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出现下腹部疼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下腹部疼痛 。一般说来,妇女下腹部疼痛的原因 ,可以分为月经周期 相关引起的疼痛和非月经周期引起的下腹部疼痛 。
  
  月经周期疼痛类型:可分为3种疼痛类型(仅指原发性的,没有任何病兆的疼痛)。
  
  1、月经疼痛
  
  因月经疼痛而前往妇科就诊的妇女为数不少,不妨随身携带止痛药,在例假刚来时服用效果最好 。
  
  2、续发性月经疼痛
  
  子宫病变 造成的月经疼痛,例如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 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等,按照程度的轻重给予不同方式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 是指子宫内膜 跑到子宫内膜腔以外的部位。若是子宫内膜跑到子宫肌肉层,则称为子宫腺瘤。所以内在式子宫内膜异位,就是指子宫肌腺瘤,外在式就称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方法 ]
  
  1、对子宫肌腺症和子宫肌瘤造成的月经疼痛来说,如果每次例假刚开始就疼痛不已且使用药物治疗 也无效者,如果已完成生育计划 ,可考虑以手术方式 来减轻疼痛 。
  
  2、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先考虑妇女是否解决生育问题 ,再决定使用何种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易诊断,如果使用超声波仍无法找出明显的病因,须采用腹腔镜检查 ,以找出真正的病因。
  
  尚未完成生育使命的妇女,治疗方式都比较保守;完成此“任务”的大都采取彻底根除的手术治疗 。
  
  3、排卵引起的疼痛
  
  排卵期间,肚子也会稍微痛痛的或胀胀的,有的甚至伴有透明蛋清状的、血丝等阴道分泌物 。这些都属于排卵期正常的生理现象 。 意外怀孕 相关话题
怀孕恐惧 症
87回复我老公是懒羊羊 发表于 2013-04-23
怀孕恐惧 症!
41回复我老公是懒羊羊 发表于 2013-04-22
意外怀孕相关文章
女人必看的在性生活中的10不要
发表于2012-12-03备孕生活
健康“透支”会毁掉你生育能力
发表于2012-12-12不孕不育
上一页12下一页
妈妈圈 分享到: @妈妈网


  
  月经周期 疼痛:可分为下列几种
  
  1、盆腔发炎
  
  盆腔是指位于肚脐以下接近耻骨长有毛发的部位。盆腔内的器官有输卵管、子宫、卵巢等,该部分属于囊状封闭式构造,它不会局限在某一单独的部位出现病症,当盆腔有发炎现象时,就等于整个囊状结构都发炎了,会产生闷闷的下腹部疼痛 。
  
  其病兆通常表现为分泌物增多、肚子疼痛,医师一般会以内诊方式在子宫颈部移动,如果出现腹部牵扯性疼痛即代表盆腔发炎。没有性经验的人,盆腔是不会发炎的。
  
  盆腔发炎会伴有轻微发烧,严重者会长脓包,即输卵管卵巢脓疡。程度轻微者服用抗生素即可,严重者必须住院注射抗生素治疗。仍无效者,需施以腹腔镜手术。
  
  2、卵巢囊肿
  
  月经周期的排卵也属于卵巢囊肿 的一种,滤泡在排卵期会自动破裂排卵形成类似内出血的情形,所以会有肚子疼的现象。另外,排卵期间滤泡比较脆弱,如果发生激烈的性行为时,滤泡会破掉且出血较多,这也是造成性交疼痛的原因 之一。
  
  一般说来,性行为后卵巢囊肿破裂造成的疼痛,只要充分休息,腹部疼痛 就可得到缓解,并无大碍。此外,性交后子宫肌肉的收缩或痉挛,也会产生腹痛的感觉,通常休息后都能得到缓解。当然,如果感到剧烈疼痛,必须前往医院就诊。
  
  3、卵巢扭转
  
  目前导致卵巢扭转的原因尚不确切,但这是造成妇女下腹部疼痛的常因之一。
  
  [治疗方式]
  
  卵巢囊肿引起的肚子疼痛,通常以卵巢破裂与扭转居多。如果不是急性腹痛,一般不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囊肿在6厘米以下,通常要观察3-6个月;6个月以后,如果大小没有变化或是变大时,可考虑腹腔镜手术。 意外怀孕 相关话题
怀孕恐惧 症
87回复我老公是懒羊羊 发表于 2013-04-23
怀孕恐惧 症!
41回复我老公是懒羊羊 发表于 2013-04-22
意外怀孕相关文章
女人必看的在性生活中的10不要
发表于2012-12-03备孕生活
健康“透支”会毁掉你生育能力
发表于2012-12-12不孕不育
上一页12下一页
妈妈圈 分享到: @妈妈网


整个下腹部疼痛是什么原因

下腹疼痛,多数是妇科病,也可能是有内科病和外科病 1.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多见于附件炎和盆腔炎,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疼痛在一侧或两侧,同时伴有白带增多 2.由月经引起的疼痛:妇女在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和全身不适多是生理现象,若疼痛剧烈则为痛经。青春期多为原发性痛经,可自愈;而经后发作的痛经多为某种疾病导致的 3.盆腔出血或瘀血内停,可导致盆腔疼痛,疼痛常表现为一侧大腿根部。 4.由排卵引起的腹痛:在排卵期内出现下腹部胀痛感,这是由于卵泡破裂所致。一般来说,这种疼痛并不影响健康,也无不良后果,但有极少数人因排卵期卵泡破孔较大,损伤小血管造成卵巢破裂使腹腔内出血,形成妇科急症,须到医院治疗。 5.由肿瘤引起的腹痛:肿瘤引起的腹痛、腹胀、腰痛和下坠感,一般是持续存在的。若肿瘤发生扭转、破裂、出血,则往往出现突发性腹痛 6.由急性阑尾炎引起的腹痛:疼痛始于上腹,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同时表现为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发烧、右下腹不敢按压 这些是常见腹痛的反应症状,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按上自我排查吧,祝你健康
提问者评价
谢谢!

求中医“产后腹痛”药方

求中医“产后腹痛”药方:

所属分类: 中医疾病 医学 医学术语 妇科疾病

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产后腹痛。一般说来,引起女性下腹部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月经周期相关引起的疼痛和非月经周期引起的下腹疼痛。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
产后腹痛 疾病概述


产后小腹部疼痛为主者,称产后腹痛。以新产妇多见。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引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宫缩痛”。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

中医将产后腹痛归人“产后腹中疗痛”、“儿枕痛”范畴。病因为产后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通则痛。可由于产后伤血,百脉空虚,血少气弱,推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而瘀滞;也可由于产后虚弱,寒邪乘虚而入,血为寒凝,瘀血内停,不通则痛而致。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气血虚弱,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血为寒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恶露排泄不畅而致。


产后腹痛 病因病理


产后腹痛的原因是由于子宫收缩所致,子宫收缩时,引起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时,血液流通,血管畅通,组织有血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这个过程一般在1—2天内完成。

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

产后腹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一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应请医生检查治疗。


产后腹痛 辩证分析

产后腹痛的发生,主要是血虚胞脉失养,气弱不行,或血瘀,胞脉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腹痛。



产后腹痛,首辨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一般可以痛的性质和恶露的色、质、量辨其虚实。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虚者补而充之,实者行而通之。


产后腹痛 疾病分类


产后腹痛,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产后腹痛。一般说来,引起女性下腹部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月经周期相关引起的疼痛和非月经周期引起的下腹疼痛。



产后腹痛类型:



1、月经疼痛



月经疼痛是一种临床表现,而不是独立疾病,所以没有包治月经不调的药物,也无专门技术,只有找到致病原因,对因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不确诊就滥用激素,人工周期和中医“调理”,只能是起到暂时“效果”,停药复发不说,有的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致癌。



2、非月经周期疼痛



子宫病变造成的月经疼痛,例如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按照程度的轻重给予不同方式的治疗。


产后腹痛 临床症状


产妇分娩后下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产科常见病证。又称儿枕痛。多因产时失血过多或受寒,或产后触犯生冷、寒凝血瘀而致。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产后腹痛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宋代《妇人良方大全》指出此病可因外感内伤,或瘀血壅滞而致,并称产后瘀阻腹痛为儿枕痛。明代《景岳全书》强调此病的辨证应分虚实。清代《傅青主女科》主张用生化汤加减治之。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气血虚弱,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血为寒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恶露排泄不畅而致。

产后腹痛的常见证型有:气血虚弱。证见产后小腹疼痛,喜暖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圣愈汤加减。血瘀阻滞。证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腹部有明显冷感,得热则减,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胸胁胀痛,四肢不温,面色青白,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沉紧。治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方用生化汤加减。


产后腹痛 诊断鉴别

分娩后下腹疼痛,称作“产后腹痛”,古称“儿枕痛”。有的人腹部疼痛剧烈,而且拒绝触按、按之有结块、恶露不肯下,此是瘀血阻在子宫引起;有的人疼痛夹冷感,得热痛感减轻、恶露量少、色紫、有块,此是寒气入宫、气血阻塞所致。



产后腹痛病大多是瘀和寒引起,但也有失血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空空、恶露色淡的,此当以补养法治疗。分娩时防止产后出血,产后勿食生冷,注意保暖,情志要舒畅,在产后即服3~5剂生化汤,可以减少或预防此病的发生。如果腹痛剧烈并伴有其他兼证,如发热、腹泻,或有癥瘕病史者等,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病变。



诊断要点:



产后出现下腹阵发性疼痛,难以忍受。或腹部绵绵,持续不解。不伴寒热等症者,可诊断为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应与伤食腹痛及感染邪毒所致的腹痛相鉴别。前者有伤食史,痛在胃脘,有大便异常;


产后腹痛 辩证疗法


一、血虚型



证见:产后小腹隐痛或绵绵作痛,持续不解。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胃纳欠佳。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



方药:



主方肠宁汤(傅山《傅青主女科》)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阿胶15克(烊化),麦冬15克,党参20克,山药20克,甘草6克,续断15克,肉桂5克(煽服),白芍20克。水煎服。



傅青主指出:“血虚之疼,必须用补血之药;而补血之味,多是润滑之品,恐与大肠不无相碍。然产后血虚,肠多干燥,润滑正相宜也,何碍之有?”此方补气补血,“气血既生,不必止痛而痛自止也”。



二、血瘀型



证见:产后小腹刺痛或胀痛拒按,阵发性发作。恶露量多少不一,色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胸胁胀痛,四肢不温。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方药:



1、主方生化汤(傅山)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炙甘草6克,炮姜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



如胀较痛明显者,加枳壳、白芍,以和血行滞。如兼乳汁缺乏者,加黄精、王不留行、炮穿山甲、何首乌、北黄芪,以补气血通乳汁。



2、单方验方香附APC合剂 香附子3克(研末),APC1片,开水冲服。


产后腹痛 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临床表现为血虚和血瘀两种证型。



(1)血虚型,症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燥,舌质淡红、苔薄,脉虚细。治宜补血益气。



(2)血瘀型,症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症稍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苔白滑,脉沉紧或弦涩。治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



方1 肉桂红糖煎



组成:桂皮6克,红糖12克。
用法:上二味水煎服,每日服3次,连续服5天。
功效:补血益气,祛寒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揉,手足不温,恶露量少,色淡。
附注:现代报道,肉桂有中枢性及末稍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且肉桂所含桂皮油,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



方2 赤豆南瓜散



组成:赤小豆100克,生姜30克,南瓜200克。
用法:上三味共焙干,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30克,
功效:补血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冷痛,喜揉,面色浩白,头晕耳鸣,恶露量少色淡。



方3 赤豆鲤鱼



组成:赤小豆50克,活鲤鱼1条(约500克),陈皮5克,黄花5克,调料适量。
用法:将活鲤鱼剖腹洗净,把赤小豆、陈皮、黄花以及调料全都塞人鲤鱼腹内,灌入鸡汤,上笼旺火蒸1小时,出笼。
功效:补血理气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胀痛,喜揉,面色不华,头晕耳鸣。



方4 山楂酒茶



组成:山楂肉15克,红糖50克,黄酒50毫升。
用法:上三味加水煎服,每日服3次,连服1周。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瘀型,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不畅,紫黯有块,面色青白,舌质黯、苔白滑,脉沉紧。



方5 山楂米汁饮



组成:山楂100个(打碎),小米500克,红糖150克。
用法:先将小米水煎,取浓汁,以米汁煎山楂,熟后人红糖服食,每日1剂。
功效:活血定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瘀型,小腹疼痛,得热则舒,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舌质黯有瘀点,脉涩。



方6 羊肉羹



组成:羊肉100克,生姜3片,面粉1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用开水洗净,去膻味,切片,与姜、葱同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放人食盐拌匀,煲2~3小时。从汤中捞出生姜,留羊肉片,继续煮滚,加水面粉搅拌即可。
功效:补血虚,温脾胃,止疼痛。
主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冷痛,得热好转,喜揉按,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紧。


产后腹痛 自疗方法

1.成药自疗法
(1)失笑散,每次9-15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用于瘀血阻于子宫者。
(2)益母草膏(冲剂),每次30克(1-2袋),开水冲服。用于瘀血阻于子宫者。
(3)艾附暖宫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用于寒气入子宫者。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用于体弱血虚小腹隐痛空空者。



2.验方自疗法
(1)向日葵盘1只、红糖3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米酒500克、红花10克,煎汁至250克。分2次服。
(3)当归12克、桃仁12克、甘草5克、川芎15克、炮姜5克、香附12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饮食自疗法
(1)生姜30克、当归60克、肥羊肉120克,先将前两味药水煎过滤取汁,再用其药汁炖羊肉,每早空腹食之(用量酌定)。产妇分娩以后,若腹痛过期仍不消失,则称之为产后腹痛。
(2)干姜粉1.5克、红糖25克,开水冲服,连服数次。本方主治产后腹痛,即儿枕痛。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
(3)陈生姜250克、熟地500克,同炒为末,每服10克,温酒调下。生姜温经散寒,熟地滋阴养血,妇女产后因瘀血及失血过多而致腹痛者均可用之。
(4)生山楂30-60克、生姜3片、红糖3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5)猪肉少量、益母草30克,煮熟后加黄酒少量。喝汤吃肉。
(6)羊肉25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炖食。



4.外治自疗法
(1)生姜30克(切细)、盐15克、麦皮100克,炒热布包敷于腹痛部。
(2)延胡30克、炮姜、附子、肉桂各15克,艾叶12克,煎汤10分钟后,多层布料浸汤汁敷于腹部,冷却换之。每次30分钟。
(3)风寒砂(坎离砂),炒热敷于腹痛部,每日2次。
(4)宁麻根120克,切细,用酒炒热,布包敷于腹痛部。每日2次,用于有瘀块者。
(5)腹部每日按揉数次,轻重自己掌握,一则可以帮助胃肠消化排气,二则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时排清恶露。



自疗注意事项
(1)如果腹痛较重并伴见高热(39℃以上),恶露秽臭色暗的,不宜自疗,应速送医院诊治。
(2)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食物。山芋、黄豆、蚕豆、豌豆、零食、牛奶、白糖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也以少食为宜。
(3)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
(4)产妇不要卧床不动,应及早起床活动,并按照体力渐渐增加活动量。
(5)禁止房事。


产后腹痛 避免误诊

腹痛时忌滥服西药四环素等抗生素以及去痛、安乃近等止痛药片。一则无助于恢复子宫排出恶露瘀血,二则会通过乳汁给婴儿带来不良反应。产后忌失于保暖,以至寒气入子宫。


产后腹痛 疾病预防

1、新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内血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这种腹痛较轻,可以耐受,不需治疗。如果腹痛较剧可按中医辨证治疗。



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寒而致腹痛。



3、临产及产后要预防出血而致的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 相关视频

[2] 飞华健康网 http://yun.fh21.com.cn/yun/html/20050517/000015.html
[3] 唐汉中医药网 http://www.budianjie.com/1/2005-03-13/47195.shtml
[6] 医药健康网 http://www.budianjie.com/pages/QJKlmqjb.html

www.budianjie.comtrue/chanqianjc/398588.htmlTechArticle妇女下腹部的盆腔内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引起下腹部疼痛 。一般说来,妇女下腹部疼痛的原因 ,可以分为 月经周期 相关引起的疼痛和非月经周期引起的下腹部疼痛 。 月经周...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