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带状疱疹

[概述]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呈带状出现的成簇水泡,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称为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又因其状如蛇行又名”蛇丹“等。
[病因病机]
1、肝经郁热  多由情志内伤,肝经郁火,复感火热时毒,客于少阳,厥阴经络,熏灼肌肤,脉络而发为疱疹。
2、脾经湿热  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客于阳明,太阴经络,浸淫肌肤,脉络发为疱疹。
3、瘀血阻络  病人则皮损表面火热湿毒得以外泄,疱疹消退。但余邪滞留经络,久久不除,以致气虚血瘀,经络阻滞不通,多见于老年体弱者。
[证候特征]
该病的临床表现以胁肋等部位呈簇条状皮疹、水疱,排列如带状,灼热样剧痛为特点。临床上分于肝胆火旺,脾胃湿热和气滞血瘀三型。肝胆火旺的临床特点为皮损鲜红,灼热刺痛,伴口苦烦躁易怒,小便短赤;脾胃湿热型以皮损淡红,起黄白水疱,渗水糜烂,伴食欲不振,腹胀;气滞血瘀型为皮疹消退后,局部仍然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
[治疗]
1、肝胆火旺
取穴:皮疹水疱局部,外关、曲泉、太冲、侠溪、血海、胆俞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胆俞,再刮皮疹水疱局部,然后刮前臂外关,刮下肢血海、曲泉,最后重刮足部侠溪、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局部刮拭可引毒外泄祛瘀止痛;外关为手少阳经的络穴能疏利少阳经气,泻在表之火毒;取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荥穴侠溪。,以泻肝胆郁火;曲泉可清利肝经湿热;血海泻热化湿,祛瘀止痛。
2、脾经湿热
取穴:皮疹水疱局部、阴陵泉、三阴交、内庭、血海
刮拭顺序:先刮皮疹水疱局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然后刮足背部内庭。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刮拭皮损局部以泻热除湿毒;阴陵泉、三阴交、健脾以运湿祛毒邪;内庭能清利阳明湿热;血海可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3、瘀血阻络
取穴:阿是穴
刮拭顺序:按刮痧疗法刮拭顺序进行刮拭。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取阿是穴疏通局部经络,祛瘀泻毒。


姥姥得了带状疱疹

1、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神经痛的疾病。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嗜神经病毒,所以它主要是损伤神经。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神经损伤所致,要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治疗。如果皮损消退后神经痛超过1个月就形成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治疗时间要长点,但一般正规治疗后1个月内就能恢复;如神经痛超过6个月,治疗是相当困难的。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1)口服:弥可保片(甲钴胺片),1片,每天3次;维生素B1片 ,2片,每天3次;维生素B12片,2片,每天3次。止痛药可用:去痛片或芬必得(必要时口服)。(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到医院中医理疗科做做针灸和理疗。

可以 刮痧,但没多大效果。

请帮忙,什么是刮痧疗法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请帮忙,什么是刮痧疗法:

所属分类: 中医名词


刮痧(Skinscraping),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疗法 起源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疗法 疗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中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www.budianjie.comtrue/zhongyiguasha/12336.htmlTechArticle[概述]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呈带状出现的成簇水泡,痛如火燎,每多缠腰而发,称为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又因其状如蛇行又名”蛇丹“等。 [病因病机]...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