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让产妇面临更大危险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宫产,“生”孩子的过程被缩短到了几分钟之内。面对已达到50%左右的剖宫产率,不禁让人思考,“受罪”少的剖宫产真有那么多好处吗———

  “现在进医院后直接要求剖宫产的约占产妇总人数的1/3”,驻济几家大医院的妇产科大夫纷纷表示。

  齐鲁医院的统计表示,2007年1到3月份,53%的产妇选择剖宫产,4月份,该比例更是达到64%,为历史之最,比10年前济南市剖宫产率翻一番还多。1987年,济南市孕妇的剖宫产率还不到10%,但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剖宫产率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到1997年已接近20%。2002年以后的这5年里,剖宫产率增速更快。

  生孩子并非那么难

  记者从几家医院了解到,济南市目前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40%到50%左右,个别阶段甚至能超过这个比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控制在15%的剖宫产率差距甚大。

  虽然生孩子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有一些产妇还没有进入产程也没有产兆的时候,为了给孩子挑个“吉利”的“生辰八字”,硬是要求医生给自己进行剖宫产。济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毅说,分娩是个自然过程,可很多人把生孩子当作自己掌握的事情了。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如果分娩不顺利,用剖宫产对大人孩子都是一种好办法。可只要符合条件自己能自然分娩的,就应该努力去试一试。济南妇幼保健院的张桂芹大夫说,其实生孩子并不是那种“大汗淋漓、声嘶力竭”的痛苦,电影电视上有一定的渲染成分,生育之痛是人所能承受得了的。而且,之所以疼痛是因为子宫收缩压迫神经疼,加上生产前有些紧张情绪才导致更疼痛。即便生产困难,现在医院都有各种助产方式,产妇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受罪。

  剖宫产让产妇面临更大危险

  有的女性是疤痕体质,在剖宫产缝合好腹壁以后,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任何问题,但疤痕体质的人伤口处会长成大的疤痕,以后发胖时,由于刀口处没有脂肪不会发胖,人的腹部会因脂肪分布不均而变得高低不平。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手术就要“破元气”。剖宫产会使身体的完整性发生一定的破坏,同时,容易造成盆腔的感染和肠管的粘连等症状。自然分娩的产妇如无其他并发症,只要3天就可以出院,但剖宫产的产妇则最起码要一周才能出院。而且,只要是手术,就有麻醉意外出现的可能。相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说,因为手术的刺激和手术时要输液,剖宫产的产妇下奶比较慢。不但如此,进行剖宫产的女性,一般要过2年之后才能再次怀孕,且第二次生产时还要做剖宫产手术。而且,剖宫产后,子宫内膜容易掉到刀口处,就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内膜在刀口处长期积累增生形成包块,每次经期前后都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疼痛。这种症状必须做手术切除包块。

  同时,剖宫产的女性,发生羊水栓塞和血栓栓塞的几率也比较大。因为是手术生产,生产之后恶露也不容易排泄出来。

[1] [2] 下一页


请问剖腹产对产妇和婴儿有哪些不利影响?

  剖腹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手术如果应用得当,能起到挽救母儿的作用,否则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且可造成远期的不良影响,故施术前必须慎重考虑,加以重视。有很多孕妇对这种手术有一些误解,以为只要能尽快把孩子取出来就是好的。为加强大家对剖腹产的了解,下面将其优缺点列举如下。

  剖腹产的优点:

  为了更平安地生下孩子

  (1)由于某种原因,绝对不可能从阴道分娩时,施行剖腹产可以挽救母婴的生命。

  产妇哪些情况下需要剖腹产 阴道分娩无法达成,或经阴道分娩可能对产妇或新生儿(胎儿)有危险时,就需要剖腹生产。在哪些情况下,孕妇需要接受剖腹生产,母儿才会有满意的结果?这些特别的情况,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剖腹产适应症(Indications)。

  (2)剖腹产的手术指征明确,麻醉和手术一般都很顺利。

  (3)如果施行选择性剖腹产,于宫缩尚未开始前就已施行手术,可以免去母亲遭受阵痛之苦。逃避疼痛,选择剖腹产

  (4)腹腔内如有其它疾病时,也可一并处理,如合并卵巢肿瘤或浆膜下子宫肌瘤,均可同时切除。

  (5)做结扎手术也很方便。

  (6)对已有不宜保留子宫的情况,如严重感染,不全子宫破裂,多发性子宫肌瘤等,亦可同时切除子宫。

  (7)由于近年剖腹产术安全性的提高,许多妊娠并发病和妊娠合并症的中止妊娠,临床医生选择了剖腹产术,减少了并发病和合并症对母儿的影响。

  案例: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欧美发达国家的产妇选择剖腹产。1991年至2001年,美国非医学原因而自愿选择剖腹产生育的母亲逐年增多,而初次生育的产妇选择剖腹产的人数甚至上升了67%。2002年,27%的澳大利亚婴儿通过剖腹产手术出生,而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18%。专家表示,这一数字如今已上升至30%。在一些私人医院,几乎有一半的婴儿通过剖腹产手术出生。

  更平安地得到孩子,是这些准妈妈们选择剖腹产的主要理由,还有一些孕妇是害怕产痛或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舒适,另一些人则是为了避免自然分娩可能引起的大小便失禁。此外,高龄产妇与生育功能性缺陷也是产妇们选择剖腹产的主要原因。

  剖腹产在许多案例中都曾挽救过产妇的生命。在胎盘前置的情况下,如果产妇自然生产就会引发大出血,从而面临生命危险。另外,剖腹产也更适合生产多胞胎等情况。许多产妇都认为剖腹产是更保险的方式。而产妇一旦进行过剖腹产手术,如果再次生产,大部分医生都会担心原先的伤口破裂,而不同意使用自然分娩的方式。

  剖腹产的缺点:

  对母子都有不利影响

  (1)剖腹手术对母体的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是个创伤。

  剖腹产手术进行时 剖腹产Caesarean Birth很多人觉得剖腹产不必经过产道扩张,会很轻松,希望选择这种方式生产。其实剖腹产已经是一种手术,有相应的危险性,最好谨慎选择。

  (2)手术时麻醉意外虽然极少发生,但有可能发生。

  (3)手术时可能发生大出血及副损伤,损伤腹内其它器官,术后也可能发生泌尿、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合并症。

  (4)手术中即或平安无事,但术后有可能发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晚期产后流血,腹壁窦道形成,切口长期不愈合.肠粘连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5)术后子宫及全身的恢复都比自然分娩慢。

  (6)再次妊娠和分娩时、有可能从原子宫切口处裂开,而发生子宫破裂,如果原切口愈合不良,分娩时亦需再次剖腹,故造成远期不良影响。

  (7)剖腹产的新生儿,有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剖腹产生的孩子笨手笨脚 随着高龄产妇的日益增多和一些观念上的原因,越来越多产妇选择剖腹产。那么,剖腹产生下来的孩子和顺产生下来的孩子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的话,家长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推荐阅读:

  案例:澳大利亚拉特罗贝大学母婴健康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朗达·斯莫尔利用三年时间对妇女生产及产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斯莫尔说,的确有无数事例证明剖腹产能够安全产下婴儿。但事实上,与自然生产相比,选择剖腹产要承担更多风险。

  斯莫尔说,剖腹产毕竟是一个较大的腹部手术,手术增加产妇大出血和感染的可能性,产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并需要6周以上的产后恢复时间。长远来看,剖腹产还会影响妇女的再育能力,并有可能引发宫外孕等异常怀孕。

  英国一份2003年发表的学术报告指出,剖腹产创伤面大,产妇易患羊水栓塞,羊水进入血液导致产妇生命受到威胁,这也是近年来产妇一大死因。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产科专家特德·韦弗说,大部分选择剖腹产的妇女都可以安全生出婴儿,但比起自然分娩的产妇来讲,她们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也更可能面临产后抑郁和母乳缺乏等情况。

  研究表明,迄今为止,仍没有证据证明剖腹产比自然生产更安全。从新生儿角度来看,由于婴儿未经产道挤压,有部分胎肺液不能排出,容易导致出生后不能自主呼吸,而引发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等并发症。德国最近发表的一份学术报告进一步指出,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在降生第一年中还更容易患上食品过敏与腹泻的症状。

  根据上述,剖腹产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并非绝对安全。除了因挽救母婴必须做剖腹产外,如果没有手术指征,应尽量不做,争取自然分娩。
提问者评价
谢谢.理论讲得很多也很透.

最新剖腹产10大原因排行(2)

  第1名 头胎剖腹产

  危险指数:★★(中等)

  【状况说明

  这个原因可以说是国内剖腹产的第一名,也是经产妇专属的剖腹原因。因为前胎已经剖腹,为免除生产时发生危险,所以直接选择剖腹产。

  【什么原因导致

  因为担心自然产时发生子宫破裂等危险。算是一种不成文的剖腹生产惯例。

  【产妇可以怎么处理

  事实上,前胎剖腹,这胎自然产成功的案例已越来越多,所以如果妊娠期间一切正常,可以考虑自然生产,但这需与妳的产检医师讨论。

  【产科医师怎么处理

  若仍坚持剖腹,可以在足月(37周)之后安排剖腹生产,也可以等到有产兆后再到医院生产。(较少人如此,因为已有子宫收缩就有白痛的可能,如果胎位不正加上破水,则有脐带脱垂的风险。)

  那么,什么样的状况下可以尝试自然产呢?欧家佑主任医师说:“最好不要已有二次子宫开刀的经验。而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也曾经公布一些建议,例如,之前的剖腹方式必须是开子宫下段横式,而且在即将生产时的检查结果,没有任何必须开刀的因素干扰,以及院内就有血库及麻醉科等(或30分钟内可抵达)支持的医院。”

www.budianjie.comtrue/zaochan/352927.htmlTechArticle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宫产,“生”孩子的过程被缩短到了几分钟之内。面对已达到50%左右的剖宫产率,不禁让人思考,“受罪”少的剖宫产真有那么多好处吗——— “现在...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