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茶,枇杷茶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原料:鲜枇杷3枚、紫苏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清肺止咳,止渴,下气。

枇杷

  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降气清肺止咳之功,用治肺热咳嗽,可配黄芩、栝楼皮等药以清肺化痰止咳。

  风热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叶等以疏风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麦冬、阿胶又能治肺燥咳嗽;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节、生地黄、蛤粉炒阿胶以清肺补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则再配川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强化痰作用。

  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而奏止呕哕、治呃逆之效。胃热呕逆还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强止呕之功

  妊娠呕吐,枇杷叶配生姜煎服;小儿吐乳不止,配母丁香为末,枣汤调下。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镇痛下乳。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

  枇杷核:苦,寒。疏肝理气。主治疝痛,淋巴结结核,咳嗽。清肺祛痰:本品苦寒,能清肺热,降肺气以止咳,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色黄。

  和胃降逆:可降胃气而止呕逆,用于胃热引起的呕逆。止渴:本品可治疗口干消渴,肺风面疮,粉刺。


枇杷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pipa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常绿小乔木。亚热带果树。因叶片状似琵琶,故名。原产中国长江上游。现湖北西部山区还有野生种分布。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已有枇杷作为栽培果树的记载。西晋时期今四川夹江、宜宾,湖北枝城以及广州等地都以产枇杷著名。唐代栽培北界达到今陕西南郑。北宋时扩展到长江下游,苏州太湖洞庭山和杭州产区开始形成。现以浙江、江苏、福建、台湾为主要产区。公元9世纪前传至日本,18世纪传至南欧,19世纪传至美洲,但栽培均不多。
  枇杷叶片长椭圆形,长可达30厘米左右,叶缘有粗锯齿,背面密生灰白或黄白色茸毛。在枝条的先端着生复总状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梨果球形至椭圆形,肉色浅黄至橙黄,重25~50克,由子房、萼片和花托发育而成,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花托。种子1至数粒,黄褐色。品种有100个以上,根据肉色可分为红沙种和白沙种两大类。前者一般树势强健,易于栽培,果大味浓而肉色鲜艳,适于鲜食和加工;后者果实品质优良,肉质细嫩而风味鲜美,适于鲜食,需要较精细的栽培技术。
  枇杷分布区年平均温度多在15℃以上。10月至次年1月开花,果 3月中至6月成熟。因幼果在树上过冬,冬季最低温度低于-5℃时易受冻损。喜温暖湿润而阳光充足的气候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实生、嫁接或高空压条繁殖均可。嫁接砧木多采用本砧、石楠或□□。石楠砧可提高嫁接树耐寒耐瘠性,□□有矮化作用。每亩约栽植30~45株以至60株。年施肥3~5次。花后或早春进行疏果。主要病虫害有枇杷瘤蛾、枇杷天牛、干腐病等。
  枇杷果实含水分85~90%,糖8~12%和较丰富的维生素 A。除鲜食外也可制罐。果实和叶片制成的枇杷膏和枇杷叶膏是润肺止咳药。花为良好的蜜源。树形整齐而叶常绿,晚秋开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名的观赏树种之一。(见彩图枇杷)
   (顾□)

www.budianjie.comtrue/zhongyiyaocha/236551.htmlTechArticle原料: 鲜枇杷3枚、紫苏3g、绿茶3g。 用法: 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用 :清肺止咳,止渴,下气。 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肺虚久嗽。枇杷叶味苦性寒,具有...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