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就是代表香火,在阳宅上,跟祖先牌位有关系,所以香火位不可对到电杆、尖锐物品,也不可在梁下,需合文公尺,一般就不会不合意。
接着就是卧室及灶(厨房煮饭的地方),这二个地方一样不可压梁,且要靠墙壁,所谓两头不着壁,损儿或多女少丁,灶也一样,不可对到柱子,若以上皆无问题又无法如愿,可试试求神,除了注生娘娘、观世音菩萨、保生大帝也很灵,除了拜拜祈愿之外,有时要许下“愿头”,如:愿望达成,必需做哪些事来还愿等,下愿力就足,有时求神要生男儿,前半年会很辛苦,怀孕不顺时要注意,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先求有子再看如何生男生女,一般较有根据是用饮食方式,如:男生(先生)多吃肉,女生(太太)多吃蔬果。
从风水角度看,影响生男生女的在乎一屋是否[四正]。一间屋呈现四方形的同时,最重要先看东方,因东方代表长男,即家中最大的儿子。如果缺乏东方角,或东方角凹陷,或摆放错误物件,将导致这户家庭不能生男。而目前这一看法也尚未得到科学证实。
(责任编辑:廖露)
谁知道“男左女右”是什么意思吗?和生孩子有关系吗?
是一种传统习俗而已,和生男生女没多大关系。中国传统习俗男左女右的来龙去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另外,还有照结婚玉照,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几年前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我曾看到过出土于阿斯塔那的伏羲女娲图的白色浮雕和说明。吐鲁番的伏羲女娲图,出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发现,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由于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自本世纪初发表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即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1953年,科学家发现,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竟然与吐鲁番地区表现化生万物的人类始祖形象非常相似。以化生万物为名,吐鲁番出土的一幅伏羲女娲画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当然至于“男左女右”是否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就连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也不例外。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如:房间是民居院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北京四合院都是平房,没有楼房。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正房就是北房,也称上房或主房。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於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往往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旧时人们有尊左的习俗,我们常说的“左祖古庙”、“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都是尊左的反映。
再如:戴戒指也是有讲究的,这种讲究不见诸文字记载,而是一种约定俗成。民众认为,左为上,右为下,左象征尊严和力量,右象征温柔和体贴。故民众佩戴戒指有“男左女右”之分。此外,男子戴在食指上表示求爱,戴在中指的表示正在恋爱,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而女子一般不戴在食指上,其他则与男子相类似。若有人男左女右地戴在小指上,则明确表示自己是独身。在当代民俗中,男女情感上的交往,一定要注意对方所戴戒指的位置,要尊重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恰如其分地相处。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女左男右的现象。位于嘉陵江东岸的古栈道石柜阁旁的千佛崖摩崖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造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从南到北全长417米,高45米,造像龛窟重叠十三层,密如蜂房,现有龛窟四百多个,大小造像七干多尊,以大云古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大云古洞,是干佛崖最大的洞窟.共有造像234尊,大殿正中弥勒佛立像系大云洞的主佛,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左边是则天女皇,右边是高宗李治,排列改变了我国男左女右的传统习俗。牟尼阁,衣纹琉畅,造型丰满,佛背后是褛空雕刻屏风,增强了石雕多面体的表现效果,是石窟中难得的艺术珍品。
男左女右,约定俗成,是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使然。从左到右,先男后女。按东方习俗,每每签名,若是夫妻,必是丈夫的大名写在前,妻子如一个后缀添加其后。不像西方,事事讲究“Lady first”,连演讲开篇词也是“Ladies and gentlmen”。
但时下出位女子越来越多,男左女右就有了错位时,是为男右女左。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素闻男女之间,多是男子大方,女子节约。丈夫买了贵东西,花费大洋五百,回家怕妻子肉疼,报账一百,亦是寻常事。女友林子却是特例。
林子人如其字,大刀阔斧;倾慕李白,性喜豪放。男友却是节约之人。两人外出,回家有好长一段路。林子总说打车吧打车吧,男友却不舍。商量到最后,各取所需:林子怕走路走到脚痛,打车回家;男友怕看到起跳器上的数字肉痛,走路回家。都是坚持“原则”之人,却也相安无事。
但有时也吵架。林子和所有女人一样对衣服情有独钟,男友却很少添置衣物。某晚,两人发生口角。林子顾自睡去,次日醒来,发现床头多了一份清单,上面一一罗列:裙子14条、毛衣12件、外套10件,又有围巾袜子等零碎若干,并估价多少多少元。原来,男友趁其睡去,打开衣橱,将袜子的衣物清点一番,推测出价钱,以警示其太过奢侈。
林子一笑哂之,依然故我。一日兴冲冲打来电话说,买到心仪古玉一枚,花费两千,并切切叮嘱,回家打算报账两百,万万不可走漏了风声。我闻之莞尔,哎,这世间男女。
细想来,男右女左也非林子一人。昔大学里几个知己之交,去年末相聚,谈及男友,皆感叹“谁说女子不如男”。互相打量,收入比他高,学历比他高,心比他高,只是身段不如他高。
过去,一直来,不想结婚的多是男人,女子苦苦等着那一半开金口,等得久的就等成了怨妇。而现在,这些个女人,论年龄,四舍五入都三十了,仍兴头十足地单身着。结婚?等我玩够了再说吧。倒是男人,作旧时女子状,急于要个名分。
哈哈,这世道,是男人越来越粉红,还是女人越来越中用?
藏家收藏1470块别人家的祖先牌位
虽说海内外炎黄子孙几千年来一直保留清明着祭祖、扫墓的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祖先牌位早就淡出人们视线。不过在成都,收藏家郑华却迷上了这项颇为冷门的收藏,至今已收集了1470多块牌位。据郑华透露,去年10月,他已经获得了四川省文物和文化部门关于建立私人博物馆的批文,目前正在筹划建立国内首个以牌位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牌位涵盖400多个姓氏
春日的蓉城,薄雾遮挡住了阳光,郑华带成都商报记者走上了公寓顶层的阳台。在角落靠墙的地方,搭了一个屋顶,形成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半开放空间,里面密密匝匝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牌位。
记者看到,摆放的牌位中,大的有2米见方,上面装饰华丽,背后还藏有暗格,暗格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小的则只有约两指宽。
“收藏这些牌匾,不能用水擦。”郑华拿着干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去上面的灰尘。他一边擦一边告诉记者,有些牌位的暗格是用墨写成,如果沾了水,会把原来的字迹弄污,“这里只摆了几百个,还有很多包裹好放在仓库里。”
据郑华介绍,他从2000年开始收集牌位,到现在一共收藏了1470多个,涵盖400多个姓氏,其中单姓牌位372个,复姓牌位67个。
“这些牌位的年代大都在清代到民国年间。”郑华称,他目前收集到的牌位当中,最早的是明朝嘉靖年间一块姜姓先祖的牌位,最大的则是清代前期“谢世历代始高曾祖考妣神位”,该牌位高2.63米,宽2.23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谢氏先祖的神位和对联,下层的神龛则供奉着土地、财神等各路神仙。
机缘巧合迷上冷门收藏
“收藏这个是无意识开始的。”郑华指着一块金漆上色的郑氏牌位告诉记者,自己结缘牌位收藏始于2000年3月,当时他回德阳老家,看到一块做工非常精美的牌位,“我原来是木匠,搞过雕刻,我发现它简直是一件艺术品。”于是,郑华几百元买下了这块牌位。
但郑华的举动当时被亲戚朋友好一通数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收集牌位。直到后来,郑华用木工手艺对这块牌位进行修复,他渐渐痴迷于其中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并渐渐迷上了收藏牌位。
郑华介绍说,那块牌位上花纹精美复杂,匾额上有二龙戏珠、寿山福海图案,两侧则有凤穿牡丹、金瓜花纹,寓意吉祥富贵、多子多孙,而在牌位的“胸廊”立着两个狮子,“这叫太师少师,寓意出将入相。”郑华说,牌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吉祥语言和美好寓意浓缩于一体,雕刻精美,其文化价值非常高。
这些牌位还具有深远的史料价值。“你看,这块彭氏牌位,是一块官氏牌位。”郑华指的牌位上写着"冠带大宝",就是指这位郑氏祖先当年考中举人以上,受过官爵。他还从暗格中发现了更多的信息,“祖先牌位不仅记录了当时人的职位、生平,还记录了彭氏族系的变迁。”
“收藏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郑华说,在收藏牌位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不常见的姓,如“初”、“百”、“女”、“油”、“盐”、“酱”、“醋”等,“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算筹建私人主题博物馆
郑华这几年一直奔走各地,希望收集到更多的牌位,更希望唤起各界对牌位背后文化内涵的重视。“现在很多人把家搬到城市,对于祖先的牌位并不重视。”郑华说,很多老堂屋年久失修,祖先牌位就扔在那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但他觉得,这是一种文化的流失。
“任何一个家族,都有郡望和堂号,可以追溯其发源地。”郑华说,祖先牌位是一个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他拿出一块“彭城堂”的牌位,“这是刘氏最为著名堂号。”据郑华介绍,彭城是刘姓郡望,也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许多刘氏宗族都将自家的祠堂称为“彭城堂”,以表明是正宗的汉家后裔。
“从宋代修百家姓,有504个姓,我已经收藏了400多个。”郑华说,他的收藏已经得到不少藏家的关注,“以前有收藏界的朋友来,想把我的藏品买走,但我觉得这是对祖先的一种亵渎。”
郑华透露,自己现有的地方太小,摆放不下所有收藏,他打算筹建全国第一个由私人申报的祖先牌位百家姓博物馆。郑华说:“我考虑建成后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