口苦、烦躁不眠等症。治宜清火解郁,滋阴泄热,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减。外感邪热郁于阳明不得发越所致者。证见目痛鼻干不眠,或身热口渴,脉长而洪,无汗者用干葛解肌汤,有汗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升麻、干葛。本证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变、血液病及传染病过程中。参见衄血条。

  衄血nǜ xuè 凡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证。包括眼衄、耳衄、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以鼻衄(见鼻出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不外火与虚:肝火、胃火、风热犯肺,热毒内蕴、肾精亏虚,气血两亏等可导致衄血。一般因感受外邪所致的衄血起病急,病程短,多有外感表证,内伤所致者反之。治疗当根据火之虚实及所病脏腑的不同而采用清热泻火、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益气摄血等治法。治疗不宜火灸,不宜发汗,用药避免辛、燥、香、窜。衄血不止者,嘱其安卧,勿情志过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予局部冷敷。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肠胃炎 跪求肠胃问题解答

筋膜炎 ×××,男,46岁,意大利人,2004年3月20日初诊。!!!1.主诉 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1年。2.现病史 患者1年前出现周身肌肉拘急紧缩,曾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因来中国工作而求针灸治疗。现证: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以腰腹部为甚,伴见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脉弦细。查体:未见异常。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3.诊断:中医:痹证(肝经郁热)。西医:筋膜炎。 4.诊疗过程 患者证属肝经郁热,筋脉不舒。法当疏肝理筋。针刺取穴:风池,筋缩,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中封。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004年3月27日 患者经1周治疗后,诸症明显减轻,身轻体舒,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继以前法治疗。2004年4月4日 患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诸症消失,活动自如,病情告愈。5.按语:本病肌肉拘急、紧缩病症在筋,病位在肝,而其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知其肝经内有郁热。正合《素问》:“肝气热,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之论。故治当疏其肝气之郁热,理气疏筋,取肝经腧穴,配以主筋所生病之足太阳膀胱经穴,内疏肝气,外柔筋脉,共达治疗筋病的目的。
查看原帖>>
栀子豉汤治发烧 中医实践 栀子豉汤治发烧。某男,15岁,以发烧一天来诊,一天前因剧烈运动后喝冰箱冷饮引起发烧,体温最高达39.8度,不恶寒,微汗,脉浮数,舌质红,苔黄,证属上焦郁热,肺气不宣。治以栀子10克,豆豉15克。1剂后体温降至37.8度,2剂后体温正常。
查看原帖>>
筋膜炎 ×××,男,46岁,意大利人,2004年3月20日初诊。!!!1.主诉 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1年。2.现病史 患者1年前出现周身肌肉拘急紧缩,曾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因来中国工作而求针灸治疗。现证: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以腰腹部为甚,伴见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脉弦细。查体:未见异常。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3.诊断:中医:痹证(肝经郁热)。西医:筋膜炎。 4.诊疗过程 患者证属肝经郁热,筋脉不舒。法当疏肝理筋。针刺取穴:风池,筋缩,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中封。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004年3月27日 患者经1周治疗后,诸症明显减轻,身轻体舒,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继以前法治疗。2004年4月4日 患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诸症消失,活动自如,病情告愈。5.按语:本病肌肉拘急、紧缩病症在筋,病位在肝,而其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知其肝经内有郁热。正合《素问》:“肝气热,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之论。故治当疏其肝气之郁热,理气疏筋,取肝经腧穴,配以主筋所生病之足太阳膀胱经穴,内疏肝气,外柔筋脉,共达治疗筋病的目的。
查看原帖>>
筋膜炎 ×××,男,46岁,意大利人,2004年3月20日初诊。!!!1.主诉 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1年。2.现病史 患者1年前出现周身肌肉拘急紧缩,曾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因来中国工作而求针灸治疗。现证: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以腰腹部为甚,伴见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脉弦细。查体:未见异常。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3.诊断:中医:痹证(肝经郁热)。西医:筋膜炎。 4.诊疗过程 患者证属肝经郁热,筋脉不舒。法当疏肝理筋。针刺取穴:风池,筋缩,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中封。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004年3月27日 患者经1周治疗后,诸症明显减轻,身轻体舒,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继以前法治疗。2004年4月4日 患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诸症消失,活动自如,病情告愈。5.按语:本病肌肉拘急、紧缩病症在筋,病位在肝,而其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知其肝经内有郁热。正合《素问》:“肝气热,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之论。故治当疏其肝气之郁热,理气疏筋,取肝经腧穴,配以主筋所生病之足太阳膀胱经穴,内疏肝气,外柔筋脉,共达治疗筋病的目的。
查看原帖>>
筋膜炎 ×××,男,46岁,意大利人,2004年3月20日初诊。!!!1.主诉 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1年。2.现病史 患者1年前出现周身肌肉拘急紧缩,曾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因来中国工作而求针灸治疗。现证:阵发性周身肌肉拘急紧缩,以腰腹部为甚,伴见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脉弦细。查体:未见异常。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3.诊断:中医:痹证(肝经郁热)。西医:筋膜炎。 4.诊疗过程 患者证属肝经郁热,筋脉不舒。法当疏肝理筋。针刺取穴:风池,筋缩,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中封。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2004年3月27日 患者经1周治疗后,诸症明显减轻,身轻体舒,舌淡红苔薄,脉沉弦。继以前法治疗。2004年4月4日 患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诸症消失,活动自如,病情告愈。5.按语:本病肌肉拘急、紧缩病症在筋,病位在肝,而其口干,晨起口苦,舌红苔薄,知其肝经内有郁热。正合《素问》:“肝气热,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之论。故治当疏其肝气之郁热,理气疏筋,取肝经腧穴,配以主筋所生病之足太阳膀胱经穴,内疏肝气,外柔筋脉,共达治疗筋病的目的。
查看原帖>>
衄血 血热妄行,从鼻出者,是治法与吐血同。 生地黄散 治郁热衄血,或咯血,皆治之。 枸杞子 柴胡 黄连 地骨皮 栀子(炒) 天冬 白芍 甘草 黄芩 黄 生地 熟地 止衄散 治劳伤出衄。 黄 (六钱) 赤茯 白芍 当归 生地 阿胶(各三钱) 又方 以左鼻孔出血,以色线扎右手中指;右鼻孔出血,线扎左手中指根;两鼻孔出血,两中指俱扎。
查看原帖>>

八宝治红丸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八宝治红丸 用法用量 本品为蜜丸,每丸9克(含药量4克),每盒10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药理作用 荷叶炭、侧柏炭、地黄炭、棕榈炭、小蓟经过药理实验证实,它们能收缩毛细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出血时间。经过动物实验证实,生地的提取物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牡丹皮能够降低血管通透性。黄芩、荷叶、木通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所以本品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出血。

适应症

清热止血,润肺平肝。主治肝肺郁热,损伤经脉引起的咳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肠风下血、崩漏。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病引起的咳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硬化所致的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急性胃炎、胃粘膜脱垂、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吐血和血液病、发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的鼻出血。 不良反应

制剂

鲜荷叶、荷叶炭、侧柏炭、地黄炭、牡丹皮、黄芩、百合、陈皮、石斛、桔络、生地、小蓟、香墨、铁树叶、关木通、甘草、浙贝母、棕榈炭。 注意事项

www.budianjie.comtrue/mingci/265821.htmlTechArticle证名因郁热在里所致的衄血证。见《丹溪心法衄血》。因肝胆郁热,心肾之阴受损所致者,伴见胁痛口苦、烦躁不眠等症。治宜清火解郁,滋阴泄热,用河间生地黄散加减。外感邪热郁...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