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抉微》

  为清代林之翰所撰,成书于1723年。

  全书共八卷,附余一卷,是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其中,卷一、卷二为望诊,详论了颜面、口、鼻、耳、目、齿、项、爪甲、舌等部的形色变化,并附有小儿指纹和虎口的观察方法。在这两卷中,引证了《内经》及诸家之言。卷三为闻诊和问诊,在闻诊中论述如何从病人的声息来判断疾病的程度和部位。

《四诊抉微》

  至于问诊,林氏则以张仲景的 “十问”为提纲,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病治疗过程及周围环境等。卷四至卷七为切诊,论切脉部位、方法、辨脉总论。书末“管窥附余”一卷,主要是对脉诊畅抒己见。并将书中重要部分编成四言歌诀,以便记诵。

  总之,《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

  林之翰,字宪百,号慎庵,清代苕东人。其所著《四诊抉微》为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林氏强调四诊在临床上同等重要,不可偏用某诊而忽视其他三诊,认为“四诊为歧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对四诊的论述,他不但重视一般规律的阐述,而且重视鉴别诊断。


古代中医分为‘望,闻,问,切’,那些书籍是详细介绍这四个字的?

四诊有《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医门法律·望色论》,《证治准绳·察身》,《四诊抉微》,《望诊遵经》,《辨舌指南》《医宗金鉴》《诊家枢要》《诊家枢要》《濒湖脉决》.....

找一本医学方面的书!《四诊抉微》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找一本医学方面的书!《四诊抉微》:

所属分类: 中医著作



我国最早比较系统的诊断学专著——《四诊抉微》。“望”、“闻”、“问”、“切”四诊法是祖国医学独特的内容。据甲骨文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的殷代就有“疾齿”、“龋”、“疾言”、“疾育”、“疾首”、“疾足”等十几种病名了。其中如“龋”就是表现在牙齿方面的疾病,它是通过望诊的方法,才能得知;“疾言”则是表现在言语方面的疾患,只有运用“闻”(古称听声)诊,才能得知;“疾首”是表现在头部的疾患,如头痛、头眩,这只有通过“问”诊,才可得知;至于“切”诊,起于何时,虽无从稽考,但《周礼》中已有关于切脉可以观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曾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还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四诊抉微》 作者

清.林之翰




《四诊抉微》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卷,附余一卷,是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其中,卷一、卷二为望诊,详论了颜面、口、鼻、耳、目、齿、项、爪甲、舌等部的形色变化,并附有小儿指纹和虎口的观察方法。在这两卷中,引证了《内经》及诸家之言。卷三为闻诊和问诊,在闻诊中论述如何从病人的声息来判断疾病的程度和部位。至于问诊,林氏则以张仲景的“十问”为提纲,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病治疗过程及周围环境等。卷四至卷七为切诊,论切脉部位、方法、辨脉总论。书末“管窥附余”一卷,主要是对脉诊畅抒己见。并将书中重要部分编成四言歌诀,以便记诵。总之,《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的重要诊法书籍。




《四诊抉微》 作者介绍

林之翰,字宪百,号慎庵,清代苕东人。其所著《四诊抉微》为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林氏强调四诊在临床上同等重要,不可偏用某诊而忽视其他三诊,认为“四诊为歧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对四诊的论述,他不但重视一般规律的阐述,而且重视鉴别诊断。




《四诊抉微》 文章在线阅读

http://www.budianjie.com/sShow.asp?id=472




www.budianjie.comtrue/shuji/265399.htmlTechArticle为清代林之翰所撰,成书于1723年。 全书共八卷,附余一卷,是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其中,卷一、卷二为望诊,详论了颜面、口、鼻、耳、目、齿、项、爪甲、舌等部...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