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家实

  语出《伤寒论》。“胃家”是胃与大小肠的简称。胃家实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拒按等症。

  注意事项

  一、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粘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的、过酸的、过辣的、过冷的、过热与过分粗糙的食物。可以选用容易消化食品并注意少用油炸、等烹调方法。食物应该清淡软烂。

  二、增加营养、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和维生素丰富的软食,例如牛奶、豆腐、胡萝卜与一些发酵的食品,食物要细嚼慢咽。

  三、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尤其晚餐要吃少,晚餐后不立即上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的负担。三次正餐食量较少可于餐间定时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也要有少量主食。


大肠热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dachangre
大肠热
Heat in Large Intestine


   热邪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失常,临床以肛门灼热,便下脓血或大便秘结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痢疾、腹痛、泄泻、肠痈、 便秘、痔疮、 温病及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菌痢、急性阑尾炎等疾病。
 关于大肠热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胃家实即包含大肠热。唐代《千金要方》中明确提出了“大肠实热”的证名。
 六腑以“通”为顺,特点是“泻而不藏”,如有宿食、积滞、湿热等停留肠道,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均能造成大肠热。大肠热据其病机变化有虚、实之分:①大肠实热。其病因病机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大肠外受湿热暑邪,致使传导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水谷不分成为泄泻,如暑泄、湿热泄;若肠内素有积滞,再外感暑湿热毒,湿蒸热壅,气滞血瘀,即成暴痢。二是饮食不节,恣食辛热厚味,热积肠胃,耗伤津液不能润泽,乃至热秘;如脾胃积热下注大肠,损伤肠络,又可成为肠热下血;若湿热积滞蕴结,大肠瘀滞痞塞,肠络不通,又可结聚成痈,成为大肠痈;或由于宿食、虫积,邪热阻塞肠道,而致气滞血瘀,上下膈拒则可成为肠结。三是受他脏影响,肺热下移大肠而为热泄,热盛耗津而致便结不通;或由热邪壅肺,肺失肃降导致腑实不通;反之,大肠实热又能使肺气不降或胃气上逆,彼此均可互为因果。②大肠虚热。多见于热病之后或产妇、老人以及阴虚内热者;由于热邪伤阴,肠燥液亏,无以濡润,而致便结难下。
 大肠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肛门灼热,泄泻或便下脓血,或大便干燥秘结,口干思饮,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脉数。大肠热的辨证要点是鉴别病证的虚实属性。①大肠实热证。一般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湿热泄,多发于夏秋之际,特点是腹痛即泻,粪色如糜而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滑;暑泄,多发于盛夏,泄下粘稠或暴注下迫,身热汗多,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舌苔薄黄,脉濡数;暴痢,初起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继之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小便热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有力,若热毒化火的疫毒痢,尚可出现神昏谵语及厥脱等症状;热秘,则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唇疮口臭,小便短赤,腹满胀痛,舌苔黄燥,脉滑实;肠热便血,大便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质稠,腹痛,大便不畅,舌红,苔黄或腻,脉数;肠痈,则腹痛拒按,腹皮拘急,痛有定处,发热,恶心欲吐,大便或结或泻,舌苔黄,脉滑数。②大肠虚热证。以肠燥、液亏引起的便秘为常见,大便难下,腹痛不著,或口干,低热,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内热之象。
 大肠实热证的治疗,以泄热去邪为主,临证可据病情分别选用大、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白头翁汤,连朴饮等。大肠虚热证的治疗,宜养阴润燥,常用增液汤、五仁丸、麻仁润肠丸等。
                 徐景华

www.budianjie.comtrue/mingci/271242.htmlTechArticle语出《伤寒论》。胃家是胃与大小肠的简称。胃家实指邪热结于阳明、津液受伤所出现的证侯。主要症状为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因邪热与肠中粪便互结,可出现潮热便秘、腹痛...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