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比躯体疾病危害更大

   黑龙江省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日前分析认为,与躯体疾病相比,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危害更大。

  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伟说,一个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科学排解,会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出差异较大的心身疾病。例如:心烦、乱发脾气、失眠、植物神经紊乱、情绪低落、低烧、躯体疼痛、疲劳感增多、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最终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而这些易受精神感染的人群中,将有部分患上祸及终生的精神心理疾病。

  心理医生们分析说,精神心理疾病种类不同,危害各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伤及自己。自杀是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25--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祸及他人。当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出现危险行为攻击他人时,多会对被攻击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尤以患者周围熟悉的人居多。

  殃及家庭。精神心理疾病不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及家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负担加重等情况,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危及社会。有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于政府、社会,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医生们认为,尽管精神心理疾病危害严重,但只要人们掌握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及早发现精神心理异常,采取有效措施,让病人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危害是可以防范的。


淋病可能转换为爱滋病吗?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1、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临床症状表现的5个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检测监测】
[编辑本段]
艾滋病检测,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监测、检验检疫、自愿咨询检测、临床诊断、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
艾滋病监测,是指连续、系统地收集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或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依据,并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艾滋病日】
[编辑本段]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Join the Worldwide Effort)"
主题目的是要求世界各国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活动,使人人都了解艾滋病的严重危害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公众人人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以争取最后终止艾滋病流行。
1989年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Our 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Women and AIDS)
这个主题要求从国家这个高度,引起全世界对妇女这些特殊问题的重视,同时也突出了妇女参与全球与艾滋病作斗活动的必要性。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Sharing the Challenge)
  这个主题的目的在于呼吁各国政府都要行动起来承担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责任。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A Community Commitment)
 这个主题要求以社区为中心做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人人都要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而不应将此看作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的任务。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来"(Time to Act)
  1989年以后,全世界艾滋病蔓延在加速。人类再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了。特别是那些艾滋病疫情还不是很严重的国家更要分秒必争,立即行动起来投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AIDS and the Family)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艾滋病的流行。
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Shared Right, Shared Responsibilites)
在防治艾滋病的斗争中,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要使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能分享防治艾滋病的物质和信息资源,有权获取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有权得到物质帮助;同时,也有责任承担相关的义务,把本国的、本机构的物资和信息资源提供给其它国家和机构分享。
1996年"一个世界,一个希望"(One World, One Hope)
  这一主题的意思是共同努力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向所有其生命受到艾滋病流行侵害的人提供关怀和支持的社会。 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开展与艾滋病的斗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决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改为世界艾滋病运动。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推广和规划两个方面取得更实际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成本的效益,并扩大在全世界动员工作的范围和影响。
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Children Living in a World with AIDS)
  此主题的中心是,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正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存在的世界中,他们正在对付的不仅是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正在暴露于艾滋病流行的问题,他们还要对付由这次流行所导致的问题和直到现在还是成人所面临的问题。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Force for Change: World AIDS Campaign with Young People)
  这次运动的目的是动员青少年努力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并加强对那些受到艾滋病传染和影响的青少年的支持,促进和保护他们的人权。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Listen, Learn, Live!)
  其含义是: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活动中,应倾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共同讨论涉及他们的各种问题,包括性与艾滋病。提倡相互学习,开展成人与儿童/青少年、青少年间、成人之间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消除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歧视,并懂得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和珍爱生命,动员青少年参与到支持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活动中去。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Men Make a Difference)
   旨在动员男性在艾滋病防治运动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作用,目的是提高男性的警醒意识和突出他们在控制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鼓励男性与艾滋病作斗争将成为最可靠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方法之一.
2001年你我同参与(I can, and You?)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Live, let Live)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Women, Girls, HIV and AIDS)
2005--2007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什么叫做"窗口期"?有多长?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6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

红丝带的由来及涵义
红丝带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毒男女有何区别

美国疾病控制与防治中心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男性和女性性交次数和性伙伴范围近似的情况下,一般只有一种病毒感染男性,而会有数种病毒感染女性。有趣的是,女性艾滋病患者携有的艾滋病病毒种类虽然多,但血液中病毒的总数量却比男性少近60%。而且不论男女,艾滋病死亡率总是差不多。
  这种奇怪的情况起初令研究人员大惑不解,后来发现答案是男女生理构造不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约5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称为"HLACLASSI"的遗传基因,它们可以确定哪些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并用信号分子给这些细胞作上标记,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会杀死被标记的细胞,从而阻止病毒的蔓延。作为反击,艾滋病毒把T细胞作为主要打击对象。
  而女性先天带有比较多的T细胞,这使女性对艾滋病病毒特别敏感。别以为这全是好事,由于大量的T细胞对艾滋病毒进行了强大的抗击,迫使艾滋病毒加快变异速度,以躲过T细胞的追击。结果,女性体内的一种艾滋病病毒不久就变异为数种,这种情况在感染后的第一年特别明显。因此女患者携有的病毒总数量不多,可是危害丝毫不减。这项研究成果把药品公司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若是事实,女性体内新变异出的艾滋病病毒会让名噪一时的"鸡尾酒"疗法和其它特效药黯然失色。

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区别

  HIV (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役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 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役系统,人体免役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 HIV 削弱了免役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艾滋病( AIDS )代表获得性免役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征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专家解读今年艾滋病新名词
[编辑本段]
今年出现一些有关艾滋病的新词,它们对阻遏艾滋病的流行非常重要,有必要做一些解释:
超级感染 艾滋病的"超级感染",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再度感染上另外一种类型的艾滋病病毒。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超级感染者"在首次感染艾滋病病毒后1年内发生第二次感染,也有一些人是在2年到5年后发生第二次感染。两种病毒可以在人体内"杂交",产生与这两种病毒都不同的新类型病毒。发生二次感染后,这些人的发病进程大大加快。根据这一发现,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间发生性行为,双方都存在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对于目前全世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23种艾滋病疫苗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一发现将使得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工作变得更艰巨。
帮凶 在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的过程中,人体的另一种免疫细胞B细胞扮演了艾滋病病毒"帮凶"的角色。
四免 一是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二是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毒抗体初筛检测。三是对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妊娠妇女,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毒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四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艾滋病遗孤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关怀 国家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双防双治 强调越是在艾滋病流行早期开展性病预防干预,对控制艾滋病疫情传播越有效果。规范自己的健康行为、推广使用安全的性行为、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这些都是对性病艾滋病"双防双治"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影响小儿智力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发生许多特异机会性感染及器官系统病理损害和肿瘤发生。小儿艾滋病70%~80%为围产期感染,其他感染途径有输血及血制品传播。青少年可因性接触及静脉注射毒品所致。围产期感染主要为在母体子宫内经胎盘传染,出生时经血液或产后经母乳等传染。
小儿艾滋病特别是婴幼儿艾滋病表现无特别之处,有时仅为常见儿科疾病表现。围产期感染大约12个月后发病,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2~3年发病。小儿艾滋病表现为生长发育障碍、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腮腺炎、艾滋病脑病、肺炎、反复细菌感染及系统性淋巴瘤、肝脾肿大。艾滋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小儿出现头晕、头痛、进行性痴呆、幻觉、癫痫、肢体瘫痪、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也可有脑膜脑炎、颅神经炎等表现。
艾滋病的诊断除根据表现外,主要靠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抗原、抗体及病毒培养及核酸检测。
目前艾滋病受到全世界重视,研究出了一些药物和疫苗,但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主张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以利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减少毒副反应及耐药病毒的产生。
小儿艾滋病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还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艾滋病脑病等,故给小儿智力发育带来很大影响,应加以预防。对艾滋病成人应隔离治疗,严格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物,患艾滋病的怀孕妇女最好终止妊娠,患病需血制品要检查确定无艾滋病病毒才能使用,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各海关应严格检查入关人员是否带有艾滋病病毒,发现带病毒者立即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教育青少年不要吸毒,不要注射毒品。

艾滋病的最早识别标志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从而导致诸如疱疹、疣以及霉菌样感染的皮肤病。据美国医疗中心皮肤科教授康乃特说,在患者的体重下降、疲乏等症状出现的几个月前,皮肤征兆会发生。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多种严重和顽固的皮肤病变可以充当艾滋病感染的早期识别标志。接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体内会出现有关的抗体。研究揭示,具有这种抗体的人均有下述一至数种皮肤病变:
  (1)在直肠和肛门周围出现单纯疱疹的水疱,在手、足和长胡须的部位发现新生的疣。
  (2)足部出现严重的霉菌感染现象。
  (3)皮肤炎症、红肿、出现水疱,并伴有脓疱病等皮肤的细菌性感染,典型的表现是在口和鼻周围出现一片斑状微小的水疱。
  (4)在腋窝等部位出现毛囊炎。
  (5)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在面部、头皮和躯体皮肤出现严重的油性鳞屑。
  (6)严重的干皮病或者年轻人突然出现了类似于老人的皮肤。
  必须特别指出,虽然专家指出上述皮肤病是艾滋病感染的早期征兆,但其条件是病人应当具有接触感染病毒的可能。这些可能包括近期输入可疑的血液,使用了来历不明的进口球蛋白等生物制品,或者具有同性恋和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历史。如果这些人突然发生了上述的皮肤病变问题,就很有必要做进一步化验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


艾滋病的早期信号——口腔病变
据国际研究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艾滋病患者都会单独出现口腔症状。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有以下几种:

白色念珠菌病 发生于上腭及舌背,在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或者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有人认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艾滋病的预测性指标。

毛状白斑 是位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病变不能除去。它几乎仅见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牙周病 表现为牙根发炎,牙根溃疡,牙根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根出血疼痛和恶臭等症状。据报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19%-29%有牙周炎。

抓紧时间治,不要停下来。不会成为艾滋病的。这是两个概念。不过你要注意不要太随便了。

请问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吃什么药好?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请问反射性躯体神经病吃什么药好?: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英文名: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别名:躯体神经病;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系由于富有交感神经的周围神经受轻微的损伤后反射性地引起该受累神经支配区及其支配区以外部位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好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纤维的正中神经或胫神经外伤之后。损伤轻微,症状表现严重,且常超越受损神经的支配区。以运动[瘫痪或(和)挛缩]和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突出,肢体远端较剧。一般在外伤后立即或数日、数周后发病,肌肉常显萎缩,但对机械和电刺激兴奋性增高。肌电图无失神经性改变。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英文名:reflectorysomaticneuropathy,别名:躯体神经病;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系由于富有交感神经的周围神经受轻微的损伤后反射性地引起该受累神经支配区及其支配区以外部位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好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纤维的正中神经或胫神经外伤之后。损伤轻微,症状表现严重,且常超越受损神经的支配区。以运动[瘫痪或(和)挛缩]和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最突出,肢体远端较剧。一般在外伤后立即或数日、数周后发病,肌肉常显萎缩,但对机械和电刺激兴奋性增高。肌电图无失神经性改变。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流行病学

多为病例报道中国国内尚未查到相关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病因


多认为系因手、足的刺伤割伤、药物注射或针刺治疗等轻微外伤处的病理性刺激灶,刺激了本体感觉和深部痛觉纤维而引起。



发病机制:
轻微外伤处的病理性刺激灶不断地传至脊髓,在其相应的及其邻近的脊髓节段内形成病理优势灶当这种优势灶以抑制过程为主时,即表现为反射性麻痹(瘫痪);而当这种优势灶以兴奋过程为主时即表现为反射性挛缩。因同时波及了脊髓侧角自主神经中枢,故引起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上述病理优势灶仅限于一侧脊髓时临床症状出现在病灶同侧;如上述病理优势灶波及双侧脊髓时,则双侧均可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但仍以伤侧为重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好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的正中神经和胫神经支配区的肢端轻微外伤之后



2.神经损伤轻微,症状严重而广泛如一侧指(趾)的轻微刺伤,可导致该侧手和前臂(足和小腿),甚至整个肢体和对侧肢体的瘫痪和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的范围广泛且远远超出了该神经的支配区



3.神经症状



(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在伤后半小时至数小时(一般为2~3h)内即可出现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的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表现有肢体肿胀(严重者并可出现水疱),肤色发红发紫或呈大理石纹样,皮肤温度多降低和发凉;后期可有损伤部位的色素沉着且长期不褪和指(趾)甲的营养性改变。严重病例还可有骨质脱钙和关节间隙的增宽



(2)运动障碍:多表现为严重的肢体瘫痪或挛缩前者多在伤后早期出现且多表现为不全性(少数为完全性)瘫痪;腱反射多亢进亦有降低或消失者;后者出现较晚,或由瘫痪转变而来引起运动障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反射性的脊髓优势病灶另一方面系因肢体和关节的运动性疼痛所致肌萎缩出现较早,并可波及整个肢体。萎缩的肌肉对机械性刺激和直流-感应电刺激的兴奋性均有增高但绝无电变性反应。



(3)感觉障碍:以疼痛为主一般在伤后伤肢即可出现难忍的疼痛或难以形容的不适感且以伤部或其周围为著,甚至可扩及其远处的关节当活动关节时疼痛明显加重,因而病人不敢活动甚至拒绝医务人员的检查。安静和不动时疼痛可有明显减轻或仅呈轻微的疼痛或麻木感。客观检查多呈短套式感觉减退少数可有过敏。严重病例可呈长套式感觉减退并可波及到靠近肢体近端的躯干部分。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并发症

常有烦躁、情绪不稳、失眠;损伤部位的色素沉着严重病例还可有骨质脱钙和关节间隙的增宽;肌萎缩出现较早,并可波及整个肢体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诊断


诊断:
根据手、足的轻微外伤史临床症状的范围和程度与外伤不符等特点常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自主神经症状明显者应注意与红斑肢痛症蜂窝织炎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等病鉴别
2.运动障碍明显者应注意与周围神经创伤、癔症等病鉴别。
3.疼痛症状明显者应注意与灼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等病鉴别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无特异性。



其它辅助检查:
1、血、尿常规。2、血生化常规。3、B超,彩超。4、头颅、肢体影像学检查多数正常,但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关检查:
脑脊液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治疗


1、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解除脊髓段的优势病灶
(1)封闭疗法:上肢病变可试行颈交感神经节和臂丛神经封闭治疗,下肢病变可试行骶管硬膜外封闭和腰交感神经节封闭治疗。
(2)物理治疗:可辅以交感神经干和相应脊髓节段的钙离子透入透热疗法等
(3)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入疗法。



2、手术治疗对长期不愈病例,必要时可在受伤部位行手术探查,切除,瘢痕和神经瘤亦可试行交感神经干切断术



3、对症处理
(1)抗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需要时可适量给服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普萘洛尔(心得安)(10mg)等药。
(2)安眠药治疗:可酌情交替选用甲丙氨酯(眠尔通)(0.2g)三唑仑(0.25mg)、咪达唑仑(midazolam,7.5mg)、地西泮(安定)(2.5~5.0mg)等药,以求改善睡眠和缓解情绪。




4、应积极治疗伤肢刺激病灶。局部可行伤部透热疗法、碘离子或钙离子直流电导入或超高频电场治疗,以消除刺激灶。



5、可行神经阻滞,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解除相应脊髓节段的优势病灶。上肢病变者可行同侧臂丛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下肢病变者可行骶管硬脊膜外及同侧腰交感神经干阻滞,以及相应脊髓节段的透热、普鲁卡因或钙离子导入等疗法。对顽固不愈病例,可行伤部手术探查、切除瘢痕和神经瘤或病灶侧交感神经节切除等。



6、还可采用神经干脉冲电流刺激、针刺及中药等治疗。



7、发病后如若及时治疗,可在较短期内获得完全痊愈,预后良好。若未能及时治疗的严重病例,病程可迁延日久,顽固不愈,遗有较严重的运动和植物神经障碍。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特色疗法


(一)湿敷法



方一



取吴茱萸、黑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土元、全虫、冰片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皂角9克,川椒30克。将上述药物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取生姜汁或酒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本方善治风、寒、湿三气所致关节痛。



方二



取丝瓜籽适量,研为细末,醋调成膏状,敷命门穴(背后两肾之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位置),上用塑料薄膜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方适用于湿热腰痛。



(二)熨敷法




取荆芥、防风、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没药及胡椒各等量,共研细末。治疗时将药粉撒在患处皮肤上,取白布2~3块(醋浸)盖于药末上。再用20毫升注射器吸取95%酒精喷洒在白布上,然后点燃,并不断喷洒酒精,待患者感觉烫时吹熄,略凉后再度点燃(初次熨敷时不要太热,用此法应注意防烫伤)。反复4~5次即可结束1次治疗,一般可隔日进行,亦可每日进行。10天1个疗程,停5天,继续下1疗程。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腰扭伤、慢性腰劳损。也可适用关节扭伤、肌肉风湿病、骨折及脱臼的功能恢复阶段等。



(三)药酒拍打法



取桑寄生、杜仲、狗脊、川断、白花蛇、梧桐花、木香、当归、元胡、乳香及没药各等份,浸于45~70度白酒中,每日搅拌,半月后使用。用时在患处蘸上药酒,拍打腰部。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本方对外伤性腰痛、腰肌劳损及风寒湿痹所致的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四)膏药



取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使用前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贴于患处即可。贴的范围略超过病痛区域。如是固态的膏药,如狗皮膏、万应膏、损伤风湿膏等,先行烘烤,烊化后再贴于患处。有些软膏,如温经痛络膏、舒经活络膏、伸筋膏等糊状物,用时直接涂布于皮肤上,以看不见痛处皮肤为度,外加纱布并包扎,按使用说明或医嘱定时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局部皮肤有创口、发生感染或有皮肤病的患者禁忌贴膏药。含有麝香之类药物的膏药,对怀孕有影响,孕妇不宜使用。另外,对一些西医已经诊断明确的腰痛,还是应以主治医生的治疗为主,上述方法仅作为辅助治疗。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预后预防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经治疗可以缓解。肌萎缩出现较早并可波及整个肢体。如病程较长,还可有骨质脱钙和关节间隙的增宽。



预防:
尚无较好措施主要是预防可能引起本病的相关疾病。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保健贴示


(1)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以减少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发生



(2)注意劳动保护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需要特别注意劳动保护以减少像汞铅苯锰一氧化碳(煤气)以及某些农药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要防止酗酒普及用药知识避免一些精神活动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发生



(3)要加强交通管理防止交通事故注意预防颅脑损伤以减少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4)要广泛深入地防止躯体疾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性病传染病等做到早防早治以避免某些躯体疾病及中枢神经梅毒的发生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相关词条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 妊娠舞蹈病 老年性舞蹈病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赖利-戴综合症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症 血管神经性水肿 红斑肢痛症








反射性躯体神经病

1、http://www.budianjie.com/



2、http://jbk.39.net/


www.budianjie.comtrue/zhongyu/baojian/288093.htmlTechArticle黑龙江省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医生日前分析认为,与躯体疾病相比,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危害更大。 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伟说,一个人的心理卫生...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