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

  为清代周学霆所著,成书于1827年。

  本书为中医脉学之专著,共三卷。卷一讲脉学的基础知识,即脉学源流、诊脉部位、法则以及二十七种脉象主病等。卷二讲痨、噎嗝反胃、喘急等二十一种常见内科杂证的脉象和治疗。卷三讲温、暑、疫病及妇人月经、胎前、产后、小儿疳积、外科痈疽等症之脉象和治疗。全书共八十一篇,末载“三指禅赋”一篇以明撰写本书之目的。

《三指禅》

  作者宗《灵枢》、《素问》、《难经》之旨,博览叔和以下诸家之脉说,通过对脉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二十七脉,以缓脉为平脉,异于平脉者均为病脉。书中论病脉皆以阴阳相对的方法加以归纳说明,并将脉学理论与临床辨证施治进行了有机结合。

  全书论述简明扼要,条分缕析。二十七脉皆编成歌诀,易学易记,故为后世所喜爱,成为一部学习中医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周学霆,字荆盛,号梦觉道人,清代邵阳(今湖南邵阳县)人。幼年因病弃儒学医,遇异人,得导引术,病乃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


请问贵团是否有《三指禅》古本扫描版?谢谢!

已发送请查收
若收件箱中没有请注意下【垃圾箱】…
有什么问题可以追问我~
满意请及时【采纳】+【赞同】 哦~~
祝阅读愉快

---------------BY 我爱电子书团队
追问
这些版本我都有,不是古本的,因为现代白话文删掉了古本的很多内容!古本的可以看见多久遇见鬼神一类,然后用相应的中药就可以治好!现代人不信迷信,为了出版,把这部分删掉了!
回答
那你要找人收藏的古本了,这种的那久远不会有扫描版的
追问
辛苦了,还是选为满意吧!哎!
提问者评价
谢谢

找一本医学方面的书!《三指禅》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找一本医学方面的书!《三指禅》:

所属分类: 中医著作



周学霆熟知脉学渊源,所撰《三指禅》以对举法拈出缓脉,以定平人脉象,并用26种病脉互相对照,简捷易记,他提倡意会,昌明指下。对常见疾病采用脉,症,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此书在脉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指禅》 书名

《三指禅》


《三指禅》 作者

周学霆 清代医家。字荆威,号梦觉道人。湖南邵阳人。少业儒,因病求医,得导引术获愈,遂改攻医。善于诊治。崇信佛道。自谓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全身脉息,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遂集四十余年诊脉经验,参考诸家之论,撰成《三指禅》三卷(1827年)行世。另著《医学百论》 、 《外科便览》等。


《三指禅》 书籍简介

脉学著作。三卷。清·周学霆撰于1827年。周氏信仰佛道,尝谓:“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并认为:“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故名《三指禅》。又自神其说,谓其脉学曾经“异人”指点而不同凡响。全书自总论以下共立八十一个论题,具体说明诊脉部位、方法及切脉诊病等问题。周氏论脉以“缓脉”为常脉,认为“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统领诸脉,共列二十七脉,以虚实、长短、滑涩等对比的方法,分析各种脉象不同之点,便于读者领悟掌握。周氏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论述各种疾病时,能以脉诊紧密结合病因、病理、证候以决定治法和方药,切于临床应用,颇为后世医家所推重。1949年后有排印本。


《三指禅》 全书阅读/下载网址

http://www.budianjie.com/lilunshuji/sanzhichan/


《三指禅》 现存版本

现存主要版本:清道光八年戊子(1828)星沙换鹅堂刻本;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会友堂刻本;清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三让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文益书局刊本;1930年中医书局铅印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92年中国医药出版社铅印本。


《三指禅》 医学延伸

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许多人以为,这个医家要三代作医生,才能请他治病。其实这个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黄帝内经》、《灵柩》、《素问》;二《神农本草》;三《太素》(脉理)。精通这三项,是作医生的必备条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医生,不能服其药。
《太素》所讲求的,完全是气脉的问题,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称为三指禅,不但在摸脉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人的穷通富贵。脉理真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难怪称这些人为三指禅呢。











www.budianjie.comtrue/shuji/265410.htmlTechArticle为清代周学霆所著,成书于1827年。 本书为中医脉学之专著,共三卷。卷一讲脉学的基础知识,即脉学源流、诊脉部位、法则以及二十七种脉象主病等。卷二讲痨、噎嗝反胃、喘急等二...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