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妊娠高血压 在我国的发病率 为9.4%。近一年我院妊娠高血压 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 可能与目前快节奏的生活造成孕产妇 的精神压力 大,怀孕后 营养摄入 不均衡,以及高龄孕妇 数量增多等有关。秋冬季 和初春寒冷季节及气压升高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发病时间一般多见于孕20周 以后,尤其是孕32周后最为多见。
  
  1、孕前体重 超重的女性怀孕 后会增加血压升高 的危险。
  
  2、有慢性高血压 、肾炎、糖尿病 等病史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
  
  3、营养不良 、贫血、缺钙,或患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孕妇。
  
  4、羊水过多 、双胎或多胎、怀巨大儿及葡萄胎 等造成子宫张力过高的孕妇。
  
  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 是妊娠高血压的三大症状。早期可能仅有轻度的下肢水肿 ,胎儿宫内发育 受限伴孕妇体重 明显增加,轻度头晕以及血压升高,轻度蛋白尿等表现。孕妇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 ,及时进行产科检查。
  
  预防和控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做产前检查 ,孕中晚期的人及上述妊高征 高发人群更应注意。
  
  2、饮食须均衡,避免体重过重 。整个孕期体重 增长的平均值约为12.5kg,每周体重增加 在0.5kg以内。
  
  3、孕妇要进行适量运动 ,增强抗病力。
  
  4、孕妇睡眠 宜左侧卧位 。左侧卧位可使子宫不压迫脊椎旁边的大血管,使得下脚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心脏,因而可以预防水肿 ,降低妊高征的发生。 妊娠相关话题
四种饮料孕妇千万别喝
0回复我爱妈妈055 发表于 2013-05-13
怀孕后多久做B超比较好
0回复我爱妈妈055 发表于 2013-05-13
妊娠相关文章
孕妈妈 知道什么是 妊娠高血压疾病吗
发表于2013-05-14疾病与用药
怀孕期间 孕妈妈患鼻炎怎么办 呢
发表于2013-05-14疾病与用药

妈妈圈 分享到: @妈妈网


高血压糖尿病人的注意事项~~!

有高血压
摄取奥米加脂肪酸
DHA的作用:
能减轻视力衰退的程度
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
可改变白细胞的化学作用,减缓发炎程度,有助于缓解关节炎及其它发炎

如果是富含亚麻油酸EPA DHA的鱼油功效就更多:
抑制血小板凝结,减少血栓、预防中风
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及坏的胆固醇(LDL),提高好的胆固醇
降低动脉硬化及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使血液循环顺畅,有助降低血压,减低患高血压的可能性
预防心律不整
抗发炎效用,治疗并轻减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改善牛皮藓、湿疹等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潮红、落屑、发炎等症状
是人类脑都充分发育的必需物质之一,对胎儿及婴儿的脑部发育尤为重要
是眼睛视网膜的重要成分之一,有助于视力的健全发育
胎儿及婴儿视网膜发育的必需物质
保持荷尔蒙分泌平衡,以改善经前紧张
降低早产的几率,对预防妊娠子痫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
抗癌
预防糖尿病

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能协助预防血凝块形成
但如果你每天服用着血液稀释剂或阿司匹林,在摄食Omega-3脂肪酸时请和医生咨询,以免同时摄食过量,会导致出血,或造成出血性中风
还有因为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
所以如果你近期要进行手术的话
就要停止服用,不然不容易止血

食物来源
主要的奥米加-3 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和 α-亚麻酸 (ALA)
EPA 和 DHA 存在于深冷海域的鱼类中,如金枪鱼、鲑鱼和鲭鱼,以及鲜海藻
ALA 主要存在于深绿色叶状蔬菜、亚麻籽油和某些植物油中

维生素E
维生素E通过阻碍胆固醇升高来防止动脉阻塞
维生素E是一种强大的反凝结的物质,它能帮助血液畅通地流过脂肪斑(动脉血管壁内脂肪物质的沉积物)的血管。
大量摄取维生素E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
这可能与维生素E能阻碍动脉内皮细胞“泡沫化”及平衡内皮细胞胆固醇代谢有关
维生素 E 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对于心脏健和血管的健康尤其重要

食物来源
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葵花籽、杏仁、松子、花生酱、甘薯、芦笋、菠菜和鳄梨

摄取大量的纤维素
纤维会伏在肠胃壁上
这样可以减少糖份的吸收

再来就多摄取维生素B
维生素B促进糖的代谢
还帮助将糖转换成热量
维生素B的食物来源
小黄瓜,冬瓜,菇类,葵瓜子,核桃类,芝麻,薏仁,小麦,全麦面包,豆类,瘦肉,大蒜,海苔,牛奶,豆浆,蛋,酉孝母,绿色蔬菜,胚芽,乳酪,起司,肝脏,番茄,包心菜,葡萄干,香蕉,糙米,麦芽,玉米,鱼贝类

清淡饮食,忌含糖高,脂肪高的食物!

三、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早期,仅有全身小动脉痉挛,而血管壁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因此及时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完全可以痊愈或控制。若血压维持增高多年不降,动脉壁由于长期缺氧、营养不良,动脉内膜通透性增高,内膜及中层被血浆蛋白渗入、渗入管壁的血浆蛋白逐渐凝固发生透明变性,血管壁因透明变性而发生硬化。硬化的小动脉壁日渐增生而失去弹性,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持续性升高。
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小动脉硬化常见于肾、脾、脑、肝、心、胰腺、肾上腺、甲状腺、横纹肌以及视网膜等器官组织中,各脏器血管病变的程度不大一致,通常以心、肾、脑等处的病变最为严重,故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是高血压病晚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的病理机制虽然还不十分清楚,韩老先生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加重与缺氧、应激、组织细胞获取氧利用氧功能降低,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密切相关。通过对“冬至降压方〔12〕”的临床观察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分析认为,方中丹参、葛根,是提高氧的利用率,增强抗缺氧、抗应激能力抑制血压升高的主要成分。由于高血压病早期治疗保健不当,结果该治愈的没有治愈,不该升高的继续升高,最终加速基因变异、动脉硬化、心力衰竭或卒中、猝死,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解决组织细胞获取氧利用氧的能力问题。
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是缺氧时首先受损伤的器官,脑组织几乎完全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耗氧量和对氧的依赖程度都较强,约占血氧量的20%。机体缺氧或大脑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功能降低时,释放能量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从而损伤脑组织,脑组织受损伤的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疲劳困乏、失眠、脑萎缩、痴呆等。病理生理学证明:大脑缺氧时大脑皮层、神经元、神经节呈高度兴奋状态;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钙、钠离子代谢失常;血管痉挛收缩致使血流量减少,肾素即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主要分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中药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剂、溶栓剂等。上述药物主要功能是改善微循环,确保血氧供应通畅,血氧供应充分确实为组织细胞获取氧创造了条件,但是组织细胞逐渐衰竭或受损伤不能充分获得氧、利用氧,影响营养物质代谢时,目前的降血压药物无法解决,相反某些降血压药使血脂升高,如β受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2〕。这就是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时的一大问题,由于无法解决组织细胞获取氧利用氧的能力问题,使得各种营养物质分解氧化持续减缓,释放能量持续减少,升压类物质和氧自由基不断的生成,虽然血压降了,但血脂、血糖高了,降血压药一停血压又高了,最终导致基因变异,累及其他器官。

四、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基因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混乱。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都将产生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生物化学证实,缺氧时糖酵解和糖异生功能加强,生物氧化功能受到抑制,丙酮酸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乙酰辅酶A,而在胞浆液中转变成乳酸。
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1 外源性血糖升高,即过食含糖的食物和盐,盐能促进糖的吸收。2 糖酵解加强,当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功能降低时,乙酰辅酶A不能彻底氧化,生成能量减少,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增多,大量的乳酸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异生成糖再进入血液使血糖升高。3 糖原分解加快,当机体受到应激时,例如降温、缺氧、惊吓、紧张等,导致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抑制糖的氧化分解,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在氧自由基和激素的作用下,激活cAMP通过调节基因信号转导使糖原分解加快,使血糖升高。4 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逐渐下降,糖的有氧氧化利用功能减弱,乳酸增多,糖原的合成功能也相对减弱,使血糖升高。5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敏感性降低、或糖转运载体功能降低、或胰岛素受体失活,使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进行分解氧化,同时影响脂肪合成,血糖升高。
治疗糖尿病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瑞格列奈片有名诺和龙)、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胰岛素等。
胰岛素为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内分泌物质,其功能有:1促进细胞膜载体将糖转运入细胞。2 降低cAMP水平,从而促进糖原合成。3 激活丙酮酸脱氢酶,从而加速糖的有氧氧化,即生成丙酮酸。4抑制糖异生。5缓解脂肪动员。不论选用那种药物治疗糖尿病,多数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数量或敏感性实现降低血糖。所以完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才能完整彻底使血糖被利用而降低。两个条件是:1糖转运载体正常。2细胞膜受体接受。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后,如何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氧化生成ATP、H2O和CO2。由于胰岛素只能在细胞液发挥作用,无法将乙酰辅酶A送入线粒体,线粒体外堆积的乙酰辅酶A,有三个去路,1生成乙酰乙酸转换成丙酮,酮体过多时则聚变为血液尿酸。 2 逆转成脂肪酸。 3 合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HMG 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调节酶,会使胆固醇或低密度蛋白升高。受糖酵解功能加强和儿茶酚胺的影响,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功能降低,乙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去路受阻,营养物质代谢混乱是糖尿病患者多数患有高血脂症、酮症酸中毒、高血压、浮肿、交感神经症状、血液粘稠度增强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药物治疗时无法回避的一大问题。
高血糖初期是完全可以预防、控制、延缓或治愈。就是遗传性基因变异性高血糖病也是可以延缓。但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如何使细胞组织能充分获得氧和利用氧,将糖彻底分解氧化,释放充足能量的同时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因为氧自由基能破坏DNA、损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受体、氧化修饰糖运输载体从而影响糖的分解氧化和利用。有证据证明,缺氧时ATP减少〔1〕,NADH〔1〕、脂肪酸 、cAMP〔5〕、乳酸〔6,10〕、血糖、氧自由基升高〔1,7〕。缺氧耐受力提高即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时则反之。临床医学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也发现,缺氧与血糖升高相关,但吸氧不能降低血糖,而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究其原因,是运动增加了氧的供应同时,也增强了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将糖和脂肪充分分解氧化利用,释放能量,满足了组织细胞的能量需求,从而减少乳酸和辅酶还原酶的生成使血糖、血脂降低。所以提高缺氧耐受力,即增强组织细胞获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将糖彻底分解利用是预防、控制和改善血糖升高,弥补降血糖药物治疗不足的理想方法。

维生素无法预防妊娠高血压


  很多孕妇在怀孕初期就开始补充维生素C和E,希望能帮助预防高血压等妊娠期并发症。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种做法可能没有什么效果。


  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此前有多项小规模研究都曾得出结论称,孕期补充维生素可以降低孕妇出现先兆子痫(严重妊娠高血压)的风险。而他们此次对1万多名孕妇进行的大规模研究却发现,补充维生素根本不会降低孕妇出现先兆子痫的风险,对于普通的妊娠高血压及其他妊娠并发症也无显著预防作用。 研究人员选取了1万多名孕期处于9周至16周的孕妇,将她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每天服用维生素C和E添加剂,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这些孕妇均为第一次怀孕且身体健康。


  研究人员对这些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她们分娩。结果发现,两组孕妇出现与妊娠有关的各种病症的几率并无显著差异。仅从先兆子痫来看,实验组孕妇患这种病的几率(7.2%)甚至还略高于对照组(6.7%)。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7424.htmlTechArticle妊娠 高血压 在我国的发病率 为9.4%。近一年我院妊娠高血压 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 可能与目前快节奏的生活造成孕产妇 的精神压力 大,怀孕后 营养摄入 不均衡,以及...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