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针灸治疗

【概说】
便秘是指大肠秘结,排便困难,两天以上不能自解者。主要由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及肾脏有关。依发病特点可分虚实两类。现代医学之习惯性便秘书可依此治疗。

【病因病机】
(一)实秘
1、阳盛嗜食:素体阳盛,又嗜食辛辣厚味,致肠腑积热,灼伤津液,肠枯便秘。
2、情志不畅:忧愁思虑,情志不舒,致气机郁滞,津液不布,肠腑传导失常而便秘。
(二)虚秘
1、气血两亏:病后,产生气血未复,年迈体衰,致气血两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不足,不能滋润大肠,而成便秘。
2、下焦虚寒:下焦阳气不足,阴寒凝结,肠道腑气受阻导致便秘。

【辨证治疗】
(一)实秘
主证:大便坚涩难下,经常三、五日或更长时间一次。或身热,烦渴,口臭,脉数,苔黄燥;或胁腹胀满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苔厚腻,脉弦。
(二)虚秘
主证:便秘而排便无力,或见面色口唇苍白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象虚细;或见腹中冷痛,喜热畏寒,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取大肠俞、募穴及三焦、肾经穴为主。实秘用泻法,以清热润肠,疏肝理气;虚秘用补法,以补益气血,润肠通便;寒秘:加灸以温下焦通便秘。
处方;大肠俞 天枢 支沟 照海 左水道
随证配穴:热盛,加曲池、合谷;气滞:加中脘、太冲;气血两亏:加脾俞、胃俞、足三里;下焦虚寒;灸神阙,气海。
方义:便秘病因不同,但其本质是津液不能濡润大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俞募相配,以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便秘可止;支沟为三焦经火穴,可宣泄三焦之火以通便;照海穴滋肾水以增液润肠;曲池、合谷泻大肠腑气以泄热通便;中脘疏通三焦,太冲疏肝理气以通肠腑;补脾俞、胃俞、足三里,扶助中气,脾胃气旺,则能生化气血,为虚秘治本之法;灸神阙、气海,温下焦理气滞以通便;左水道是治疗便秘的经验穴。

【其它疗法】
1、耳针
选穴:直肠下段 大肠 脑
方法: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30min。

【附注】
针灸治疗便秘,效果较好,如经多次治疗而无效者,应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并进一步查明病因,以防延误病情,平时宜坚持体育锻炼,多食蔬菜,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治疗便秘的针灸穴位

针灸疗法
   针刺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
  耳针疗法,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
  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
  针刺疗法,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
   按摩疗法
   便秘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虽然它看似一个小毛病,但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长期的便秘对于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可以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如痔疮、肛裂、结肠癌等,更严重的是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可以说,便秘是危害中老年朋友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个潜藏杀手。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便秘的预防和治疗。
  现在,您不妨用自己的双手,坚持以下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一、按摩腹部
  1. 摩腹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 按揉天枢穴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 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便秘按摩穴位
  4. 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 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 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1. 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 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 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 按揉支沟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 按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 按揉三阴交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
   水疗法
  
便秘水疗法:这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疗法。通过仪器,将灭菌净化的盐水不断地注入肛门,经反复冲洗,使积留在大肠内的粪便排出,达到清除肠内毒物、细菌和寄生虫,恢复肠道正常吸收和排泄功能的目的。与口服泻药和普通洗肠不同的是,便秘水疗法无痛苦,清洗彻底,适于各种便秘,且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一般每1~3月1次,每次45分钟。
  便秘具有便次少,排出困难或二者兼有,并伴有不适如腹胀、排便不全感、心情烦躁等症状,是肛肠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尽管是非致命性疾病,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和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结肠水疗法可以刺激直肠上方结肠收缩将粪便以一定量和一定的速度驱人直肠引起。
   饮食疗法
   饮水疗法
  早晨空腹喝300毫升开水,因为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吸收,代谢废物积存在体内,早晨排出有利清理肠胃。
  便秘是因为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要排便通畅,就要使肠腔内有充足能使大便软化的水分,因此,喝水应该讲究技巧,如果小口小口地喝水,水流速度慢,水很容易在胃里被吸收,产生小便。可见,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
   常见饮食疗法
  (1)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l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适用于热秘。
  (2)黄芪玉竹煲兔肉:黄芪、玉竹各30克,兔肉适量,加水煮熟,盐调味服食。适用于气虚便秘。
  (3)首乌红枣粥:何首乌3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粳米60克。先将何首乌水煎取药汁,再与红枣、粳米共煮煮粥,粥成人冰糖,溶化后服食。适用于血虚便燥。
  (4)芝麻核桃粉:黑芝麻、核桃仁各等份,炒熟,研成细末,装于瓶内。每日1次,每次30克,加蜂蜜适量,温水调服。适用于阳虚冷秘。
  (5)鸡薯羹:鲜白毛鸡矢藤15克~30克、白芯番薯200克(切细),煎水,加适量片糖服用。
  (6)黄芪笋鱼汤:黄芪10克~20克、党参15克~30克、黑芝麻12克~24克(布裹)、玉竹15克~30克、 陈皮5克、笋壳鱼100克~150克,煲汤。适用鱼气虚便燥,津液不足之便秘。
  (7)将橘皮洗净:切细丝,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每次1汤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经常喝点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8)雪耳大枣汤:雪耳1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隔水炖1小时后服食。适用于便结难解,头晕心悸,面色黄苍白者。
  (9)百合汤:百合50克加水煮至熟透,加蜂蜜适量服食。适用于便结如羊粪,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
  (10)首乌红枣粥:首乌20克~30克,大米6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首乌先煎,再加大米、红枣煮粥,适合于血虚便秘。
  (11)酸奶:每日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可治疗便秘。
  (12)大豆低聚糖:每日空腹或加入酸奶,服用效果明显,可治疗便秘。
   精品食疗推荐
  
 〈百花散〉采集天台山灵兰(中华七大仙草之一)乌药(传说当年徐福为秦始皇找到的长生不老药)麝香等奇花异珍精制而成。旧社会在缺医少药的天台山区具有“起死还魂散”之美称,乃除健身强体之极品。〈百花散〉从人体脏腑及内分泌入手深层调理,调肝养胃、疏肝理肺 。调节人体内分泌平衡,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清除体内聚积的毒素,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滋阴降火, 从根本上消除便秘病源,彻底治愈便秘,令便秘不再复发。

祝早日康复

双侧丰隆穴

问针灸治疗便秘有那些?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问针灸治疗便秘有那些?:
便秘是指多种疾病导致的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粪便干燥艰涩难解。
主穴:天枢、支沟、上巨虚
1.热结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干结,坚涩难下;面红身热,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或滑实。
【处方】大肠俞、内庭、大横、曲池
2.气滞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秘结,欲便不能,便质正常;胁腹胀满,甚则腹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处方】太冲、阳陵泉
3.气虚便秘:
【诊断要点】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挣则汗出短气,甚

www.budianjie.comtrue/zhongyituina/8940.htmlTechArticle【概说】 便秘是指大肠秘结,排便困难,两天以上不能自解者。主要由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及肾脏有关。依发病特点可分虚实两类。现代医学之习惯性便秘书可依此治疗...

声明:小鱼养生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

评论