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推拿可缓解产后自汗、盗汗

  根据一些老中医的话,如果妈妈们在产后出现流汗过多的情况,可以对妈妈进行穴位推拿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 妈妈的自汗和盗汗。

  生产后出现汗出过多,持续时间 长,不能自收者,称为产后自汗 。若睡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产后盗汗 。本病多因产后气阴两虚 所致。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 、肾、输尿管、膀胱、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穴位推拿可缓解产后自汗、盗汗

  2、足内侧反射区: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3、足外侧反射区:生殖腺。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小编点评:以上的方法都相当简单,妈妈们可以自己在家 中试一下,不要动不动就吃药,俗话有云:是药三分毒,药还是少吃点好。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xiao'er tuina teding xuewei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special acupoints for massage in children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总结的具有特异疗效的穴位,有的还可作望诊使用(如山根、年寿等穴),这些穴位在小儿推拿治疗中十分重要。它与十四经中的特定穴位不同,十四经特定穴位是根据穴位在经络中部位和性能而命名的。如四肢的井、荣、输、经、合、络、郄穴,和躯干部的脏腑俞、募穴,以及各经交会穴等。
 有关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所附《保婴神术按摩经》,其中收载了天河水、 洪池、脾经、精宁、八卦、 三关、肾水、阳池、天门、虎口、龟尾等数十个穴位。随着小儿推拿临床的发展,有关著作渐渐增多,特定穴位的数目也相应增加。
 命名与特点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命名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脏腑命名,如心经、大肠、膀胱等。②按人体部位命名,如五指节、腹、脊等。③按哲学思想命名,如阴阳、八卦等。④按作用、功能命名,如精宁、端正等。⑤按山名、河流命名,如山根、洪池等。⑥按建筑物命名,如天庭、三关等。⑦按动物命名,如老龙、鱼尾等。了解这些穴位的命名依据和方法,对掌握穴位的部位和功用有一定的帮助。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在体表呈点状、面状或线(带)状。其分布以手掌居多,即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这种分布特点,给操作带来方便。
 穴名与作用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的某些穴位,虽与十四经穴有一定联系,但从其功效来看,仍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即便有些穴位名称相同,但部位和功效却不一样。如天柱穴,在十四经穴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哑门穴旁约 1.3寸。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中也有天柱穴,却是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沿颈椎棘突形成的一条直线。一个是点,一个是线,形态、部位均不同,功效也就不同。常用小儿推拿特定穴见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续表一]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续表一、[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续表二]小儿推拿特定穴位表续表二
 参考书目
金义成:《小儿推拿》,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上海,1981。
                   陈熠

www.budianjie.comtrue/chanhoujb/377795.htmlTechArticle根据一些老中医的话,如果妈妈们在产后出现流汗过多的情况,可以对妈妈进行穴位推拿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 妈妈的自汗和盗汗。 生产后出现汗出过多,持续时间 长,不能自收者,称...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